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陈俊卿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救人,南昌,农民工陈俊卿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子五人,宓有志于学,终承奉郎,朱熹为铭其墓。宓自有传。
党支部书记
陈俊卿,男,1946年4月出生,初中文化程度,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内黄县中召乡位庄村党支部书记。
上任伊始,他就与村“两委”班子讨论制定了位庄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经过他和村“两委”一班人的努力,该村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全村共建成温棚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三个,温棚种植面积达到320亩,小工棚瓜菜种植面积1280亩,尖椒种植面积2000亩。启动了畜牧养殖富民工程,建成肉牛标准化小区1个,生猪养殖场3个,肉鸡规模户12户。他们还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从山东引进一个“二帝锦”手工项目,目前,村里有100名中青年妇女从事该加工项目,有效利用了村内的闲散劳动力,切实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在他的协调下,该村与先进地区大型企业建立长期的友好用过协议,每年转移剩余劳动力700余人,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600元。
2005年,位于本村的中召乡第三中学因年久失修成为危房,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修缮校舍,陈俊卿了解到此情况后,立即从家中拿出2000捐给学校,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共捐款11万余元,协调教育部门危房改造资金54万元,为学校新建两层56间教学楼。为改变位庄村的村容村貌,他带领支部、村委一班人筹集资金84万元,硬化了村内道路,实施了“一池三改”富民沼气工程,亮化、粉刷街道8000平方米,2007年,投资20万元建成了村文化大院,如今的位庄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南昌市长陈俊卿慰问救人农民工
一场飞来车祸将浙江女子巩梦露卷入车底奄奄一息。赶紧救人!20名正在附近等活的农民工兄弟一拥而上,用坚实的大手抬起小车,将巩梦露救出。昨日晚,新闻联播聚焦南昌农民工,再次用镜头还原了当初救人的感人场景。而连日来,本报有关于农民工救人义举的报道,也引起了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王文涛的关注。昨日下午4时20分许,南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俊卿,南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曾光辉等领导到广场东路慰问救人农民工。
“市长来慰问我们了”
昨日下午,南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俊卿来到广场东路慰问救人农民工。记者李伟摄
新闻联播关注南昌农民工救人事件(电视截屏)
南昌市长陈俊卿看望救人农民工
昨日下午4时20分,南昌市长陈俊卿来到广场东路的西湖区恒茂国际华城社区看望救人的农民工兄弟。
“你们为这个城市争了光,是南昌市每一位市民学习的榜样。”陈俊卿和救人的农民工兄弟一一握手,并提到了首先呼叫救人的朱春财。“我在央视新闻频道上看到了你。你讲得非常好,你们在救人时候的贡献是最大的,对救人事件看得很淡,很平凡。”
和农民工座谈结束后,陈俊卿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谈到广东佛山出现的“小悦悦”事件,陈俊卿说:“我对广东"小悦悦的事件"仔细分析了下,比较复杂。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两种原因,一是有些人是真正的冷漠;二是导向,以前发生很多助人为乐被人误解的现象,如南京的"彭宇案",这也是制度上的缺失。南昌这次的农民工救人事件,把南昌人心灵的真善美表现出来了,也是社会缺少的,这也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南昌不冷漠!”
“当前南昌市正在举办"七城会",农民工助人为乐的精神,告诉了大家南昌是个美好的地方,充满爱的地方,是个温暖的城市。”陈俊卿还特别提到,他在看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栏目对农民工兄弟抬车救人的报道中,看到了本报提供给央视的救人农民工的照片。
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关注本报报道
昨日下午,南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家旺联系了本报记者。李家旺说,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王文涛看到央视新闻频道关于农民工救人的报道后,非常重视。“王书记看到央视报道的一些农民工照片是由江南都市报提供的,对江南都市报的报道很关注。”
记者随后将这几天的报道全部给了李家旺。李家旺看完后说,本报反应非常迅速,新闻敏感性强,用大版面对20名救人农民工进行了报道,弘扬了社会正气。现在正是“七城会”期间,出现如此感人的好人好事更应该加大报道的力度。此外,李家旺还告诉记者,他们将对救人农民工进行表彰和奖励。
新闻联播聚焦农民工救人义举
昨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女子遭遇车祸众人出手相救》报道了20名农民工抬车救人的事情。记者看到,整个节目有1分47秒长,详细报道了20名农民工救人的过程。救人农民工面对央视记者采访时称“那个时候救人要紧,没想那么多。”
在新闻联播记者的镜头里,大家可以看到,救人现场,所有的市民都没闲着,有人抬车救人,有人忙着拨打110、120报警,有人帮女子捡手机,还有人把头伸入车底底下安慰车底下的女子。因为参与救人的人数太多,许多想上去救人的市民都挤不进去。
记者采访了负责报道此事的央视记者张红清。“其实,只要当时有第一个人站出来抬车救人,之后就会有更多的人加入救人的行列。第一个人激发了其他后面救人的人心里善的一面。之后,大家全部上前救人,力量就大了。”
陈俊卿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救人农民工面对采访很害羞图/记者邹晓华朱力纲
市民自发看望受伤女子巩梦露图/记者邹晓华朱力纲
背后故事
救人农民工:我的命也是别人救来的
昨日下午,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淳朴的救人农民工在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赞誉后,纷纷表示受之有愧,他们认为当时救人不过是举手之劳,是做人的本分。还有人表示自己和亲属也曾经有过被好心人帮助甚至救过的经历。
参与救人的曹国先说,“我9岁那年,有一次在乡里的水库游泳,当我游到水库中间时,脚忽然抽了筋。本以为死定了,好在被同村的王叔发现,才捡回一条命。”曹国先说,当时家里就送了几个鸡蛋表示感谢。“在我老家,看到别人有难,伸手去帮一把,是件很平常的事情。我们几个农民工抬车救人,根本就不算什么。”
事件背后:还有很多好心人需要感谢
在记者采访时,广场东路一家琴行的店员陈女士说,“其实还有一位参与救人的好人,你们没有采访到,就是她琴行内的搬运工人陈�全。陈�全已经68岁了,车祸发生后他第一时间过去帮忙抬车,一定不要漏掉了这个参加救人的好人。”
附近居民说,陈�全是南昌县幽兰镇人,在琴行干了18年搬运工,为人老实本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虽然已经近70岁高龄了,但身体一直很好,他参与抬车救人绝对有可能。
昨天下午,几经辗转,记者终于找到了陈�全老人,得知记者的来意,老人连连摆手,“我当时没有抬车,救人的人太多了,我没挤进去。”他表示,自己是想去救那女孩,但好心人很多,他没能插上手,虽然有心想救,但“没救人就是没救人”。
上一篇:康爵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