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郭炳联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香港,地产,新鸿基郭炳联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郭炳联(Raymond Kwok;1952年-),香港企业家,祖籍广东省中山,是郭得胜的幼子,郭炳湘及郭炳江的弟弟,现任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局联席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新意网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数码通电讯集团主席、九龙巴士控股有限公司董事等。郭炳联早年曾远赴英国及美国升学,1994年捐资700万港元重新装修先父捐建的中山市孙中山纪念堂,2003年11月和2004年2月分别捐资780万港元和1020万港元,做中山纪念堂的专项维护基金,深得家乡人民的赞佩。2012年3月底,郭炳联涉嫌贪污被捕,后获保释。2016年1月10日,郭炳联、郭炳江排名香港十大富豪榜第4位。2018年1月,《福布斯》杂志发布2018年香港富豪榜,郭炳联、郭炳江以178亿美元排名第4。
,人物介绍
郭炳联(1952年- ),祖籍中山市石岐区,是已故中山市荣誉市民郭得胜三子。1977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之后还分别获英国剑桥大学法律硕士学位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大学博士学位。新鸿基地产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新意网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数码通电讯集团主席、九龙公共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渣打银行独立非执行董事、三号干线(郊野公园段)有限公司和机场空运中心有限公司董事。公司事业蒸蒸日上,投资项目遍及北京、上海、广州、中山乃至北美等地。
在小区参与方面,为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非执行董事,同时出任香港地产建设商会董事、香港总商会理事、香港港口发展局成员、警察子弟教育信托基金、警察教育及福利信托基金主席、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顾问委员会委员、美国耶鲁大学校长委派国际事务委员会及哈佛商学院亚洲顾问委员会成员。自1994年起,郭博士已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校董;1997至1999年出任大学司库;自1999年起,更复出任大学校董会副主席。
任免信息
2018年1月24日,政协全国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任命郭炳联为政协全国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成长历程
综述
郭炳联为新鸿基地产创办人郭得胜的子嗣。新鸿基地产创立于1972年,主要从事地产发展和投资,亦经营其他地产相关业务包括酒店、物业管理、建筑、保险、以及投资其它的行业如电讯、信息科技、基建及其它业务等。
其父郭得胜
讲到郭氏三兄弟,先要讲到他们的父亲--郭得胜。郭得胜原籍广东中山,早年随父经营杂货批发,战后移居香港,1952年设立鸿昌进出口公司,专营洋货批发。后来郭氏取得日本YKK拉链的独家代理权,当时正值香港制衣业兴隆,生意源源不断,一举夺得洋杂大王的称号。1958年,郭得胜与好友李兆基(李兆基,祖籍广东顺德,1928年出生,早年曾在其父开设于广州的一家银号当学徒。1948年,年仅20岁的李兆基身带1000港元,从广州南来香港,在金铺做外汇黄金买卖,1958年起与郭得胜、冯景禧合伙从事地产发展)进军地产业。1963年,三人各投资100万港元创办了新鸿基公司。郭得胜为董事局主席,李兆基、冯景禧任副主席。
1972年7月14日,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并于8月23日上市,市值为港币4亿元。雇佣员工约30名,主要从事地产发展和投资。
1990年10月,郭得胜因心脏病复发去世。参加葬礼的有李嘉诚、包玉刚、邵逸夫、霍英东、郑裕彤、李兆基等工商业巨子,当时报刊评论:这几位扶灵者就已掌握了半个香港的经济命脉。
郭氏兄弟接班
郭得胜去世后,新鸿基地产掌舵的成了郭家第二代,其长子郭炳湘出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老二郭炳江和老三郭炳联则出任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氏兄弟顺利接班,并使公司更上一层楼。1992年底,新鸿基地产市值超越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地产,成为香港市值最大的地产公司,堪称地产巨无霸。新鸿基地产在内地的投资项目包括:北京王府井的新东安市场、方庄的新城市广场、上海的中环广场等。除了主业房地产,新鸿基集团还积极投入酒店、交通、电讯等多元化经营,是市场公认的子承父业最成功的家族企业。
公益事业
郭炳联先生心系祖国、热心公益、造福桑梓的情怀,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深得家乡人民的赞佩。2003年11月和2004年2月分别捐资780万港元和1020万港元,作为中山纪念堂的专项维护基金。
郭氏兄弟秉承先父爱国爱乡的精神,关心支持家乡的公益事业,1994年捐资700万港元,重新装修先父捐建的中山市孙中山纪念堂,他们还积极参与家乡的经济建设,计划总投资15亿港元,已投资2亿港元,在中山市城区开发建设奕翠园住宅区,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事业发展
业务集中于香港
新鸿基地产的业务主要集中于香港,土地储备量在香港地产商中保持数一数二的地位。在2013年6月,香港土地储备达433万平方米,其中包括约266万平方米已建成投资物业及约167万平方米是发展中物业,在新界拥有超过 251万平方米农地,大部分正申请更改土地用途,主要用作发展住宅物业。
地产收益
以地产起家的郭氏家族,地产收益仍是主要收入来源,但新鸿基地产的边际利润比率与金融风暴之前比已经明显回落,1996年至1998年三个年度分别有51%、54%及52?5%,到1999年中期已下降至36.6%,反映地产商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然而,新鸿基地产于1999年下半年仍有多个新楼盘推出市场,包括红勘半岛豪庭、将军澳维景湾畔一期及清水湾半岛一期等项目。1999年建成楼盘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有助增强集团的资金流量
。除地产外,新鸿基亦致力开拓电讯业务,一方面为减轻对地产收益的依赖,二来亦为旗下物业增值,有利于销售。继1992年将旗下本地流动电话业务数码通分拆上市后,集团在1999年8月投资1000万美元,与北京控股合作,成立一个专门投资国际定位系统的风险基金,并计划2000年于美国NASDAQ市场上市。9月推出Cyberlncubator,以免租形式换取中小型科技公司股权;另外还注资Quamnet进军金融互联网。推出网上拍卖站(点点红);又成立i-Hon(lntelligentHomeOpticalFibreNetwork),为旗下楼盘铺设光纤基建网路,为住宅增值,首个试点为半岛豪庭。此外,新鸿基地产与一些国际知名电脑商如SunMicrosystem及微软(Microsoft)成立策略联盟。除与SunMicrosystem合作发展AsiajavaVentureCapitalFund外,亦合作推出SuperHome?net网站,介绍旗下住宅及商业楼盘。另与微软合作发展数码仪表板(DigitalDashboard),向旗下租户提供。新鸿基地产旗下物业做资讯增值,被视为未来物业发展的趋势,多间已参与电讯业务的发展商,势必加强物业的质素,对渗透通讯市场绝对有帮助。
三大优势
新鸿基地产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炳联谈及新鸿基地产致胜之道时曾表示,新鸿基地产的三大优势为卓越管理、强大品牌和优秀人才,三项元素互相配合,在逆市中取胜。新鸿基地产2007年又被财经杂志《Euromoney》评选为香港最佳公司和亚洲最佳地产公司。
人生感悟
香港是郭炳联家,郭炳联的童年、成长、与事业全都在香港。这些年来,每次出门回港,在飞机上透过云雾看到广厦千万间,心头总会涌起回家那份既温馨又充实的感觉。
上一篇:关凌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