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生姜一般不能连作,如果连作需采取哪些措施?
生姜,连作,土壤生姜一般不能连作,如果连作需采取哪些措施?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姜是我国高效益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既是调味品、滋补保健品, 又是健胃驱风的中药材, 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但是, 在生姜栽培上, 由于受技术、经济水平、土壤、气候、品种等各方面条件的的制约, 连作 (重茬) 种植比较普遍, 多年重茬种植的姜园发生严重的土壤障碍和自毒现象, 严重影响姜的产量和品质。所以接下来就说一下如果连作需采取哪些措施。
科学选地, 改变耕作制度,
选择常年有灌溉条件和排灌方便的地块作为生姜连作园,土壤以沙壤土至粘壤土为宜, 确保能够有条件实施冬季泡田。
及时采收
当年的11月下旬开始, 根据生姜的成熟情况, 分批及时采收。生姜应当在当地常年霜冻发生之前采收结束, (1) 是避免降霜危害造成减产减收, (2) 是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下一步的轮耕技术。
清理姜园
前季姜园的种植残留物是病害传播的主要源头, 仔细清理姜园中的一切生产残留物, 包括生姜的茎叶、残败姜种、塑料等杂物, 以减少次年病害传播和发生。
姜田前置消毒
所谓前置消毒是相对于一般常规的消毒时间来说的, 是把一般在播种前的消毒放在生姜采收之后立即进行。当姜田完成耕作淹水后, 第1年按每亩施用生石灰粉80~100 kg;第2年以后, 按40~50 kg/亩, 根据实际情况, 每间隔1~3年进行1次, 控制园地的PH值在6.5~7.5。
科学足量使用有机肥
生姜是高投入高产出作物, 生物产量大, 生姜栽培应重视有机肥的投入, 以克服土壤板结, 促进地下根茎膨大。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 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合理配合施用, 同时补充锌、硼等各种微量元素。高产、优质的生姜单株根茎重达300~500 g。姜园营养缺少, 产量均会下降, 姜块根茎瘦小、细长、分枝少, 根茎中挥发油、维生素及糖等含量均明显下降, 品质明显降低。
科学足量投放有机肥
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 可以把所有的有机肥一次性作为基肥施入, 让大量的有机肥同土壤颗粒之间有一个较长时间的接触, 充分进行相互之间的能量和物质交换, 缓冲土壤有害成份的影响, 平衡土壤各种成份。一般情况下, 要求每亩施腐熟农家肥4 500~5 000 kg, 在有机肥中加施钙镁磷肥100~150 kg、油菜枯80~100 kg堆沤, 根据不同的土壤肥力调整施肥水平。目前常见的有机肥料有猪、羊、牛、鸡粪和蚯蚓肥、草炭肥等。必须注意在施用这些有机肥的时候一定要腐熟好, 否则不仅会对当季的生姜生长不利, 而且可能破坏土壤的内部生态环境, 加速土壤的劣化。
活化土壤养分
施入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一部分被作物吸收利用, 一部分被淋溶损失, 还有一部分被土壤颗粒固定而不能发挥作用。采用大量施用有机肥的方法, 利用有机肥的缓冲和中和功能, 调节土壤有机和矿质营养比例;利用有机肥中丰富的有机质, 为土壤微生物提供充足的能量和食物, 加速土壤微生物活动, 改善土壤的内部生态环境;利用有机肥含有丰富腐殖酸的特点, 解除土壤颗粒对无机营养元素的束缚, 使无效营养转变成有效营养, 从而达到活化土壤养分, 保证土壤营养的持续供给。
无机营养的有机搭配
注重氮、磷、钾的合理比例和总体施肥水平
氮、磷、钾的合理比例及施肥量对生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极大。据生姜的田间试验分析测定, 随着氮、磷、钾肥料用量的增加, 产量提高, 但当每亩施用超过一定量时, 产量反而下降。这说明施用肥料超量时, 控制生姜增产的因素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肥料条件, 而是多个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尽量避免纯用氮肥
氮肥可使生姜茎叶繁茂, 增强光合面积和强度。缺氮时植株矮小, 叶面积小。氮素过多则茎叶徒长, 产量下降, 品质差。氮肥的使用应主要以复合肥的形态施入, 氮磷同施效果更好。
保障钾肥供给
生姜对钾肥的需求量最多, 钾肥充足, 植株发育健壮, 姜块积累的养分多, 抗病性强, 产量高。缺钾时植株节间缩短, 叶片小, 产量低。另外应该科学增加钙、硼、锌、铁等微量元素的施用。
科学追肥
在重施基肥的基础上, 追肥主要是调整生长季中不同时期各种营养元素的水平, 满足生姜不同物候期的营养需求, 在生姜生长的过程当中结合生姜的生长发育及其需肥规律, 分期进行追肥。发芽期幼苗生长量很小, 主要依靠种姜的养分生长, 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极少, 因此不需要追肥。第1次追肥在生姜齐苗后进行, N:P2O5:K2O=13~15:10~12:18~20的硫酸钾复合肥8~10 kg,开沟施入或雨后撒施。第2次追肥在姜苗处于三杈期时进行, 此次追肥对生姜产量形成十分重要, 是获得丰产的关键。这次追肥一般在立秋前结合拔除杂草和培土来进行, 要求肥料量大、营养全面、肥效持久。在姜苗一侧顺种植沟或姜株的行向, 在距植株基部15 cm左右开施肥沟, 每667 m2可施N:P2O5:K2O=13~15:10~12:18~20的硫酸钾复合肥15~20 kg, 开沟施入或雨后撒施。当姜苗具有6~8个分杈, 是根茎迅速膨生期, 可根据植株长势酌情进行第3次追肥。这次追肥不但可以促使茎叶茂盛生长, 使地上部的茎叶保持强劲的同化能力, 地下的生姜根茎迅速膨大, 还可以防止生长后期脱肥而导致茎叶早衰, 影响产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姜不建议重茬种植,一般一块地种完大姜以后,需要间隔二至三年才可以重新种植的!一块地在种完一年的大姜,大姜收获以后泥土里就会有一些大姜类的病菌存活留在地里边,来年在选择在这块地里接着种植大姜,就会受到头年留在土地里的姜类细菌的侵入,容易让大姜发病扩散,导致整块姜地受病。大姜这种农作物姜农们的都知道,它是一种需要吸收土地里大量养分才能长得更好的一类农作物,土地里各种营养微量元素缺乏是长不出好的生姜来的,生姜没有好的品相肯定也卖不出好的价格来!在一个姜农这都知道,种完大姜的土地养分基本上都都被生姜吸收干净了,就好像用抽水机把一个水坑的水抽完了,想要再继续抽水就需要时间等水坑把水重新蓄满是一个道理的,土地也是需要时间来重新恢复生机的!
上一篇:为控疫情,全国中小学推迟开学,学生、家长和老师各是什么心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