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李梓萌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自己的,新闻联播,时讯李梓萌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演艺经历
2000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之后分配到央视。
2000年开始,一直在央视播音组,主持《文化报道》《国际时讯》栏目。
2006年6月5日――搭档康辉首次亮相《新闻联播》,成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主播之一。
2007年12月――正式成为《新闻联播》主持人,分别搭档康辉、罗京两度亮相《新闻联播》。
2009年8月起――主持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
2009年8月起――主持《新闻30分》
2010年12月31日――主持2010―2011中央电视台跨年盛典。
播音经历
《国际时讯》
《文化报道》
《新闻早8点》
《朝闻天下》
《整点新闻》
《新闻联播》
《新闻直播间》
《新闻20分》
《共同关注》(代班)
《世界周刊》(代班)
《24小时》(代班)
《晚间新闻》(代班)
《中国新闻》(代班)
荣誉记录
2017年3月15日,央视评出了2016年年度“十佳播音员主持人”,李梓萌位列其中。
外界评价
36岁的李梓萌是央视的女主播中年轻漂亮的一个,曾在上半年央视内部的选美中夺冠,当选央视“第一美女”。不过在四位主播中资历最浅的要数李梓萌,2000年她才进入央视播音组。但她进入栏目后迅速养成了自己的风格,很多观众都对她印象深刻。活泼但不出格,李梓萌的闪光点在于她的大气和“国际脸”。不过在《新闻联播》中,年龄最小的她却装扮太老,太过“端”着。
其他信息
笑场事件
2011年10月15日,央视新闻频道在播出一条《试管婴儿并非适合所有不孕夫妇》,由于导播切错画面,画面上出现主播李梓萌边咳嗽边笑的画面。
错误事件
收看每日晚7:00的《新闻联播》,一直是中国百姓生活的一部分。这档短短半个小时的新闻节目,承载了民众太多的期待和美好的回忆。从这个角度说,《新闻联播》出错有些不应该。然而,这次《新闻联播》出错,却得到了挑剔的网友几乎是“一边倒”的理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现场处置得当。应该说,这是一次“突发事故”,但无论导播还是主播李梓萌,应对这次“突发事故”非常从容,没有让现场一片混乱。这既是导播和主播身经百战、百炼成钢的结果,更是央视长期锤炼、精益求精的结果。
致歉及时真诚。出现错误后,央视没有高昂起头颅,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拒不认错,而是官方微博及时发布致歉声明。声明中没有强调“技术”等客观原因,而是直接指出“导播员口令失误,导致画面切换错误”的主观原因,向观众朋友表示了真诚的歉意,因而得到了绝大多数网友的理解,甚至有不少网友换位思考,说出了“直播不容易,人人都会犯错,谁还没个犯错的时候”的肺腑之言。
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
,《新闻联播》不仅一直奉行“金标准”,而且不断求新求变,打造“亲民”风格。曾几何时,网友疯狂地为《新闻联播》挑刺,兴起“纠错门”――主播补妆、打哈欠、念白字、打嗝等举动被摄入镜头,《新闻联播》也因老套、死板、僵化、政治教化意味浓、民生人情味欠缺等成为众矢之的。
然而近几年,细心的观众惊奇地发现,《新闻联播》改版的频率让人瞠目结舌:2009年,一批年轻、漂亮、潇洒、大方的新主持人走马灯似地亮相荧幕;2011年,熟悉的底幕通栏、字幕和角标焕然一新;2012年初,响了17年的片头曲也“退休”了;不久前,寻人启事出现在了《新闻联播》中;还有报道称,2013年《新闻联播》中可能增加新闻现场连线以及新闻评论员机制,加重社会民生类的比例……《新闻联播》从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走下来,走近“民声”、走进百姓、走进生活、走进寻常百姓家,这或许才是《新闻联播》这次出错能够得到网友“一边倒”理解的根本原因。
网友对《新闻联播》出错的宽容和理解,既是央视不断努力的结果,也是网友不断成熟的表现,更是社会逐渐走向理性的一种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社会的宽容度和包容度必定大幅提升,这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更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
2012年12月8日晚,《新闻联播》出现一条新闻尚未播放完毕时,导播就将画面切换回了演播间,主播李梓萌开始播报下一条新闻,导致出现两条新闻“混音”播出的错误。出错时长大概10秒。错误发生后,主播李梓萌表现镇定,停止播报,等待视频播放结束后继续播报。
相关文章
我在和自己赛跑
眼前的李梓萌瘦削、高挑,颇有T型台上模特的风范。一路走来,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然而只要一开始谈话,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平和、自省甚至带一点羞涩的女孩子。虽然她已经是《早间新闻》节目的播音员了,但我们的谈话依然从她曾经工作了4年的栏目《国际时讯》开始……
一句话一扇窗
10秒、9秒、8秒……眼前红色的提示器不断地变换着数字,那是直播前的倒计时,望着跳动的数字,李梓萌的心绪不由得回到了自己成为《国际时讯》主播的第一天。
虽然是刚从大学校门里走出的新人,但李梓萌进入中央电视台没多久就得到了一个机会――成为新开设的新闻节目《国际时讯》的主持人,而且一上来就是直播。面对这样的挑战,这个一向开朗乐观的沈阳姑娘也不由得心中忐忑。在直播前的几次演练中,自己一直找不到感觉,耳边总是听到否定的声音,心情也难免沮丧起来。离开播只有几个小时了,李梓萌去演播室配合工作人员进行调光和调音等准备工作。没想到,当她坐在主播台非常放松地说了两句时,一旁的制片人突然说:“对了,就是这个感觉!”李梓萌的心中豁然开朗。“这句话就像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不仅让我找到自信,也让我开始有意识地找寻属于自己的风格。”
有人情味儿的新闻
很多人喜欢李梓萌都是从她那独树一帜的播音风格开始的。在播《国际时讯》时,她总是略微倾斜地坐在桌前,语言轻松活泼,好像身边的一个朋友在向你讲述发生的新鲜事儿。刚开始,观众对她的播音风格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有观众认为她亲切自然,也有观众认为她动作和表情太夸张,“眉毛挑得太高”,“晃来晃去的,都快从屏幕里跳出来了”等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这种风格开始逐渐被大家接受。李梓萌说,无论是过去的《国际时讯》还是现在的《早间新闻》,她一直寻找着一种个人的独有的风格,做播音这行,不能只当一个传声筒,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做进一步的加工,把它真正变成“我的新闻”,只有这样,从自己口中播出的新闻才能有一种人情味儿,更为观众所接受。
初见李瑞英老师
回首自己的经历,李梓萌总是庆幸自己走进了一个融洽快乐的集体。记得她刚去播音组实习的第一天,不知道该干些什么,茫然无措地坐在那里,看着自己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著名播音员在眼前进进出出。刚巧李瑞英老师进来,李梓萌当时下意识地像弹簧一样蹦起来。李瑞英先是吓了一跳,接着就笑了:“你站起来干吗?快坐下!”一句话让李梓萌感觉特别亲和。
上一篇:宋达民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