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周自齐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总长,山东,中国周自齐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大总统黎元洪复职后,周当了财政整理委员会的挂名职务。回国后筹办了孔雀电影制片公司。1923年10月,他在上海病故,移葬于北京西门头沟的九龙山。
任职
一生活跃于晚清民国政坛。在晚清时期出使海外,创办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民国初建历任山东都督、中国银行总裁、交通总长、陆军总长、财政总长、农商总长、盐务署督办等要职。1922年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兼教育总长,代行过民国大总统职务11天。
大事记
1869年11月17日(同治己巳年十月十四日),周自齐出生在一个官员世家,书香门第。
1891年报考了广州同文馆,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1894年周自齐赴京应京兆试,录光绪甲午科顺天乡试副榜。
1896年,京师侍郎张荫桓把他推荐给中国驻美公使伍廷芳,历任驻美国公使馆书记官、参赞,驻纽约旧金山领事,并任出使美、日、秘鲁等国的使臣。
1903年,周自齐调任美国旧金山中国总领事,同年,旧金山发生地震,一些华侨受灾严重,周自齐亲自带头募捐,重挫反华势力,帮助华侨度过了难关,受到驻美华侨广泛赞颂。
1908年,周自齐从美国返回,任职外务部。
1909年6月成立了游美学务处,周自齐出任总办;1911年清华学堂正式开学,周自齐是学堂的监督(校长)。
1910年随海军大臣载洵访美
1911年11月16日袁世凯任命周自齐为袁内阁度支部副大臣。
1912年3月25日任山东都督。
1913年任交通部总长、代理陆军总长。
1914年2月任财政总长,税务处督办兼中国银行总裁。
1915年4月任农商总长。
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时他被委任为“大典筹备处”委员。
1916年5月任财政总长。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周自齐被列为帝制祸首之一,被通缉。周自齐亡命日本。
1918年特赦后,任参议院副议长、总统府高等顾问。12月任总统府财政委员会委员长。
1919年任币制总裁。
1920年8月任财政总长。
1922年4月任国务总理兼教育总长。
1922年6月2日至11日摄行大总统。
黎元洪复职后周自齐因不满直系军阀,退出政界。
1922年8月-1923年1月以中国政府“考察实业专使”身份赴欧美考察实业,引进外资以发展民族实业。回国后拟筹办孔雀电影制片公司。
1923年10月21日(癸亥年九月十二日)在上海病故。
墓地
北京市门头沟区有许多名胜古迹,仅城子村西九龙山的山坡上,原来就有两处。一处是龙泉寺;一处是周家坟。“龙泉寺”(崇化寺)位于城子村西(偏北)二里许的“春化庄”(崇化庄)。该寺原为潭柘寺的下院。此寺具体建于何年,不详。但好像绝不会晚于元代。1958年前,这座寺院还有残破不堪的院墙(上有“潭柘寺下院”字样,字黑色、二尺见方、褚遂良体;横排)、山门、大殿和数间禅房(当时已经作了生产队的牲口圈),院中有一棵巨大的银杏树和清流湍涑的山泉,寺院后山上,有两三座残存的小佛塔和经幢,这些小佛塔高约不足两米,形状极像白塔寺的白塔。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僧人的坟墓了。总体印象是,这座寺当初的规模,一定不亚于现今的广济寺和白塔寺。笔者已经有近五十年没来过这里了,怕是连印象中的这点东西也早已荡然无存了。
龙泉寺东南不远处就是“周家坟”。“周家坟”不大,但建筑极为讲究。尤具民国时期建筑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登上一个30多级青石台阶的宽阔甬道,就是一个平台。平台前面两侧分立着两根巨大华表。华表中间是一座气派凌霄的青石牌坊。当时,这座牌坊在我们这些孩子眼里,绝不比中山公园里的“保卫和平牌坊”逊色。石坊上刻有康有为、靳云鹏等名人的联、句和题额。穿过牌坊就是汉白玉的香案、香炉、石墩及用铁环相连的石护栏。这些物件上面的浮雕都雕刻的别有韵致。再往前,是一个方形柏树林带。柏树林带里是园形的墓围墙。墓围墙高约一米五,磨砖对缝,精致的如玉镯一般。墓围墙里中心处,就是坟墓主体了。墓体直径约4米多,高约4米多。墓体下半部,四周镶有汉白玉的雕花石板。墓顶为水泥封盖。此墓周围松柏苍翠、山花烂漫、流泉汩汩,俊羽啾啾。景色确实很美。50年代,放羊、割草、采摘的山民常在这坟前的石供桌、石凳上歇脚纳凉;星期日,孩子们也常在老师的带领下,来这里或到龙泉寺过少先队队日。
当地百姓传说,“周家坟”的墓主人是晚清的一个大官,因被仇家所杀,所以无头。墓里葬的是一颗金头。后来,才知道,墓主人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经济学家、实业家周自齐。
周自齐墓坐西朝东,背靠横亘的九龙山,前望滔滔的永定河,左右山势舒缓而秀美。整个墓地东西长200余米,南北宽150多米,已被铁丝网围住。墓区内松柏成林,枝叶苍翠。墓依山势逐渐升高,最前方是一座气派的四柱三间青石牌坊,中门上额写有楷书“周氏墓道”,左为“安宅”,右为“佳城”,署名“三水梁士诒题”。坊柱上刻有对联,上联为“控山带河奠灵城”,下联为“镇燕绍鲁衍华祁”,据说是民国总统徐世昌的手笔。
整个墓丘状如堡垒,是典型的民国早期墓制。墓前还有石供桌和石香炉,墓后小山包上植有百余株白皮松。
其他
出生官绅世家 留学美国
1869年11月17日,周自齐出生在一个官员世家,书香门第。从其曾祖父周鸣銮到祖父周毓桂均为进士出身,父亲周镐秀乃广东候补巡检。相传周自齐出生是日冬雪初霁,大地银装素裹,一片寂静,入夜其母酣然入梦,忽梦天上一颗吉星入室,顿时满屋红光,香气缭绕,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父亲对他青睐有加,特意起名“自齐”以期“严格要求自己,见贤而思齐,以成大器”。1873年周镐秀死后,伯父周绍堂接周自齐到广东抚养。这对周自齐来说是他一生的重要的转折点。
周自齐于1891年报考了广州同文馆,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周自齐在校期间,学习刻苦努力,勤奋好学,很快就成为学生中的佼佼者。因他学业出众,一表人才,为人潇洒大方,一时小有名气。
19世纪末的广州正值西学东渐,是各种西方思想交汇的地方,风气远较内陆开通。周自齐在这里结交了很多具有先进思想的新人士。在广州时,张之洞已经十分欣赏他,周自齐也因此一度成为总督府的座上客,在总督府的周自齐侃侃而谈,指点洋务。后张之洞保送他入京师同文馆学习。在京师同文馆学习期间,周自齐关心国事,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为当时清政府翻译日报关于日本的动态,以供国内当政者参考。当时的执政李鸿章阅读“日本主要报纸上的主要消息,当时由同文馆学生陈贻范、长德、桂绅、周自齐等人翻译。李鸿章把东京公使馆的报告同报纸消息的译文相互对照,体察日本的事情。”周自齐在京师同文馆完成学业后又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
回国任职外务部 创办清华学堂
作《外交讲义》
1908年,周自齐从美国返回,任职外务部。
清政府在1909年6月成立了游美学务处,周自齐出任总办;他又主持筹建游美肄业馆(后改名为清华学堂),聘请教员,招收学生460人,在这里按美国标准对学生进行短期训练,然后择优送去美国留学。清华学堂于1911年4月29日正式开学,周自齐是学堂的监督(校长)。从选定校址、购地、建校,到聘任教员,周自齐费尽心血。清华学堂于辛亥革命后改为清华学校。周自齐可说是清华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对以后清华大学的赫赫盛名有开创之功。
上一篇:聂海胜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