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朱旭东. 论比较教育研究的跨学科性――比较教育亚学科群建构[J]. 教育学报,2011,04:46-53. |
[18]朱旭东. 论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基础内涵[J]. 比较教育研究,2011,07:1-6. |
[19]朱旭东. 论大学课堂学术文化的重建[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03:57-63. |
[20]朱旭东. 论民族国家的生存方式与比较教育和国际教育研究模式[J]. 比较教育研究,2011,04:1-6. |
[21]朱旭东,康晓伟. 弱势群体教师:内涵、问题、原因及其策略研究[J]. 教育科学,2011,01:55-60. |
[22]朱旭东. 论“国培计划”的价值[J]. 教师教育研究,2010,06:3-8+25. |
[23]朱旭东. 论教师专业发展的五个基础[J]. 当代教师教育,2010,03:11-15+21. |
[24]朱旭东. 论比较教育研究的分析单位和“智识”基础[J]. 比较教育研究,2010,07:1-8+15. |
[25]朱旭东. 教师教育标准体系的建立:未来教师教育的方向[J]. 教育研究,2010,06:30-36. |
[26]蒋衡,朱旭东. 当代西方教育与全球化理论研究评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10,06:14-19. |
[27]朱旭东. 论比较教育研究的多重性[J]. 教育学报,2010,01:8-14. |
[28]朱旭东.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01:1-4. |
[29]朱旭东. 论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重建[J]. 教师教育研究,2009,06:1-9. |
[30]朱旭东. 教师资格制度相关问题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123-128. |
[31]朱旭东. 六所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的价值研究――教师教育大学化的组织结构选择[J]. 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09:10-18. |
[32]朱旭东. 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何以可能?――评顾明远教授的教师教育思想[J]. 教师教育研究,2008,05:7-13. |
[33]朱旭东. 试论民族―国家教育体系的比较研究[J]. 外国教育研究,2008,08:1-6+34. |
[34]朱旭东. 比较教育研究的文化主义范式――顾明远教授比较教育研究思想评析[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03:85-93+190. |
[35]朱旭东. 试论“教育的比较研究”和“比较教育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2008,02:27-33. |
[36]朱旭东. 我国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构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15-20. |
[37]朱旭东. 为什么要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J]. 中国教师,2007,06:4-5. |
[38]朱旭东,张眉. 试析美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J]. 外国教育研究,2007,05:28-33. |
[39]朱旭东. 民族国家教育知识和比较教育研究――比较教育学科体系再思考[J]. 比较教育研究,2007,03:22-28. |
[40]朱旭东,周钧.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 中国教育学刊,2007,01:68-73. |
[41]朱旭东,周钧. 论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建设――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必然选择[J]. 教师教育研究,2007,01:6-11. |
[42]周钧,朱旭东. 美国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大学化的亚制度问题研究[J]. 外国教育研究,2006,06:49-54. |
[43]朱旭东,周钧. 美国教师质量观及其保障的机制、管理和价值分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06,05:70-75. |
[44]朱旭东. 我国教师教育制度重建的再思考[J]. 教师教育研究,2006,03:3-8. |
[45]朱旭东. 教育硕士与教师教育的学术制度建设[J]. 中国教师,2006,04:8-11. |
[46]周钧,朱旭东. 美国教师教育大学化形成的路径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05,12:57-63+68. |
[47]朱旭东. 制度公正:教育公平的实现路径[J]. 人民论坛,2005,12:23. |
[48]朱旭东. 试论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无边界特征[J]. 比较教育研究,2005,10:7-13. |
[49]朱旭东. “教育全球化”的意识形态批判[J]. 教育发展研究,2005,18:25-31. |
[50]朱旭东. 好教师的美德谱系[J]. 中国教师,2005,09:11-12. |
[51]杨宇红,朱旭东. 试论美国教师专业化的正当性和教学科学趋向[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09:26-29. |
[52]朱旭东. 教育学视野中的学术规范[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02:65-69. |
[53]朱旭东. 远没有过时的民族性国家教育体系――评《教育、全球化和民族国家》[J]. 外国教育研究,2005,01:1-5. |
[54]朱旭东. 专业化视野中大学化教师教育的十大观点[J]. 教师教育研究,2005,01:3-9. |
[55]朱旭东. 比较教育的"发展与教育"研究领域[J]. 比较教育研究,2004,12:1-7. |
[56]朱旭东. 试论西方比较教育研究的社会科学化历史[J]. 全球教育展望,2004,01:64-70. |
[57]朱旭东. 如何理解教师教育大学化?[J]. 比较教育研究,2004,01:1-7. |
[58]朱旭东. 西方民族主义与教育研究述评[J]. 比较教育研究,2002,11:30-38. |
[59]朱旭东. 应当实施教师教育大学化战略[J]. 中国高等教育,2002,19:18-19. |
[60]朱旭东. 论20世纪美国教育史研究的嬗变[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03:44-53. |
[61]朱旭东. 当代西方国家与教育关系理论评述[J]. 比较教育研究,2002,06:1-5. |
[62]朱旭东. 试论建立教师教育认可和质量评估制度[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03:28-33. |
[63]朱旭东,杜纲. 迎接新世纪挑战的美国文化与教育现代化[J]. 外国教育研究,2002,04:49-52. |
[64]朱旭东. 格林的教育发展和国家形成理论[J]. 比较教育研究,2002,04:6-11. |
[65]朱旭东. 与民族相关的教育问题辨析[J]. 民族教育研究,2002,01:46-49. |
[66]朱旭东. 试论教师教育的公益性――政府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01:33-37. |
[67]朱旭东,杜纲. 试论当代美国文化的新变化对美国教育的影响[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04:101-111. |
[68]朱旭东. 西方民族-国家、大学和社会科学[J]. 比较教育研究,2001,12:1-5. |
[69]朱旭东. 国外教师教育模式的转型研究[J]. 外国教育研究,2001,05:52-58. |
[70]朱旭东. 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思考――从话语转变到制度转变[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09:22-26. |
[71]朱旭东. 教师教育专业化与质量保障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01,18:43-44. |
[72]朱旭东. 康德尔的比较教育研究范式――民族主义的国家与教育发展理论[J]. 比较教育研究,2001,09:9-15. |
[73]朱旭东,王春华. 西方教育现代化研究述评――兼论教育现代化研究的几个问题[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01:22-29.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