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蒙氏教育和正面管教有什么不一样吗?
孩子,儿童,家长蒙氏教育和正面管教有什么不一样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蒙氏教育和正面管教有什么不一样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蒙氏教育和正面管教各有特色:
蒙氏教育:
1 以发展敏感期,阐述孩子不同年龄段发展特点,以儿童为中心,反对填鸭式教学,被称为不“教”的教育,协助孩子帮助他自己成长,理解孩子。
2 蒙氏教育有着丰富的教材与教具,为孩子提供完善的环境和专业的道具。
3 自主的学习,独立的发展,教师只是协助者与引导者。
4 它的特色是混龄,真实生活,人格的构建,支持敏感期,一般是0-6的孩子,遵循发展规律。
正面管教:
1 理解孩子的发展和适龄行为。
2 互相尊重,理解行为背后的信念。
3 有效的构通。
4 专注与解决方案而非惩罚。
5 鼓励但不是赞扬。孩子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的更好,它教会家长和老师使用和善与坚定并行的方法,既不惩罚也不骄纵。
总之,不管哪种教育,我们都要择其优者而从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我们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蒙台梭利教育和正面管教有很大的不同。
蒙台梭利教育:
1、蒙台梭利起先是一位医生,治疗智障儿童,后来他发现治疗智障儿童的方法对正常儿童也有帮助,于是投身早教。
2、蒙台梭利注重发现孩子内在的力量(敏感期),注重通过实操训练(感官训练、生活技能训练等)培养儿童的各方面的能力。
3、蒙台梭利教育法主要适用于3-6岁儿童,这也是各种敏感期发育的关键时期。
(蒙台梭利儿童之家,可以看到有很多教具,通过线下活动来提升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种教育方式,包括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父母引导孩子形成好习惯好性格的方法、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方式等,这些都是正面的,也就是积极的、正能量的。
正面管教主要反对负面的育儿方式,比如吼叫、打骂、恐吓、体罚、贿赂等,希望通过正向的引导,让孩子自觉成长。
两者的区别:
1、蒙台梭利先从医学研究开始,从研究儿童大脑发育,发展为用早教方法促进儿童大脑发育。蒙台梭利还发明了许多教育,建立了“儿童之家”。
2、正面管教更多是一种教育观念和方法的转变。
以上就是我对两者区别的理解。有不对的地方,恳请大家指出;也欢迎大家留言,多多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总得来说:
蒙氏教育是一种教育体系。
正面管教是一种教育方法。
具体来说:
第一,针对年龄层不同。
蒙氏教育是以儿童为中心,全面激发他们的潜能。生活中的蒙氏教育,大多是早教机构或是幼儿园。
正面管教适合0-18岁的所有孩子。
第二,核心理念不同。
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把世界装进教室,把教学都落实在教具上。给小孩子丰富的教具,自己玩。
正面管教的核心理念是在教育中,和善和坚定并行,对孩子理解尊重,遇事协商。
第三,开展的环境不同。
蒙氏教育的特色就是它的环境。比如上面提到的丰富的教具,还会把学校的路特意做的高低不平…就是为了让儿童自己去发现。
正面管教不需要创设特定的环境,它强调的是家长老师和孩子之间的交流过程。
不管是蒙氏教育还是正面管教,它们都是以爱为基础,鼓励引导为主。
关注@熊宝老师 ,教育无小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蒙氏教育和正面管教有什么不一样?
蒙氏教育和正面管教都是来国外的教育模式,以尊重儿童为前提,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儿童得以得到发展。但它们之间也有各自不一样的教育原则和内容。
正面管教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让父母理解、应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促进亲子间的平等和合作,有效地帮助父,父母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从而引导、教会孩子情绪管理。正面管理根据不同孩子的性格,运用和善而坚定有效的激励方法,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培养儿童出自律、有责任感、合作、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儿童学会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正面管教以引导、教育、训练、定规矩、技能培养,让孩子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以及专注于解决方、鼓励的、积极肯定的、有益的、亲切有爱的、乐观向上的。父母根据孩子的需要帮助其自信的方法。正面管教是建设性的、鼓励的、积极肯定的、有益的、亲切友爱的、乐观向上的
正面管教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孩子是驾驶员,家长是副驾驶员,家长要做的就是实时的帮助和指导孩子,而不是驾驭孩子,而不是让孩子活的像我们自己。
而蒙氏教育,以儿童为中心,视儿童为有独立个体,是社会人,最为完全人格的培养。在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尊重孩子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和上下课时间,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不同年龄孩子会相互模仿、学习,进行混龄教学养成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丰富的教材与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摒除奖惩制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上一篇:中国人过年年味为什么越来越淡?中国人过年还有多少值得推荐的文化意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