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刘安恭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永川,纵队,前敌刘安恭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刘安恭(1899年―1929年10月24日),出生于四川永川县,18岁时前往德国留学,期间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在比利时加入共产国际,成为共产党员。回国后曾与朱德一起在四川军阀杨森部从事秘密工作。后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被派往苏联学习军事。1929年初他刚刚学成回国,就被中央作为高级军事人才,以中央特派员的名义派到红四军工作。9月出席中共红四军第八次代表大会,继续被选为前敌委员会委员。1929年10月24日率二纵队在永定与广东大埔交界的庐下坝击溃敌军两个营,在指挥战斗中不幸身负重伤,不久牺牲。,
人物简介
(1899年-1929年) 革命烈士。 字季良。四川永川(今重庆永川)人。其父曾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率领群众推翻永川县满清政府,被推选任第一届民选县长。幼时随父迁居成都,受过中等教育。
人物经历
1918年前后考取官费赴德国留学,入柏林大学电机工程系学习。
1922年后与旅德的章伯钧等结识。曾在比利时加入第三国际,成为共产党员,参加旅欧革命活动。
1924年前后回国到成都,应川军将领杨森之聘任其军部参谋,同时任成都电话局局长。后随杨部到四川万县。
1926年秋起协助朱德在杨森部队从事兵运工作,先是发动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万县事变”,又策动杨部一个团参加国民革命军,遭杨森通缉而前往南昌。
1927年初转至武汉,同年夏在汉阳国民革命军某师负责筹组政治部。大革命失败后,8月参加南昌起义,在起义军中做政治工作。随军南下失败后转至上海。
1928年初与刘伯承等赴苏联,被分配入红军高级射击学校学习。
1929年初结业回国到上海,被党中央指派为中央特派员,
携带中共六大文件和中央2月7日给红四军前委的信(即“中央二月来信”)前往红四军指导工作。
3月间他经漳州、厦门、龙岩、连城,
于4月初到达瑞金。参加红四军前委会议,参与制订“争取江西,同时兼及闽西、浙西”的正确行动计划,随军转战赣南巩固扩大革命根据地。
5月红四军重新恢复军委,他担任中共红四军军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
5月21日曾与朱德、毛泽东写信给闽西地方武装领导人,
随即协助朱毛率红四军第二次进军闽西,三打龙岩城,巩固扩大闽西革命根据地。由于对红军特点认识不足,曾机械宣传搬用苏联红军的建军原则和制度。
6月下旬被调任红四军第二纵队司令员,不久率部参加出击闽中,连打两仗,接连获胜。曾出席中共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被选为前敌委员会委员。
9月出席中共红四军第八次代表大会,继续被选为前敌委员会委员。
9月21日率部参加攻打上杭城,他指挥二纵队勇猛突入城内,是役全歼国民党省防军2000余人。
10月下旬奉命随军出击广东东江地区。
24日率二纵队在永定与广东大埔交界的庐下坝击溃敌军两个营,在指挥战斗中不幸身负重伤,不久不幸牺牲。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