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穆青(近代)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省委,工作,他的穆青(近代)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穆青先被关押在二十一军军部看守室,他设法托人三次送出密信,向地下省委报告他被捕及审讯情况。随后,穆青又向二十一军军部写了一篇长长的呈文为自己辩护,坚持说是被挟嫌诬告。邹云芳见他如此从容,又找不到像样的证据来印证指控,加上时时担心地下省委对自己制裁,也就再不敢对穆青一案多说什么了。审判官们也完全认为这一案子是挟嫌报复的假案,只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搁置了起来。穆青也被转押到了巴县大监。
地下省委的营救工作也同时在积极进行。一方面,省委急报在上海的中共中央,转述了穆青“供词”要点,提出“顶好能由中央设法用时闻通讯社来电二十一军军部,证明彼确系该社通讯员,以免久遭羁留,妨碍党的工作”。另一方面,地下党组织安排穆青的妻子王凛若进行上层关系的疏通。
王凛若当时的秘密身份是中共四川省委组织局工作人员,公开掩护职业是重庆地方法院推事(法官),是当时为数极少的女法官之一。她的父亲是重庆的检察官,有一些上层关系,同二十一军副官长兼特务委员会实际负责人李根固有些交情。王凛若和父亲特地去拜访李根固,说袁雨苍是他家亲戚,请求帮忙疏通。李根固答应尽力帮忙。了解案情后,他告诉王凛若的父亲,“决保令戚不枪毙”。
正当穆青脱险有望时,“浩池街事件”发生了,警察当场搜获许多省委文件。二十一军特务委员会在研究这批文件时,发现了这样一些记载:“自维新被捕钟鸣(省军委书记李鸣珂的化名――引者注)被难,常委极不健全……”“自三月二十日起,同志被捕在狱中者省委常委一人……”特务们由此判断:“袁雨苍”是被捕的,在他之前没有捕获别的人,在他之后狱中也没有第二个叫“维新”的,因此,袁雨苍肯定就是吕维新。
至此,穆青的自救和党组织的营救,全都前功尽弃。
王凛若多年后回忆:“穆青被枪毙在巴县衙门前大坝内,两枪未中要害,补了一刀才绝了气。据父亲密向母亲说:u2018嗣良(穆青另一化名)死得真惨,蜷伏在地上像只狗样。u2019……父亲伪称穆青是他表侄女婿,出面收的尸……我父亲曾亲见他的惨死情景,归来大病濒于死。”
刘愿庵、穆青等相继牺牲于鱼市口刑场后,新建的中共四川临时省委沉痛地向中央报告:这次损失最大的是“全部常委牺牲完”。
穆青,是我党早期优秀党员,四川党组织的领导人之一。
穆青于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6年初回国,担任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组织部长。1927年底参加广州暴动。起义失败后,调任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长。1928年夏回四川,先后任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长、临时省委书记等职。1930年3月,不幸在重庆被军阀刘湘逮捕,同年5月壮烈牺牲。时年三十二岁。
(一)
穆青,1898年出身在长江上游的合江县福宝山区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父亲穆艺阶、母亲权氏都靠种地过活。
穆青七岁时,父母节衣缩食,把他送到骑龙义馆上学。由于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深得老师汪海如和族长穆慕陶、穆晋明的喜爱,并给予经济上的资助。辛亥革命后,穆青考入合江县中学。
合江县地处长江之滨,上至泸州,下到重庆,均不过二、三百华里远,可通水路,往来方便,因而消息也较灵通。穆青进入合江县中时,正值袁世凯同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卖国条约,阴谋称帝的时候。消息传来,群情激愤。青年学生中反响尤为强烈。穆青和同学一道,上街讲演,宣传抵制仇货,唤起民众反对袁世凯卖国投降、复辟帝制的罪恶行径。在学校里,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考试常名列前茅。从他当时书赠同学祝寿东毕业的诗,
若个男儿意气豪,文章分得凤凰毛。
它山借石无边兴,离别催人作燕芳。
1919年,在北京爆发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声势浩大,波及全国,使穆青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他通过阅读《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初步受到了争取民主,讲究科学的民主主义思想熏陶。深感祖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灾难深重。决心寻找一条改造社会救国救民的道路。
这时,正值吴玉章等在成都成立留法勤工俭学分会,创办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以“勤于作工、勤以俭学”为宗旨,积极输送青年赴法留学。穆青得知这一消息,十分高兴,在亲友们的支持下,与同学李畅英(又名大章,合江人)一道去成都,考进了预备学校。经过短期训练,于1920年底偕肖树�Вㄗ制由�)、陈良(字家珍)、李季达、程子健等出川,准备由上海赴法。出川前,穆青的家庭和族中长者及朋友均来为他送行。
当穆青一行自重庆乘船东下,沿途目睹三峡的雄伟壮观,江汉平原的千里沃野,不觉心旷神怡,欣然命笔,赋诗两首,随信寄回家乡。
一
冲出夔门眼界开,巫云不见见楼台。
川流入海终归海,小住彝陵醉一回。
二
展兄生色壮行诗,三峡惊涛视等夷。
为报平安槐树下,说儿健胜在家时。
穆青是个富于感情,爱好诗文的人,曾学过旧体诗,后又学习新体诗,并从事过写作,后来因革命工作太忙,环境艰险,著作不多,而所作部分,也先后丢失。穆青等人到达上海以后,小住数日,即乘法轮“智利芬”号赴法国。
当时,穆青刚二十出头,朝气蓬勃,血气方刚,胸怀大志去到欧洲,原想能学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备回国后参与振兴中华,挽救民族危亡的大业。那知,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物价飞涨,民生凋敝,不少工厂关门,工人失业,寻找工作非常不容易。穆青等先抵里昂补习法语,不久,就学于一农业学校;后来,进入蒙德里冶铁工厂做工。中国勤工俭学的青年,在工厂一般都只能当勤杂工或普工,干笨重的活,如锯铁、搬运、装卸车、拣废铁等,而且常受着失业的威胁。在工厂里,他们看到法国工人,特别是在法的华工,劳动条件恶劣,生活低下,非常同情。从而逐渐看出资本主义制度的丑恶和腐朽。
1921年由周恩来、赵世炎(四川酉阳县人)等人发起,在法国成立了“工学互助社”,组织和指导青年们学习、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资本论》等和列宁的有关著作,以及国内的进步书刊。穆青和陈毅(四川乐至人)、邓希贤(小平,四川广安县人)、聂荣臻(四川江津县人)等四川青年都参加了这个组织。通过学习研究,思想更加开朗,觉悟进一步提高,并将所学得的革命道理,向工人们进行宣传。
穆青曾写信给族友们,谈到在法的斗争情况:曾几次组织起来到大使馆进行请愿和示威,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政策。
1922年6月,在赵世炎、周恩来等人的组织指导下,正式建立了“旅欧少年共产党”,赵世炎被选为党支部书记。同年8月,中共中央通知在法国巴黎成立“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由赵世炎担任中共旅欧支部的领导工作,穆青当时也参加了中共旅欧支部“任少共执行委员会秘书长”。
上一篇:金泊含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