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笑林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笑林,相声,李国笑林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笑林,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现任中国铁路说唱团团长,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北京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法学硕士。国家一级演员。自幼拜中国曲艺家刘司昌为师,学习山东快书,四岁开始舞台生涯。后拜相声名家马季为师,学习相声。 1980年与李国盛合作至今。创作、表演相声一百多段,多次获得中国相声大奖,并被评为中国最佳相声搭档。1995年获“侯宝林金像奖”同时获得当代八大金像的美誉。其在相声表演中逼真的模仿,被称之为“笑林广播电台”而在中国大地上广为流传。,
笑林 - 人物生平
笑林,生于1956年,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自幼拜中国曲 艺家刘司昌为师,学习山东快书,四岁开始舞台生涯。后拜相声名家马季为师,学习相声。 1980年与李国盛合作。创作、表演相声一百多段,多次获得中国相声大奖,并被评为中国最佳相声搭档。1981年全国曲艺汇演二等奖、1983年北京市中青年调演表演奖、1984年全国相声评比二等奖。1995年获“侯宝林金像奖”同时获得八大金像的美誉。其在相声表演中逼真的模仿,被称之为“笑林广播电台”而在中国大地上广为流传。2001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与王平、尹卓林、赵保乐表演相声《咱也试一把》。 笑林曾说他以前在北曲是唱山东快书的,后改说相声。他原名赵小林,因为与一位相声作家同名,后来在李谷一的建议下,改名笑林。笑林 - 相声特点
笑林的相声以歌柳见长(柳活即指以唱为主的段子,歌柳即 指唱歌)。他在唱歌方面确实下过功夫,他在相声界应该是第一个把歌曲唱得很专业的演员。但这也成为被别人垢病的原因之一,但李国盛对笑林说过一句话,“不要听别人说你,他们说你,是因为他们不会。”笑林 - 所获奖项
1981年全国曲艺汇演二等奖。 1983年北京市中青年调演表演奖。 1984年全国相声评比二等奖。 1995年获“侯宝林金像奖”。笑林 - 人物轶事
央视七套主持《每日农经》
笑林笑谈“主持《每日农经》这段时间,事儿还真不少,有的观众说我相声演员当主持人是不务正业;也有人说,我主持这个节目生动活泼有特色,该干下去。现在我真有些骑虎难下了。” 笑林说,农民朋友特别喜欢他,节目组每天接到的观众来信,有一多半是寄给他的。主持农经节目不能当外行,现在他满脑子是微生物肥料、根瘤菌拌种等词汇。他还道出了自己当主持人的一大秘密:他过去在农村插过队,离开农村30多年了,这个时期尽管也去过农村,但那是走马观花的事儿,没有真正地深入下去。从主持这个节目以来,他有很多时间走到田间地头和农民的家里,真正深入到了农民的生活之中,让他积累了很多农村生活的素材,这对他的相声创作很有益处,并自信能超过他以往农村题材的相声。他做主持还是为了“反哺”相声创作,笑林不会离开自己钟爱的相声事业。笑谈相声艺术
谈及相声艺术,笑林没有谈自己,而是搬出了他的两位老师。他说,已故曲艺表演艺术家刘司昌是他的启蒙老师,他4岁时跟刘老师学山东快书,当初登台时的一招一式全是刘老师教的,这种传统的表演方式,为他以后从事相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谈到他的第二位老师马季,笑林说,马季传授给他的捕捉生活的方式和全身心投入的敬业精神,他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马季说的,“演员走上舞台,就要像一只上紧发条的闹钟,使出浑身的解数,也要把观众逗乐喽。”所以当笑林一走上舞台就想起老师这句话,哪怕是一场小型演出他也要全身心地去表演。 说到相声的状况,笑林坦言,虽然相声不如以前“火”,但对其前景充满信心。他认为,相声植根于民族土壤,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喜剧艺术形式,且十分灵活,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喜剧向来是老百姓最能接受的艺术形式,台上台下呼应,来得直接,这种大家喜欢的艺术形式不可能消亡,只是在调整中不断完善 。只要大家用心呵护它,它仍会在今后大放光彩。 谈到这里,笑林话锋一转又说:“说好相声不是一个人的事儿,首先要创作出好的段子,还要有好的搭档,我和李国盛已合作20多年了,我们对相声的观点是一致的。在表演中,各司其职,配合默契,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达到了互补和共识。”笑林表示,虽然时下相声受到市场的冲击,但他们的表演会更加默契,会更“铁”。仨名字全是一个人
其实笑林本名不叫笑林。他原名赵学林,曾用名赵小林,艺名笑林,3个名字都是他。要说这3个名字,还真是有来历的。 在笑林家的户口上,原来写的名字是赵学林,是家里按照辈分排到的“学”字辈,是爸爸妈妈给起的“原装”名字。可是后来赶上“批林批孔”了,人家说了,这都“批林”呢,你还叫“学林”,那算怎么回事啊?不得已,改了名字叫赵小林,这个名字用了20多年,直到他被调到北京曲艺团。 没想到北京相声界还有一个叫赵小林的,不但3个字全一样,而且连长相都差不多,还都戴眼镜。为了跟另外那个赵小林区别一下,笑林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赵别林”,本以为这回踏实了,没想到,后边又有新情况了。 一位管政工的老师说了,年轻人,你也太狂了吧,还想跟卓别林套近乎,一番讽刺,笑林这脸上也挂不住了,干脆取了“赵小林”的谐音,叫“赵笑林”吧。用这个名字演出了一个月之后,正好跟李谷一老师同台,李老师说:“你还叫什么赵笑林啊,把这个‘赵’字免了,就叫‘笑林’,多响亮!”半夜壮胆喊出来的嗓子
改好了名字的笑林,逐渐在相声舞台上树立了自己的表演风格。笑林的特点很明显,相声讲究“说学逗唱”,而他独独突出了这个“唱”字,要说起来,这唱歌的底子,还是他当年到农村插队的时候练就的呢。其实小时候,笑林就参加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可见还是有点儿音乐天赋的,后来长大变声之后,唱出来的歌就差点儿意思了。不过后来到农村插队,分配笑林的活儿是上山烧石灰窑,石灰窑晚上得有人值班,怕贼来偷啊,而像笑林这样年轻又单身的小伙子,自然是看窑的最佳人选了。于是,当年的小青年笑林,就经常趁着夜色,独自上山去看窑。伴着远处的狼叫声,笑林独自走在上山的路上,还时不时四处张望一下,为了壮胆,他扯起嗓子唱起了歌。路途遥远,就多唱几首,从儿歌到民歌,从男声到女声,从高音、中音到低音,全唱了个遍。唱着唱着就不害怕了,还来了兴致,到地儿之后还意犹未尽呢,就干脆点上油灯接着唱,一唱就是好几个小时,这嗓子也就是这么喊出来的。不过有的歌笑林还真有点儿拿不准调儿,于是第二天就留心听村里的大喇叭广播,用心学了,晚上再唱,那可就熟练多了。就这样,笑林在那几年可算是积累了大量的歌曲,这也成为他日后相声创作的源泉之一。师傅马季的“马家馅饼”
相声界讲究个师承关系,而笑林的师傅就是马季先生。当年,他刚到北京曲艺团没多久,就拜了马季为师,此后也常登门向老师求教。20世纪80年代初,笑林曾创作过一个段子叫《我是中国人》。笑林把本子拿去给师傅看了,马季的意见很明确:你应该用方言来表演,效果会更好。当然了,这个方言不能是完完全全的广东话,那其他地方的观众就听不懂了,最好是带着广东味儿的普通话。就这样,马季说一句,笑林跟着学一句,怕自己记不住,笑林还专门拿来一台“砖头式”录音机,只要马季一说话,就按下录音键。 师徒俩这么学着学着,转眼就到了饭点了,还是沿袭以前的老规矩,留下吃“马家馅饼”。不但笑林一个学生,不少学生都吃过马季先生亲手做的“马家馅饼”。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