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我们读了很多作家的作品,为什么感觉记住的总是这个作家的成名作?
作品,成名作,作家我们读了很多作家的作品,为什么感觉记住的总是这个作家的成名作?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读书,容易记住某位作家的成名作,且铭记于心,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那么,是不是非成名作、水平不够呢,还是什么原因?
正所谓,文如其人。一位作家的作品、尤其是成名作,集合了天时、人和、作家的才思、作品揭示了自然规律、或者是人类社会的规律、或者是人与人、人自身的成长变化规律,所以蕴含着足够的能量,当作品与读者的心撞击之后,犹如甘霖浇旱地、干柴遇烈火、他乡遇知音一般。
我们读书,要么是首先读到某一位作家的普通作品、要么是首先读到他的成名作;但是不管顺序如何,普通作品的能量和影响力,是不足与成名作相比的。
普通作品一定是,水平不佳吗?非也!普通作品或许是没有精雕细琢、或许是小品文、或许是不被理解……
说到底,读者会自觉不自觉的角色互换的!读者对成名作的记忆犹新、铭记不忘、万般坚持,本质是对自己原则、价值观、存在的坚守和情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往往成名作才是最经典,受众面最广,传唱度最好高的作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近代作家我只记得巴金、老舍、鲁迅的作品;古代记得贾谊、欧阳修、陶渊明的作品!人的精力有限!我们也要写出自已的作品,立言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并不都是这样子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也许是和过去的作品比具有新鲜感和独创性吧,等等。有时候也会记住代表作,因为大多数代表作具有成熟性。等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我众多的悦读史里,让我印象最深、最难忘记的就是王蒙老师的作品,虽然很多作品让我读后有感,但是王蒙老师的作品让我记忆最深,因为王老的文章篇篇都是对整个社会的解析和指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故事情节感化过目不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承认文学是艺术,就要理解艺术的不可复制性。不仅仅包括形体和表现上,还包括作品与创作者人生某一阶段的精神的高度契合性。高手可以用匠气补灵气,但是灵光乍现的人生高光时刻不可多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觉得既然是作家的成名作,必然是让作者功成名就的作品。做为这样的作品无论是文学性或者影响力亦或能给人提供的教育意义都是很强的,阅读时会让读者获得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一般成名作可以说是作者阶段性成果巅峰的展示。这些个人独特的作品亦或取得的文学成就,也相当于对作者贴了个人标签。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人脑的特殊记忆方式造成。特别是一些名著,成名作相对作者其他作品传播的范围更大,讨论性更强,加之人脑的记忆特殊性,一般人更记住的是作家的成名作。比如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或者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相信这些作品你看书名就能印象深刻了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