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于蓝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于蓝,江姐,这部于蓝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那是1961年,在香山举行了一次有关电影方面的会议,这一天,周总理来到了现场。于蓝个头不高,站在众多名演员中间,一点都不起眼,可周总理还是一眼就看见了这位《革命家庭》中的妈妈,上前亲切握着于蓝的手,当着众人说道:“你演了个好妈妈!”声音很大,好像是有意在给别人听,还有意侧了一下身,一旁的新闻记者迅速举起相机抓拍到了这一珍贵瞬间。
于蓝深情地回忆道:“周总理说的这句话可是一语双关,分量很重。”如果了解《革命家庭》出炉背景的人或许能解其中滋味,如果不了解的人可能就只听懂个表面了。那么周总理讲的这句话分量何在呢?
电影《革命家庭》是根据陶承的回忆录《我的一家》改编的,片中个人的命运、家庭的命运与革命事业、国家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母亲周莲在经历了失去丈夫和儿子,被捕入狱的严酷考验中,逐渐成为坚强的革命战士。
上世纪50年代末,于蓝看了陶承的回忆录《我的一家》后,深深地被周莲这个人物所吸引,就产生了把故事搬上银幕的想法,而且特别希望能担纲女主角,于蓝就打电话给张水华导演毛遂自荐出演革命的母亲。尽管此前,于蓝在《白衣战士》、《翠岗红旗》、《龙须沟》等影片中有过精彩表演,但这次表演对于蓝来说难度不小,她从少女一直演到老太太,人物性格变化和时间跨度很大。
为了将周莲这个有着三十多年磨炼历程的妇女演出层次、演得逼真。于蓝下工夫体验生活,查阅资料。然而,有些人不知道,这样一部好影片在拍摄过程中意想不到地受到了来自“上层”的阻力,险些“胎死腹中”。
康生曾怪声怪气地说:我在上海待过,不知道陶承啊。他还认为,这部影片是突出个人,是在为错误路线树碑立传。关键时刻,著名剧作家夏衍同志据理力争:在错误路线上的英雄事迹也值得我们学习。
夏衍同志为了拍一部电影敢于“顶撞”上司,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若没有崇高的艺术追求和理想,肯定做不到。多亏夏衍同志力挺,这部片子的拍摄工作才得以进行。影片上映后受到广泛好评,于蓝也一举成名,在1961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荣获“最佳女演员奖”。
周总理当然知道这段曲折的经历,对这部影片自然也更加珍爱。他老人家当众表扬于蓝,实际上也是公开肯定这部影片,是对广大演职人员最大的支持和理解。
于蓝 - 江姐不是刘胡兰、赵一曼
电影《烈火中永生》堪称于蓝的巅峰之作。其实,这部影片的拍摄也经历了不少坎坷。老实说,初见于蓝老人,一点也找不到江姐的影子,满头白发与一身果敢的英雄形象有着较大的距离,让人感慨岁月的飞逝与无情。于蓝老人自我感觉,塑造江姐的形象并不矫情,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演技多么高明,而是因为有深厚的生活积淀。于蓝和江姐是同龄人,都经历过国家山河破碎,饱受外来侵略的屈辱,都对国民党当局的腐败和消极抗日的行为痛恨不已。作为革命者,两人还都有过被捕后和敌人斗争的经历,两个人的内心世界和感受并不遥远。后来,于蓝又多次来到成都、重庆等江姐战斗过的地方体验生活,并采访了小说《红岩》的作者,广泛接触了江姐周围的战友。当然,能演好江姐这个角色,于蓝还要特别感谢夏衍。
于蓝是在阅读了小说《红岩》连载后,被那些优秀共产党员的英勇事迹所震撼的,常常感觉他们像雕塑一样屹立在面前。她萌生了把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想法,她和导演欧阳红英决定共同拍这部戏,后来张水华打来电话也要导这部片子。考虑到张水华经验丰富,于蓝就同意了,三个人组成了核心小组。
于蓝 - 荣誉奖项
2011年8月11日,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第十三届学会奖(金凤凰奖)在青岛开发区凤凰岛揭晓,荣获特别荣誉奖。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鞠觉亮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