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一度君华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王爷,万象,书局一度君华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唐黛这几天一边要饭,一边思谋着这个问题,这里用的都是毛笔,这对她这种爪子敲惯了键盘的废柴来说,难度确实是太高了。唐黛无数次窝在长街角落里泪奔――早知道小学时候就不嘲笑书法班那般人傻帽了!
鲁迅先生说,有一个叫阿Q的人,他有一种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唐黛便打算深入学习――毛笔白纸算啥,总比用小刀刻龟壳强吧!!
她在当天下午收工下班时,去商店买了文房四宝。掌柜的估计第一次见着要饭的买这些东西,还很好心地劝她:“要饭就好好要饭嘛,买什么笔墨啊,要对自己的职业充满热忱撒,整天就想着转行,一点乞丐的职业道德都没有。”
唐黛:“……”
长街周围白天不够安静,等晚上够安静了又没有光了。虽然唐黛想过凿壁偷光什么的,但始终没敢下手――真凿了人家墙……她赔不起吧?
所幸她在问了甲乙丙丁无数路人之后,终于打听到了一个地方――兰若寺。
唐黛一到寺里,就觉得这儿在月黑风高或风雨交加之夜,一定也是万般玄幻小说主剧情萌芽的地方――因为它是一座破庙,而且这间破庙确实很破。
但唐黛依旧很满意,也许是离城较远的缘故,这里并没有其他的乞丐入住,如果细细打扫一下,也算是个清静之所。
唐黛腾出一天时间,将破庙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番,连斑驳的神台也给擦了个干干净净。
除了日常用具,她没置什么家什,一则是闲钱不多,二则财不可露白。这儿地处偏僻,若是来个歹人什么的,她估计自己也守不住。
而且经过半个月的要饭生涯,唐黛觉得自己对生活的要求好像越来越低了……
于是,一天收拾打理之后,寺内地被扫得干干净净,一应杂物均堆于院子旁边。没有床,墙角的木板上面有以往行人用过的干稻草,唐黛把稻草抱到院外晒了晒,秋阳仍烈,一天下来便也算暖和。
她就置了一床最粗劣的被子,晚上裹住被子往干稻草堆里一蜷,也算是人生一大快事。
第三章:公开亭
唐黛渐渐用惯了油灯,但她依旧不习惯毛笔。当一个可以日更三千的写手一晚上只能写五六百字的时候,她开始迫切地思念自己那个仅值一千九的上网本,再不济……圆珠笔也行啊……
但她面前的神像显然不是有求必应的那种,而她也没带一般金手指穿越女主的百宝箱,所以她仰天嚎完之后,还是只能埋头继续和手中的毛笔同志搏斗!
等写到三更鸡叫的时候,她终于明白古言文章为什么讲求精短简要了,特么地用这破笔一写几十万字的毅力,真不是谁都有的啊……
唐黛要了半年的饭,她的第一本书便算完成了。这和她以前的网络小说不一样,是真正的纸书……呃,好吧,是真正的手稿。
唐黛便思谋着,嗯,作品有了,总还得有读者吧?
写了就自己一个人看,总不是回事儿啊!
来这里半年,她对世道民风也有了一些了解。这地方依然是君主制,以前也蛮有古韵的,只是后来穿越者越来越多,且穿来的家伙都很不自觉,借着比本地人士多出的那若干年阅历、摇晃着半瓶水的历史知识,便使得这地儿变得有些不伦不类起来,慢慢地便脱离了原历史,成了一个架空时代。
而君主明显不喜欢这些“不学无术,满脑子小聪明,卖弄着半桶水的历史知识,东拼西凑盗用前人心血,整日里尽想着不劳而获攀高枝,事事投机取巧,见着男人(女人)就走不动路”(以上为告示原文)的穿越者,所以在这个时代,穿越者位于封建统治金字塔的最下方,比劳动人民的地位还低。
并且大荥王朝立有明令:
皇亲不得与穿越者通婚;朝中官员、乡绅大族不得予穿越者正妻之位;穿越者所生子女视为庶出,不具有财产、爵位继承权!
男穿越者无应试资格,不得入朝为官,为防止种马男主,男性穿越者妻妾不得超过二人。
如发现带异能穿越者,不分玄幻穿、都市修真穿、悬疑恐怖穿,一律就地正法,以免祸乱动世。
另,独具特长的穿越者,为免迷惑朝中重臣、江湖枭雄,引起乱世纷争,一律废除其特长。貌美倾城者毁其容,歌喉倾国者哑其音,舞动京师者锯其腿,笑能惑众者削其脸,目擅放电者戳其眼。以上之人留头不留技,留技不留头,二者任选其一。
魂穿者不论任何身份,一经发现,削为庶民,与身穿者同。
这榜如今就贴在每一处皇家公告榜上,每月换新,月月不损。
这也是唐黛同志乖乖要饭的原因。
所以有时候福祸其实也就是一个比较,这跟晋江有人哭一日只涨了几十个收藏,而有人欣喜自己的文居然多了一个野生评论一样。
参照物不同,感受也就迥异。
在这个时代,有食可果腹,有笔可抒意,总算是件好事。至于食是满汉全席还是粗茶淡饭,笔是毛笔还是圆珠笔,也就不甚重要了。
唐黛夹着尾巴跑了大半个月――这古人虽然智慧也算发达,但信息却远没有现代的灵便――步行到附近集镇打听了好了一阵,总算想出了一个法子。
这古人没有网络,没有谷歌、百度,可他们也要传递信息不是?所以这时代也是有自己的信息站的,它叫做――公开亭。
公开亭虽然名字听着像一座亭子,但它绝对不仅仅是一座亭子。这是江湖、朝廷、百姓都默认的信息站。你可以在里面找到所有的八卦、菜谱、日记等等资料。
但请一定看清楚公开亭亭规――亭内一切消息均由热心人士提供,一切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本亭不负责校验真伪。若有照文施行者,后果自负。
……
公开亭在每个城市都设有分亭,虽是分亭,实则由民间自行设立在交通便利处,运营经费由朝廷和当地乡绅、百姓各出一半,此亭与彼亭之间,并无关联。
而且,公开亭因观之者众,每日汇聚人流量特别大,所以所有的资料都按类别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发布人根据自己发布内容的类型选择发布地。
管理员有权利将类型选择错误的发布内容转移或者删除。
而即使是一个城镇一座公开亭,那信息量也是很大的。为了使众人翻找方便又不易损坏,亭内设了许多木质的公告板,每张公告板上贴有布告纸一摞(仅纸张上方与板粘连,方便翻阅),旁边放有笔砚,供消息发布人使用。
为节省资源,亭规明令:不许灌水,不许板聊!凡发布无意义内容浪费资源者,一律叉出去拖死!
此令一出,灌水者、板聊者踪迹尽绝。
而在任何一个时代,新闻永远都分为有价值和无价值,所以亭内为方便百姓阅读,允许百姓移动亭内公告板,你喜欢的、认为有价值的消息,可以在该公告板背后摁下你的手印,并将该消息的公告板移到最前排,方便大众阅读。
这项亭规,人称之为――顶板。
每日板后手印数目排行前二十位的消息发布者,可到公开亭领取爆料奖,奖金数额根据排名先后不等。前三名消息有效期限延长三天,可参与下一日排名。
超过十天的消息会有专人揭下来,收拾后整理存档封箱,以供查阅。期逾一年的消息,无特殊情况一律统一销毁。不过销毁的方式不是找地儿焚烧,而是……卖废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