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姬昌(周朝奠基者)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周易,文王,周礼姬昌(周朝奠基者)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家族成员
父母
父亲:周王季,也称季历
母亲:太任,周国附近挚任氏部落首领的次女
妻子
太姒
儿子
伯邑考(姬考):姬昌嫡长子,母太姒,早卒
周武王(姬发):即周武王,姬昌嫡次子,母太姒
管叔鲜(姬鲜):姬昌嫡三子,母太姒
周公旦(姬旦):即周文公,姬昌嫡四子,母太姒
蔡叔度(姬度):姬昌嫡五子,母太姒
曹叔振铎(姬振铎):姬昌嫡六子
�J叔武(姬武):姬昌嫡七子,母太姒
霍叔处(姬处):姬昌嫡八子,母太姒
卫康叔(姬封):姬昌嫡九子,母太姒
冉季载(姬载):姬昌嫡幼子,母太姒
郜叔:姬昌十一子
雍叔:一作雍伯,姬昌十二子
毛叔郑(姬郑):姬昌十三子
滕错叔(姬绣):姬昌十四子
毕公高(姬高):姬昌十五子
原叔:姬昌十六子
酆叔:姬昌十七子
郇叔(姬葡):姬昌十八子
人物评价
总评
中国古人普遍有崇古心理,效法上古圣贤之君、效法“三代”之法,是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周文王就是人们心目中的完美形象。
历代以复周礼为己任的人数不胜数。由于年代久远,文献残缺,人们对周文王的了解未必很多,周礼也未必很完美,但是作为人们对清明之君、清明之制的一种向往,意义是积极的,抽象意义的周文王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
后世的儒家,为了把道德与政治联系起来,把文王当成一个“内圣外王”的典型加以推行,文王的影响就越来越大了。孔子就特别推崇文王,他做梦都想恢复“郁郁乎文哉”的周礼。
名人评价
《诗经·大雅·文王》:“����文王,令闻不已”。“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孔子:“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
孟子:“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
《淮南子·修务训》:“文王四乳,是谓大仁,天下所归,百姓所亲……”
《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
曹操:“若天命在吾,吾当为周文王矣。”
《新唐书》:“栾布哭彭越,义也;周文王掩骼,仁也。”
苏辙《历代论》:“文王用人,其广如此,而坚何尤焉!”“……虽使主盟诸夏,而不废旧君,上可以为周文王,下亦不失为桓、文……”
张居正《帝鉴图说》:“天下闻之,曰:“西伯之泽,及于枯骨,况于人乎?”
中国古人普遍有崇古心理,效法上古圣贤之君、效法“三代”之法,是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周文王就是人们心目中的完美形象。
历代以复周礼为己任的人数不胜数。由于年代久远,文献残缺,人们对周文王的了解未必很多,周礼也未必很完美,但是作为人们对清明之君、清明之制的一种向往,它的意义还是积极的,所以说抽象意义的周文王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后世的儒家,为了把道德与政治联系起来,把文王当成一个“内圣外王”的典型加以推行,文王的影响就越来越大了。
孔子就特别推崇文王,他做梦都想恢复“郁郁乎文哉”的周礼。
后世影响
在政治上,周文王所奠定的西周政体是为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集权之先声;而《周易》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则有着深刻影响与巨大改变,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改变了古代的文化发展轨迹,影响了今天的文化基质……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历来就有所谓伏羲画八卦、文王演六十四卦之说。《史记》也认为《周易》的作者就是周文王。当然,也有人因为《周易》六十四卦的爻辞中记有周文王之后的史事而提出质疑,认为卦爻为周文王推演,而辞文出自周公或他人之手。其实,像《周易》这样的经典之作,其成书难以一蹴而就,肯定得有一个从雏形到充实、完善的漫长历程,必须经过多人乃至数代人的构思、采辑、撰写、订正、增补与润色才有可能形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周易》文本。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肯定作者就是周文王一人,但至少可以推断,周文王在《周易》成书的过程中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
周文王的临终遗言《保训》,“中”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保训》里所含的“中”的观念,或称中道,是《保训》全篇的中心,它与儒家后来所说的“中庸之道”有着内在的联系。“中”是上古时期各氏族部落共有的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这种信仰和观念来自于原始初民共有的太阳崇拜。《保训》蕴含的思想关涉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中道”和“阴阳和谐”观念,这些观念都是长期影响中国主流文化的核心元素。
《礼记·文王官人篇》提出了“六征观人法”�D�D这是一套记载最完备、最系统、最成熟的鉴别人才的方法,既是“观人术”、相人术,又是“官人术”、用人术。周文王教导太师用来考察人品之高下、评定才能之优劣的“六征观人法”,对于后世识别人才、考察人才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后世的周公、孔子、庄子、吕不韦、曾国藩、刘劭、诸葛亮等识人、相人大家,无不深受文王“六征观人法”的影响。孔子非常推崇周王朝的开拓者文王、武王,判断是非曲直往往以文武之道为标准。他曾说过“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孔子评判人、鉴别人的观点,集中反映在《论语》、《孔子家语》中。
后世纪念
周文王陵位于咸阳城北6公里处渭城区周陵镇周陵中学内。周文王陵底部周长310米,高11.8米,墓前有清代毕沅所立的碑石。陵丘保存基本完好,献殿、木牌楼经过修葺和彩绘。
周陵是传说中的周文王、周武王陵,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官方将其作为周代陵墓,但学术界则认为是秦代陵墓。唐宋以来,历代政府均有在周陵祭祀周公的习俗,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手书“周文王陵”石碑;民国期间,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前来谒拜周陵,设祭植树,西京筹备委员会在此栽植了大量柏树,周陵似乎已成定论,名副其实。但考古界、历史界却认为,按西周墓葬制度,王族墓穴十分集中,不封不树,没有任何地面标志,历史上从未被人盗掘。但是,咸阳原的陵冢“皆大作丘垅,多其瘗芰,咸尽发掘暴露,甚足悲也”,因而分析周陵应在周原遗址或长安、户县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