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李白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李白,太白,开元李白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李白 - 相关研究
中国李白研究会是文化部下属的全国性学术团体,成立于1987年11月4日。现有会员189名,分布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另有香港、台湾等地客座会员19名。会址设在李白生前多次 马鞍山李白研究所所著书籍驻足之所和死后长眠之乡――安徽省马鞍山市。
早在1985年,马鞍山市即成功举办了“中日李白诗词研讨会”,袁行霈、王运熙、安旗、詹�A、朱金城、裴斐、郁贤皓等国内知名学者纷纷与会,为日后发起、成立中国李白学会奠定了基础。1987年11月3日至5日,马鞍山市隆重举行纪念李白逝世1225周年活动。会议期间,由王运熙、安旗、詹�A、朱金城、裴斐、郁贤皓、罗宗强、乔象钟、李从军、葛景春10位学者发起签署了倡议书,建议成立“中国李白学会”,会址和《李白学刊》编辑部设在马鞍山市李白纪念馆。这一倡议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响应。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49位代表又正式联合签署了倡议书,筹备建立中国李白学会。11月4日,中国李白学会筹建大会正式召开。会议选举詹�A先生为会长,王运熙、朱金城、安旗、罗宗强、郁贤皓、裴斐、张成德7位同志为副会长,郁贤皓同志兼任秘书长。理事会由詹�A等27人组成。同年12月,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发文,同意成立“李白学刊编辑部”作为学会的办事机构,同时负责编辑出版学术刊物《李白学刊》,暂定编制4 人。1990年6月21日,文化部正式发文同意成立该社团,同时建议定名为“中国李白研究会”,由马鞍山市人民政府负责日常管理。
1991年6月7日,中国李白研究会经民政部注册登记,取得法人资格。《李白学刊》亦从第1992年12月,马鞍山市又决定将原隶属于市城乡委的“中国李白研究编辑部”与原隶属于市文联的“马鞍山市李白研究室”合并,成立“中国李白研究会办公室”,作为中国李白研究会的专职办事机构,为副县级事业单位,由文化局代管。核定编制8 人,事业费由市财政全额拨款。1993年6月,市编委又发文,同意“中国李白研究会办公室”增挂“马鞍山李白研究所”牌子。 1997年10月19 日,中国李白研究会在四川省万县进行了换届选举,选举郁贤皓教授为会长,薛天纬、葛景春、阎琦、詹福瑞教授以及张成德、钱啸森同志为副会长,李子龙同志为秘书长。推举詹�A教授为名誉会长,王运熙、朱金城、安旗先生为顾问。1999年1 月,经文化部批准,确定李子龙为中国李白研究会法定代表人。同年,经中 李白研究文库共安徽省委组织部批准,增补马鞍山市副市长陈大娜为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至此,中国李白研究会共有理事39 名,其中常务理事17名。
2007年,由于李子龙同志因病去世,中国李白研究会根据文化部、民政部关于民间组织管理的具体要求,于2008年5月23日将《关于增选曹明同志为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或秘书长的征求意见函》报送研究会各位常务理事,一致同意选举曹明同志担任中国李白研究会秘书长。 中国李白研究会成立以来,共成功举办了8次国内、国外学术讨论会,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编辑出版《李白学刊》、《中国李白研究》11辑380万字,为海内外广大的李白研究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发表和交流学术研究成果的阵地,对推动李白研究的深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中国李白研究会正在积极筹建国际李白资料中心。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已搜集到与李白研究有关的文史古籍图书10000余册,20世纪中国大陆李白研究论文3200篇,论著200多种,李白研究专家学者档案120份。同时在马鞍山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先后添置了电脑、扫描仪、复印机、传真机等现代办公设备,“China LiBai” 网站已进入实施阶段。在马鞍山市建立“机构健全、资料齐全、服务周全的国际李白资料中心”这一构想正在逐步实现过程中。
李白 - 人物邮票
2001年是中国素有“诗仙”之美誉的唐代大诗人李白诞生1300周年。 同宗、同祖、同源的海峡两岸,曾先后发行过有关李白的邮票数枚: 1967年6月12日,台湾省发行《中国诗人》邮票4枚,以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南薰殿图像”4幅绢本画为主图。其中2.00元面值票1枚为李白像,用雕刻凹版印于带有红蓝纤维的76磅“邮”字水印纸上,以彰其诗文高妙清逸,世无其匹。 1980年9月23日,台湾省发行《中国民间故事》邮票,其首枚1元面值票为“磨杵成针”,描绘的是:李白少年时读书未成而弃去,路上恰遇一老妇人正在石头上磨铁杵,好奇的李白上前询问她要做什么,老妇人答“做针”,李白感其言,就此完成了学业。后有“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之成语流传至今。 祖国大陆于1983年8月10日发行《中国古代文学家(第一组)》邮票4枚,首枚8分面值票为李白像及其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画面,由著名画家刘凌沧先生作画,李大玮设计。 与李白有关的还有1994年11月4日发行的《长江三峡》6枚票中第1枚,10分面值,主图为“白帝城”,使人联想到李白名诗“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台湾省曾于1982年始发行“中国古曲诗词”系列邮票,包括唐诗、宋词、元曲、诗经、楚辞、乐府诗、古诗等为内容的7套28枚邮票,由设计大师林天时先生设计。多套邮票风格皆以春、夏、秋、冬四时诗词意境为主图,深受广大民众青睐。而遗憾的是在“唐诗”邮票中竟未有一首李白诗。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林大师所绘李白《静夜思》一诗意境画未被选入邮票。 2001年是李白诞生1300周年纪念,为弘扬中国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应大力开展各种相关文化活动,如出版李白的诗集、画册,规划设计印制相关邮资明信片等,以宣扬其诗文成就,充分表达人民对李白的崇敬与热爱之情。李白 - 人物故事
一、好任侠,喜纵横
李白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于西域的碎叶,五岁时随家人定居于昌隆(今四川江油市)的青莲镇。
李白少时,好任侠,且喜纵横。昌隆所在的绵州地区,自汉末以来,便是道教活跃的地方。 因此,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后来,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眠山,潜心学习,多年不进城市。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许多 奇禽异鸟。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由于饲养惯了,定时飞来求食,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一声呼唤,便从四处飞落 阶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点都不害怕。这件事被远近传作奇闻,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绝了。
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长短经》十卷。那时李白才十六岁。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冶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喜谈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 李白的夫人是许氏,许氏死后续宗氏为妻。他有两子一女,其中一子一女是许氏生的。子名:伯禽,小名“明月奴” ;女名:平阳 ;另一子名:颇黎。 李白有三个老婆,一个是许宰相的孙女,姓许。第二个,不祥其姓。第三个宗宰相的孙女,姓宗。此外还有一个姓 刘的。女儿李平阳,姓李。 第一个老婆,是公元727年在湖北安陆经过两个朋友胡紫阳和马正公的撮合,娶了前宰相许围师的孙女,其实也谈不上娶,就是当了个倒插门女婿。由于在婚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李白都生活在他老丈人家里,寄人篱下的滋味本来就使他非常的不爽了,哪儿还有心思去琢磨其他的事情。这是李白的第一次婚姻,可能他还是抱着很负责的心态去对待的,并且从婚后得育一男一女两子这个情况来看,双方的性生活还是十分和谐的。 第一个情人,公元739年,也就是在距第一次结婚12年、距第一任老婆去世一年之后,李白泡到了一个姓刘的女人,为了使气氛更为轻松一点,我们可以想想一下这个女人的姿色和身材。李白带着这个女人曾经到安徽买了一套房子,也可能是公寓,也有可能是别墅。总之,他们没有经过明媒正娶就这样生活在一起了,应该算是非法同居罢。但是,这个女人却没有觉得李白买了房子就跟定他了,大约嫌他没车,或者不是政府领导,也或者嫌他生活作风有问题,总之,不久两人就拜拜了。通过李白在这段的生活状态来看,整体比较颓靡,经常喝酒。估计两人的性生活也不怎么和谐了。 第二个老婆,公元745年,李白在山东任城,与一当地妇人结婚。这时候的李白刚从首都长安出来,背着一大布袋金银财宝和杜甫、高适一路嫖娼取道河南商丘,并再此逗留很久。与他二人分手之后,李白自己前往泰山考取道�,路过任城,寂寞的他结识了这位妇人,两人情投意合,当下便领了结婚证。李白的这个老婆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并且李白 在山东兖州置下了大批田产,在此后他云游在外的生活中,这些田产就交给了妻子。可见,李白对该妻子十分信任,可惜的是这个妻子在他们结婚五年后,不幸亡故。 第三个老婆,公元750年,李白在河南开封结识武则天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要说起两人的结识还颇有点浪漫的味道,说是李白酒醉梁园,诗兴大起,便挥笔在墙上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梁园吟》,写完了可能还找个墙角撒过尿,然后提起长衫歪歪倒到的走了。走后不久,宗氏就和仆人来到了这,看见这首诗,久久不能释怀。正好梁园的保洁员看见了,马上就要擦掉,宗氏便要求不能擦。但是人家保洁员,不擦掉是会被扣工资的。无奈,宗氏实在是被这首才华横溢的诗歌所折服了,便花千金买下了这面墙壁。于是也就留下了这段“千金买壁”的佳话,考,此时我已经开始嫉妒李白 这小子了,吗的,凭什么美女一个接一个的都被他占了去了。在很多史料的记载中,都描述这个宗氏是一才貌俱全的大家闺秀,唉,羡慕啊。并且宗氏美女也是忠实的道教信仰者。好了,现在的这个妻子应该和李白有着共同的革命信仰和一致的文学道德情操,应该算有记载的李白的第一次爱情,注意是爱情。但是,也是可能是信仰这个东西太重要了,有时候甚至会超过爱情,公元761年,宗氏到邝山学道去了。于是,李白便又孤零零的一人了,此后便不复再娶,男人要是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之后,便视天下女人如无物了。但是由于二人感情深厚,宗氏在李白从磷冤案时多次施救。得一此女为妻,足矣。
上一篇:周云曙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