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高敏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跳水,跳板,动作高敏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985年11月,高敏入选“国家跳水少年集训组”。1986年第五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高敏以582.42分夺得跳板跳水冠军,成为世界锦标赛历史上的最高分。同年还在原民主德国国际跳水赛、加拿大杯国际跳水赛中力挫群雄。海外媒体大幅报道:“这个不到16岁的中国小姑娘将成为今后世界跳水界的一匹黑马。”
此后,高敏于1988年和1992年蝉联两届奥运会冠军。成为当时世界上惟一突破600分大关的女子跳水运动员,是“任何一个女板运动员都想战胜的目标。”许多国外选手认定:“与高敏生活在同一时代是个悲剧。”
最辉煌的一天
1992年7月30日,预赛前最后一天训练,情况非常正常。这三天的赛前训练,高敏都是选择人最少的时候练,所以完全不知对手们的训练情况,更不知谁将成为高敏最后的竞争对手。到吃饭的时候,高敏在餐厅胡乱抓了些吃的就回房间了。高敏把第二天预赛要用的东西全部准备好,又开始写训练日记。高敏写道:明天比赛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感受一下比赛的气氛。没有失误最好,如有失误,还有一天的时间来找原因,所以今天晚上应该放心地睡觉。
8月1日,预赛。四十个队员参加,差不多半小时才跳一个动作。两个动作下来,高敏的身体就开始发僵了。跳到第四个动作时,肩开始痛了,而且越来越痛。第五跳时由于肩太痛,做不出技术,一起跳,身体就在空中停住了,眼睛停在两个膝盖上。入水时高敏整个人趴在了水里,几乎没游泳就被水冲到了池边。第六个动作,高敏完全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稀里糊涂地跳到了水里。比赛结束后,高敏排在第三位。高敏很着急,怕决赛再出现同样的失误,更担心高敏的肩能否坚持到决赛。
8月2日,高敏的比赛是下午3点。上午高敏在奥运村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把下午要比赛的动作做了几遍模仿,并在脑子里加强了几遍。可一闭眼动作就跳坏。这次,高敏干脆把“跳坏”的动作拿出分析,以便比赛时,在空中再出现“做梦”的现象,也好有对策。高敏觉得满意后才休息。
高敏排在了十二个决赛的运动员中的第十一名。接下来的四个规定动作中,高敏从第七、第五、第四追到了第二名。
进入自选动作时,高敏与排在第一名的苏联选手拉什科相差6分左右。这个分数刚好和1988年汉城奥运会与李青的差距一样。
第六个动作,高敏比拉什科先跳。高敏得了9分,拉什科也得了9分。之间的分数一点变化都没有。
第七个动作,高敏一起跳就感到不对――要碰板。在空中不到1秒钟的翻腾过程中,高敏脑子里飞速地出现好几种方法来挽救,最后高敏决定早打开,让脚擦着板下去。这样碰到板后,被板反弹的可能性小一些。翻腾一到两周,高敏果断地展开身体,两只脚和高敏的感觉一样,刚好碰在板上,高敏把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到腿上,做好被板反弹的准备,但把脚放得很松,让它顺着高敏身体下降配合着板的弹性滑了下去。这个动作在空中的整个过程是1.4秒,碰板那一刻不到0.2秒,可高敏却感到很久很久……
高敏听到了观众席上的观众在鼓掌,为高敏欢呼。高敏站在热水池旁,急不可耐地等着裁判的分数,7分,7.5分。果然,没有一个裁判确定高敏碰板。这个分数不高,但足以给对手带来压力。高敏紧紧地抓住热水池的扶手,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似地走进了热水池。
高敏从热水里出来,正好是拉什科跳她的第七个动作。第七个动作结束后,高敏一下超了拉什科10分。第八跳。经过几轮的比赛,高敏终于排到了第一的位置。跳完后,高敏能感到拉什科的压力非常大,只要高敏保持动作不失误,不管她怎么发挥,都不可能超过高敏了。拉什科在第八跳上又出现了小的失误,这使的比分差距拉到了20分以上。
第九跳。也就是高敏在预赛中“做梦”的那一跳。果然,高敏发挥了高敏的最高水平,得到了8.5、9分的高分。
这一跳,拉什科也发挥出色,只是她的难度比高敏低0.3,的比分拉大到了30分以上,这就是说最后一个动作高敏只要不跳失败,冠军就是高敏的。
第十跳。当高敏回到徐教练身边时,高敏的心态已和刚开始比赛时完全不同了。高敏现在更多的是在求稳,而不是要跳好,同时,也意识到这是高敏一生中最后一次在赛场上出现,更是高敏跳水生涯的最后一跳。一半以上的观众已经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在为高敏鼓掌、加油。
1992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摘取女子跳板冠军后,高敏退役。
高敏 - 奥运情结
2008年北京奥运会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搜狐,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公布了2008奥运赛时的网络报道计划。高敏作为嘉宾助阵出席了发布会。
活动现场包括高敏在内的一众体育明星,都在互动环节接受了主持人的提问。话题自然还是围绕着北京奥运会。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333天的时间,作为曾经夺得两块奥运金牌的跳水皇后,自然对北京奥运有着难以割舍的情节。
高敏表示此时她最大的期望,是能够解说北京奥运会的跳水比赛。作为一个退役的跳水名将,由她来解说跳水比赛、专业性和权威性自不必说。但高敏表示她解说的特别之处,是会用人文的角度来解说比赛。
高敏说:“其实我觉得看跳水,每一位运动员跳水都有自己的风格和意境,俄罗斯跳水名将帕卡琳娜的动作有点像秋天的树叶从天上飘下来,非常忧伤,不知道有什么事要发生,吴敏霞的动作就是比较经得住细看,放慢速度的时候可以看到他的脚尖,郭晶晶你可以看到她真有劲,三个人的感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
高敏 - 婚姻家庭
运动生涯一帆风顺的高敏,感情之路并不平坦。她在2005年出版的自传《追梦》中提到了Y君和前夫苏东,Y君在高敏眼里是“一介书生”,对她英语学习的鼓励和影响很大,现在高敏英语说的十分不错,也承认是那时打下的基础。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结束后,因伤退役的高敏认识了北京市体育局翻译苏东,随后产生恋情。1995年高敏在美国与著名体育评论员苏东结婚,次年儿子苏超出生。时间一长,高敏发觉苏东也是强人性格,两人似乎更适合做朋友。 1997年初,经历一番痛苦而又冷静的思考之后,两人最终选择了友好分手。 1997年年底,高敏在加拿大的一次华人聚会中认识陈志刚。陈志刚祖籍浙江温州,很早就是高敏的崇拜者。第一次见面,陈志刚说:“1988年奥运会我就去现场为你加油过,我老早就认识你呢。”高敏说:“认识我的人多了,我不认识你。” 那时的高敏,事事非常要强,因此活得很累。陈志刚劝她:“你得到了那么多荣誉,何必还追求那么多?”高敏哭诉:“我也不想这样,但不拼搏又怎么能在国外立足?”高敏说,她从小就有个梦想,拥有一座漂亮的跳水馆,她带着自己的孩子们在家里练习跳水。没过多久,陈志刚把高敏带到一座新落成的漂亮的跳水馆前,说:“这是属于你的。不过,你什么时候给我生个孩子,那样就美梦成真了。”高敏仿佛活在童话里,1998年2月,她和陈志刚结婚了。 陈志刚曾为加拿大联邦政府工作,在多个世界经济组织挂有各种头衔,在北美也算小有名气。2005年年初,陈志刚辞去在联合国的职务,任埃德蒙顿大学教授,并主持加拿大中国投资商会工作。。该商会归加拿大联邦发展署管理。 陈志刚辞去联合国职务没多久,加拿大联邦发展署就对他委以重任,让他带着近10亿的资金来华帮助中国农民适应WTO后的社会环境。
上一篇:香农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