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旱地栽培马铃薯,有哪些施肥方法能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目的?
马铃薯,化肥,农家肥旱地栽培马铃薯,有哪些施肥方法能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目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发芽期(萌芽至出苗)无需施肥。
这阶段中芽伸长,发根和形成匍匐茎,营养和水分主要靠种薯,无需再追肥,只要保证土壤疏松透气,根系呼吸畅通即可。
(3)幼苗期及时追氮肥。
幼苗期(出苗至团棵)仍以茎叶和根的生长为中心,生长速度快,顶端孕育花蕾,侧生枝叶开始发生,团棵前后匍匐茎尖端开始膨大,形成块茎。在施肥上,应紧紧配合其生长快速的特点,力求早施氮肥,可于出苗展叶后每亩追施两次氮(N)2.5~5千克,折合尿素15~30千克。同时加强浇水中耕。
(4)发棵期施肥要慎重。
发棵期是指从发棵至主茎顶叶展平,此期根系继续扩展,茎叶生长加快,块茎可膨大至3~5厘米,它是以发棵为中心转到块茎旺盛生长为中心的转折阶段,此时建立起强大的同化系统是保证旺盛结薯的重要基础。其形态标志,早熟品种大致从现蕾至始花;晚熟品种则于第二花序开放。这阶段的管理重点是协调好制造养分、消耗和积累养分这三个方面,既要促使茎叶具有较强的同化功能,又要控制茎叶,不使其疯长,促进养分迅速向块茎运转,促进结薯。所以发棵期追肥要慎重,特别是氮肥,需要补肥时要么放在发棵早期,要么等到结薯初期。否则会因秧棵过旺而延缓结薯。若在转折期秧棵太盛,可喷0.2%的矮壮素控制。
(5)结薯期可叶面喷肥。
结薯期以块茎膨大为主,期间茎叶发展日益减少,基部叶片开始转黄和枯落,植株各部分的有机养分不断向块茎运转,块茎迅速膨大,尤以开花期的十余天为快,大约一半的产量在这一阶段形成。追肥宜在开花期进行,以磷、钾肥为主,施磷、钾肥可使马铃薯淀粉含量提高,从而提高其品质和产量。又因马铃薯叶面大,角质层较薄,为叶面喷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故可在开花期每亩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1~2次。
总之,马铃薯施肥仍是以有机肥为主,施足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并持续供给含有微量元素的全面养分,追氮肥宜早,只供提苗和发棵,开花期追施磷、钾肥效果较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旱地栽培马铃薯,主要依靠自然降水进行农业生产,况且即使降雨,时空分布还不均匀,该需水时偏无雨,不需水时还偏多,导致马铃薯种植产量大起大落,低而不稳,严重制约着旱地马铃薯栽培的产量,因此,我们只有从种植马铃薯的选地、施肥、培土等各方面农事工作,一切围绕利用和借助自然降水,给土壤带来的造墒机会,施肥、培土等马铃薯种植农事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起到“以肥保水”“以水调肥”的作用,降低干旱化肥挥发量,提高化肥利用率,达到化肥减量、利用率提高的增强肥效目的。
由于化肥的稀释分解,在旱地主要靠土壤水分来稀释分解,马铃薯植株才能吸收利用,因此一切农事工作包括种植、施肥、培土等,都要利用和借助降雨及雨后墒情,化肥才稀释溶解快挥发少,马铃薯吸收利用率高,肥效也就增加。因此,从以下几方面引起重视,我觉得能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目的。
一,选阴湿地块、趁墒抢播,提高化肥效率:
一般背阴面地块太阳光照时间短,水分蒸发散失慢,土壤墒情好,施用的化肥稀释溶解速度快,挥发少,化肥利用率高,同时低洼地块也有利于化肥的溶解速度,可提高化肥利用率。
旱地马铃薯播种时,稍迟稍早都可以,没有固定适播期,只要当地气温稳定在5℃以上,如逢雨后或土壤墒情好,就要趁墒抢播,化肥稀释性快,防止烧芽,既可提高种化肥利用率,还有利于种薯发芽。
二,趁墒整地并施足基肥、播种时沟施种肥,提高化肥效率:
旱地种植马铃薯,由于水分不能及时保证,农家粪肥、化肥分解都慢,因此在抢墒播种时,一定要施足底肥,亩施腐熟农家粪肥5000千克,钙镁磷肥40千克,让其慢慢在土壤水分下分解,以发挥肥效,有机肥和磷肥量多时可铺施,量少时可集中沟施,播种前化肥如尿素亩施8~1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或硫酸钾10~12千克)可集中施于种植沟内,以减少挥发,提高化肥利用率。
三,一定要雨后追施化肥并结合培土,提高化肥效率:
为了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旱地马铃薯培土、施肥,都要利用降水墒情,给合实施,如在幼苗7~8叶开始形成匍匐茎时,结合中耕锄草培第一次土,借助雨后墒情,先追施“高氮型”氮磷钾复合肥10~15千克,再浅培土,覆盖化肥,提高稀释溶解性,可降低化肥挥发,提高化肥肥效,促进提苗发棵。
马铃薯植株发棵时,趁雨后墒情好,追施“高钾型”氮磷钾复合肥20~25千克,既可促进植株生长和结薯,也不致引起徒长,影响马铃薯产量,同样是先追施化肥,后培土覆盖化肥并增加垄高,为薯块生长创造肥沃、湿润、疏松的生长环境,同时可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增加肥效,促进薯块个数多、个量重,产量高。
四,多次进行茎叶喷施化肥,提高化肥效率:
由于旱地种植马铃薯,生长期追施化肥,很大程度上受降雨不及时限制,植株生长得不到及时利用,土壤水分少,根施化肥易烧根烧苗,还易挥发降低利用率,因此在马铃薯整个生长期,每隔7~10天交替喷施0.2%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植株叶面吸收快利用率高,可促进马铃薯提苗、发棵、结薯,还可减少大化肥的施用量,从而提高化肥肥效。
五,合理施化肥,降低挥发量,提高化肥利用率:
旱地种植马铃薯时,农家腐熟有机肥一定要结合整地混匀,尽量不施挥发性强的化肥如碳铵,禁施含氯化肥,施肥要以基肥或种肥为主,追肥为辅,追施化肥要趁雨后墒情足时追施,并且要少施,再根据降雨勤施,减少化肥挥发,从少施勤施上,提高化肥利用率,趁降雨土壤墒情好,边追施边培土起垄埋好化肥,加速土壤水分稀释,减少化肥挥发,可最大程度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施用量,提高肥效,达到相同效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马铃薯是比较好种的农作物,但是很多人在种植马铃薯的时候产量都不是很高,对此我根据我们家多年种植马铃薯的经验告诉大家,首先种植马铃薯的时候施肥和地的湿度很重要,还有就是种植马铃薯的一个距离。首先在种植的时候马铃薯每棵的距离要在13厘米这样,因为第一这个距离最合适马铃薯成长过程中的采光,第二因为马铃薯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水分比较多,所以我们隔几天就要抽水淋,第三我们在施肥的时候要放适量的碳肥和磷肥,因为这两种是所有农产品成长过程中都需要的,还有农家肥可以多放点,因为农家肥环保又经济而已,里面所含的农作物需要的营养比较多。种出来的东西我们吃了也比较放心。
上一篇:钓大棚鱼光蹭线不开口咬钩,该怎么调整?调饵还是调线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