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快过年了,请大家报上各自的家乡及过年习俗,看有啥区别?
方式,儿歌,习俗快过年了,请大家报上各自的家乡及过年习俗,看有啥区别?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快过年了,请大家报上各自的家乡及过年习俗,看有啥区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啊七,明啊八,外外后啊大年下,大年初一去拜年,撅着尾巴上了天!”这是过去流传于我的家乡的一段儿歌,从这段儿歌中,也透露出一些过去我的家乡的一些春节习俗。听了这段儿歌,大家可能一头雾水,这段儿歌方言很多,外地人是难以听懂的,其意思是说今天是二十七,过年的物品已准备好了,明天是腊月二十八了,“外外后啊大年下,”这句话外地人更能理解,什么是“外外后啊”呀,这外外后啊指的是正月初一,“外外”指的是接着二十八再等两天的意思。
说到这里,外乡人可能还是不明白,因为一般大多数地区,把腊月三十称为是大年三十,而我的家乡把腊月三十称为是小年,正月初一才称是大年。
那么为何会说“大年初一去拜年,撅着尾巴上了天”呢?这里透露几个信息:(一)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都会去拜年的,,拜年的内容是多样的,要到庙中去祈福拜年,要到祠堂给祖宗拜年,要给父母拜年,小辈要给家族中的长辈拜年;(二)我们这里传统的拜年方式,是下跪,下跪要双膝着地,双手伏地,这臀部不就撅了起来了吗,不就朝天了吗;(三)传统上我国讲孝,也带有迷信色彩,认为去拜神拜祖宗会祈来福份的,能进入有福的生活,甚至来生会进入天堂的。
传统上的过年方式,的确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虽然有些迷信与糟粕,但总体会体现出喜庆快乐祥和气象来,但近些年来,过年的年味是越来越淡了,其中原因,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旧的过年方式需更新了,而新的过年方式又没有建立起来。
这新的过年方式,如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建立起新的现代人喜欢的过年方式,的确值得人们去探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应邀简答:以往的迷信习俗基本都淡化了。现在最盛行的习俗就是压岁钱了。而且是越来越多了。
祝福友友新年快乐吉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今禁烟花暴竹,气氛不如往年?年前年后也就吃喝玩乐、走走亲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各回各家,各喊各妈!妈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去年老家沙洋的房子拆了,85岁高龄的母亲接到二姐家,今年初一要跟老妈拜年。春节就是走亲戚几年没见的亲人相聚,大家在一起谈工作.拉家常.打麻将.唱KTv。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年前就开始炸藕盒、炸绿豆丸子、炸带鱼。大年初一早晨给长辈磕头拜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