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周开达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水稻,杂交稻,方法周开达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周开达(1933.04~2013.07.20),男,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全国著名水稻育种专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致力于农业教育和杂交水稻研究事业,首创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方法,培育出冈、D型系列不育系及系列杂交稻,提出 “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超高产育种思路”及“重穗稀植栽培技术”;创造“光敏不育系生态育种方法和技术”,解决了四川及长江中上游地区两系杂交稻育种的难题;发掘与创建出具有固定杂种优势特性和具有早代稳定特性的特异种质,为探索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奠定了基础。截至2013年6月,周开达培育出的冈型、D型杂交稻推广3.048亿亩,增产稻谷228.58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320亿元。先后获部省部以上成果奖23项,被誉为“西南杂交水稻之父”。2013年7月20日,周开达因病在成都逝世,享年81岁。,
周开达
周开达(1933.5.16-)中国工程院院士,作物遗传育种专家。生于重庆江津市。 1960年毕业于四川农学院。现任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兼任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长期从事作物育种与教学工作,在杂交稻育种理论和方法及应用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首创了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技术和方法,培育出的冈、D型杂交稻推广3.048亿亩,增产稻谷228.58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320亿元。提出亚种间重穗型水稻育种的新理论和方法,育成Ⅱ优6078等重穗型杂交稻,比汕优63增产10%以上。在两系法水稻育种方面,应用生态育种技术,解决了长江中上游地区两系杂交稻选育的困难,该方法已成为两系杂交稻选育的常用方法。培育了20多个杂交水稻新组合,在四川建立了卓有成效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曾获国家发明一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等多项成果奖励。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王书麒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