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徐天红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越剧,象棋,越剧团徐天红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944年5月11日,上海越剧联谊会假皇后大戏院,举办全沪越剧联合大会串,义演3天。有傅全香、范瑞娟的《送凤冠》;李艳芳、邢竹琴的《十八相送》;筱丹桂、贾灵凤的《人心》;尹桂芳、竺水招的《陈琳与寇珠》;姚水娟、王水花的《拾玉镯》;王杏花、竺素娥的《贩马记》;施银花、屠杏花的《化缘认妻》;余彩琴、张桂莲、陆锦花、戚雅仙、徐天红、吴小楼的《明末遗恨》。 1945年12月24日,为筹募嵊县善后救济经费,假座天蟾舞台举行全沪越剧大会串。剧目有筱丹桂、徐玉兰的《青衫迷》;邢竹琴、王水花的《大堂会》;袁雪芬、范瑞娟的《忠魂鹃血》;姚水娟、张桂莲的《血溅洞房》;傅全香、张湘卿的《送凤冠》;尹桂芳、竺水招、徐天红的《两代儿女》;尹树春、玉牡丹的《大劈棺》;金香琴、金月楼的《御笔楼》等。 1947年7月29日,越剧界一批著名演员在上海四马路大西洋西菜社聚会,为联合义演签订合约。在上面签名的有尹桂芳、徐玉兰、竺水招、筱丹桂、袁雪芬、张桂凤、吴小楼、傅全香、徐天红、范瑞娟(次序按合约原件排列)。这十位演员人称“十姐妹”。徐天红饰贾政 1947年8月19日,因在上海的越剧演员处处受着老板的控制、盘剥和欺凌,她们渴望有自己的剧场,能自由地演戏。为了筹建创建越剧实验剧场,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等十个年轻的越剧演员,发起举行联合大义演。演出剧目《山河恋》,地点在黄金大戏院。这十位演员是: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竺水招、徐玉兰、筱丹桂、徐天红、傅全香、张桂凤、吴小楼。 1948年9月4日,芳华剧团迁往新光大戏院演出,尹桂芳与傅全香搭档,老生为徐天红。 1950年2月12日,合作越剧团成立,团长徐天红、副团长戚雅仙。 1950年2月18日,合作越剧团在上海恩派亚大戏院首演《儿女情仇》,由徐天红、戚雅仙、赵雅麟主演。 1950年8月,由蓝流编剧、韩义导演,合作越剧团徐天红、戚雅仙、高剑琳等主演的越剧《石榴红》,被摄影师颜鹤鸣经营的中国电影实验工场摄制成彩色越剧艺术影片。 1950年9月与尹桂芳重组芳华越剧团,任副团长。 1950年10月1日,彩色越剧艺术影片《石榴红》在上海首映,徐天红、戚雅仙、高剑琳等主演。
是年参加上海市第二届地方戏曲研究班,担任第十中队队长。越剧《沉香扇》徐天红饰陆绍龙 1954年5月22日,芳华越剧团在丽都大戏院上演了历史剧《屈原》,由冯允庄编剧,司徒阳导演,尹桂芳、徐天红、许金彩、戴忠桂、尹小芳等主演。 1954年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扮演《屈原》中的张仪,获表演二等奖。[3] 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7年6月15日,文化部举办的第三届戏曲演员讲习班在沪举行,参加学习的有江苏、浙江、安徽、福建、上海四省一市的部分主要剧种的主要演员。越剧界主要演员姚水娟、徐天红、许金彩、毕春芳、陈金莲、张云霞等参加。上海班由周信芳负责。至8月12日结束。 1958年12月17日,芳华越剧团新作现代剧《红花村》,首演于瑞金剧场。该剧由陈曼、王艳霞编剧,朱家训导演,尹桂芳、徐天红主演。 1959年随团支援福建。 1960年8月调入上海越剧院。[1]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