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黄骅市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黄骅,黄骅市,庄子黄骅市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盐业
盐田总面积220万公亩,年产原盐150万吨,是中国海盐生产基地之一,名牌产品“长芦盐”享誉国内外。农产品
黄骅市地处华北平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苹果、鸭梨、冬枣、金丝小枣等。石油
黄骅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是大港油田的主产区,年产量60万吨。煤炭
黄骅市作为西煤东运的龙头,已成为沿海地区重要的煤炭集散地,年煤流转量近7千万吨。可满足煤化工产业的原料需求。旅游
黄骅市境内现存文化遗址20多处,现存海上渔村、人民公园、博物馆等人文景观5处,野外的骅南淀、骅北淀、海滨浴场,是人们沐浴大自然、打猎、游玩、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
黄骅市 - 区位交通
区位
黄骅地处“双环”经济圈核心地带,将是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河北省的“一线两厢”战略规划中:黄骅是南厢四地区中唯一的港口城市,是河北省发展最具潜力的区域之一。在“津沧黄”三角区域中:目前我市已被列为东部次中心城市,其目的就是想借港口的拉动作用,把黄骅打造成为东部经济发展的龙头。
交通
贯穿全境的205(山海关至广州)、307(黄骅港至银川)两条国道和正在建设的津汕(天津至汕尾)、石黄(石家庄至黄骅港)高速,黄万(黄骅至万家码头)铁路和已经建成的朔黄(朔州至黄骅港)铁路在黄骅境内形成了三个黄金十字架,形成了完整的公路、铁路运输网络。黄骅港于199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开工建设,现已建成并营运一个10万吨级和四个5万吨级输煤码头,一个2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和两个1.5万吨级杂货码头已经建成,海运可达世界各地港口城市。
黄骅市 - 旅游资源
黄骅市境内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她东临渤海,拥有100多华里的海岸线;她有“南有三峡、北有神华”之称的神华工程重点项目黄骅大港、朔黄铁路和黄骅电厂;她有丰富的“地球之肾”美称的湿地资源,其中南大港湿地、骅南淀湿地总面积达到15万亩,湿地内野生生物种类较多,仅鸟类就有160多种,适宜观赏、苇猎、野炊、摄影;黄骅还有比较多的自然文化遗址,如古贝壳堤、郛堤城、北齐墓等。另外,冬枣、苜蓿、奶牛等特色种养业方兴未艾,为生态旅游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特别是冬枣,因为黄骅是中国冬枣的发源地,是中国冬枣之乡,境内有600年以上树龄的冬枣树就有700多棵。乡村野炊、渔家烹鱼、枣乡摘枣也别有一番情趣。
黄骅市 - 旅游景点
聚馆原始冬枣林
聚馆原始冬枣林位于黄骅市齐家务乡聚馆村,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据刘氏家谱记载,公元1404年,即明代永二年,刘姓迁沧始祖洪公率四子二侄及其眷属等奉命移民,行至沧州东北部,饥渴难耐,忽见一片枣林,其枣大如苹果,众人分食,入口即酥,甘甜可口,顿觉神清气爽,众人认为是天降神赐的仙枣,遂在此立村。相传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1450年)吏部天官王翱由京返乡途中吃到聚馆冬枣,称赞“美不可言”。回到老家王帽圈(今海兴县,距聚馆四十公里),命乡民必种冬枣树,以享人间美味,后逐步传入山东等地。明孝宗皇后张氏,弘治帝原配(公元1470―1505年),沧县兴济人。弘治三年,为治水患,张皇后诏谕胞弟张鹤龄、张延龄督办疏浚减河,时人称为“娘娘河”。两国舅督办开挖兴济减河时,发现聚馆冬枣,遂令人采摘进献皇帝皇后,备受青睐,被弘治皇帝称为“枣中极品”、“百果之王”,当即钦定为“贡品”,年年来朝,此制一直沿袭至清,冬枣也由此成为“贡枣”。聚馆冬枣以其皮薄、肉嫩、酥脆、味甘的特异品质闻名遐迩。果实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成份,因其维生素C含量高,被称为“维生素丸”,有抑衰抗癌之功效,是保健上品。聚馆村现存600年以上古冬枣树198株,200年以上古树1000多棵,已被列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黄骅古贝壳堤
黄骅古贝壳堤是世界三大古贝壳堤之一,位于黄骅市沿海地区。黄骅古贝壳堤由6条贝壳堤组成,总面积117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0公顷,位于张巨河村以南,后唐堡村以北,为重点保护区域。它主要由贝类、孢粉、藻类、有孔虫、介形虫等组成,为不可再生的资源。 据科学考证,这些古贝壳堤的发育规模、时间跨度和所包涵的地质古环境信息为世界所罕见,在国际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可为研究古海洋变迁、环境变化趋势提供天然本底,对于进行科学研究,以及预测今后的环境变化趋势,为各级政府制定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除供科学研究外,它还对风暴潮造成海水内侵起到保护作用。1998年9月23日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海洋自然保护区,属海洋地质自然遗迹。
南大港湿地
黄骅市地处滨海平原,河流众多,多条河流汇聚入海,河道、库淀、坑塘、主干支渠总蓄水能力为2.8亿立方米,多处洼淀湿,其中南大港湿地就是最突出的一处。南大港湿地位于渤海湾顶端,属于典型的滨海湿地类,是河北省自然保护区,也是河北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学生实习基地和研究生研究基地。湿地海拔最高处5.4米,最低处2.9米,分为泻湖洼地、浅槽型洼地、岗地和高平地等,90%的植被为芦苇。环港林木10米宽、30公里长,计6万多株。这里是候鸟南北迁徙带与东西迁徙带的交汇点,据观察统计,已发现有168种鸟类,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白鹤、白头鹤、白鹳,中华秋沙鸨、大鸨等,这里每年都会看到大批白天鹅到这里栖息。为了保护水库内芦苇植被,鱼类、鸟类和港坡动物,沿港内还开挖了一条6米宽、4米深的环港水渠,以保证季节性蓄水和调节区域内水容量。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内,视野辽阔,盛夏时节,满目青翠,空气清新,使人心旷神怡。
黄骅市 - 黄骅名人
黄骅(1911年---1943年),原名黄金山,湖北阳新县上村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经二万五千里到达延安。1941年调往冀鲁边解放区,任115师教导六旅副旅长兼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1943年6月30日,在新青县大赵村主持军区侦察通讯工作会议时,遭到冯冠奎、邢仁甫等人杀害。解放后,为纪念黄骅烈士,经省委批准改新青县为黄骅县。
赵博生(1897---1933年),原名恩薄,黄骅市滕庄子乡慈庄人。生于1897年9月7日,193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14年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1931年12月接受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在第26路军举行武装起义的指示,先后联络73旅旅长董振堂、74旅旅长季振同,争取季旅2团团长黄仲岳,共同组织起义,14日宁都起义爆发,26路军17000多人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宁都起义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参谋长兼第十四军军长,1933年1月8日,在第四次反“围剿”战斗中,牺牲于江西省金溪县长垣庙。
张之江(1882―1969年),字子姜,黄骅市滕庄子乡留老仁村人,西北军著名将领。中国国术(武术)主要倡导人和奠基人。在任新军第二十镇八十标第三营队员期间,与冯玉祥成莫逆之交,经常抨击清王朝的腐败统治。辛亥革命时,组织滦州起义。1912年投奔冯玉祥,后参加云南起义,讨伐洪宪帝制。1928年北伐革命结束后,建立了南京中央国术馆,并出任馆长。1933年,经国民政府批准,创办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并任校长,一兼两职。1936年,中国国术馆选拔武术队参加第十届奥运会,声名大震,奥运会执行主席特命为表演队摄制纪录片,并授赠一枚荣誉奖章。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