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吴惟忠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倭寇,义乌,平壤吴惟忠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据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记载,隆庆四年,吴惟忠任抚宁县大毛山提调。
隆庆五年,吴惟忠因修城有功,提升标下右营游击将军,驻扎乐亭,再迁三屯营标下左营游击。万历五年升山海路参将。据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记载:“吴惟忠,义乌人,万历五年(至七年)任(山海路参将)。”清康熙九年《山海关志》记载:“吴惟忠,义乌人,万历五年(至七年)任(山海路参将)。”万历六年奉命修筑山海关桃园东13号、唐帽西17号敌台。万历七年,修山海关老龙头七丈。清康熙九年《山海关志》记载:“边墙,万历七年增筑南海口入海石城七丈,都督戚公继光、行参将吴惟忠修。”
万历十一年,戚继光受到排挤,调往广东,吴惟忠、陈文良、吴大绩等随往。
万历中,日本趁朝鲜内乱之际派兵突袭朝鲜。万历二十年四月十二日,日本关白(摄政)丰臣秀吉命令日军9个军15万兵力,大小舰艇七百余艘,渡过对马海峡后,抢摊登陆,突袭釜山朝鲜守军,釜山、东莱、梁山等地相继陷落。五月二日,日军攻入朝鲜国都汉城,朝鲜“浃旬之间,三都失守,八方瓦解”,三都(王京汉城、开城、平壤)十八道全部陷落,朝鲜国王李�逃到义州,急忙向明朝求救。七月,明朝派辽东游击史儒率2000骑兵援助朝鲜,进到平壤附近,史儒阵亡,全军覆没;副总兵祖承训(明末辽东总兵祖大寿之父)率领3000骑兵攻入平壤,大败而逃,祖承训等几人幸免于难。明神宗命宋应昌经略抗倭事宜,令陕西总兵李如松(辽东总兵李成梁之子)为东征提督,率游击吴惟忠、楼大有、胡大受等援朝。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初五日,近四万精锐明军围困平壤,提督将军李如松以副将杨元将中军,统率一万零六百三十九名;以副将李如柏将左军,统领一万零六百三十二名;以副将张世爵将右军,蓟镇参将吴惟忠领南兵3000名等一万零六百二十六名。平壤城东有大同、长庆二门,南有芦门、含毯二门,西有普通、七星二门,北有密台门,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城外有牡丹峰高耸,峰顶驻守日军2000人,与平壤日军形成犄角之势。日本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共16000余人,配备了先进的火绳枪。提督李如松命令蓟镇游击吴惟忠与辽东副总兵查大受(原李成梁家丁)率军攻打牡丹峰,中军杨元、右军张世爵领兵进攻城西七星门;左军李如柏(李成梁子)、参将李芳春领兵进攻城西普通门;祖承训力攻城南芦门。一月八日晨,李如松命令各部队发炮攻城,日军依托城池拼死拒战,神机营副总兵骆尚志勇猛异常,攀梯攻上含毯门城楼,日军掷下巨石击中其腹部,依然奋战不止,身后浙江兵数人紧随上城。祖承训先以朝鲜军打头阵,进攻南城门,率部攻上城楼。张世爵用大炮撞碎城西七星门,李如柏攻破含毯门,杨元攻破普通门,各军乘胜争先,与日军展开巷战。游击将军吴惟忠在攻打牡丹峰时胸口中弹,仍然大呼督战,率部攻克峰顶。李如松坐骑被日军子弹击中,换马再战,战马堕于堑中,提缰跃出,继续前进,日军残部退入城内各处堡垒死守,明军以火攻焚其密窑土堡,半夜时分,小西行长率残兵逃出城去,李如松令李宁、祖承训、葛逢夏等半路截杀,斩获首级359级,生擒2人。总计斩获日军首级1250级,其中有倭将25名,生擒2名,并俘战马2985匹,救出朝鲜被虏男女1225人(朝鲜《大东野乘·再造藩邦志》)。日军被火烧死的不可计数,腥臭闻于十里,其余跳城溺水死者无算。钱一本编《万历邸钞》(万历二十一年癸巳卷)记载,平壤一战明军斩倭级一千五百有余,烧死六千有余,淹毙溺杀五千有余。平壤之战历时一天一夜,参战双方5万多人,仅牡丹峰一役,就全歼日军2000人。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大卫・拉姆西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