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随着快速的发展,年轻人年味意识都哪去了?
年轻人,春节,现在随着快速的发展,年轻人年味意识都哪去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冲击了人情对于个人所占的比重。学习、工作、娱乐……好多事情等着去做,人情又算得了什么呢?
所以,当新年的内涵意义逐渐弱化,新年的色彩也黯淡了许多。
━ ━ ━ ━ ━
3
新年还有那么好玩吗?
▲▲▲
小时候,新年的快乐就是贴窗花门联、挂灯笼、放炮放花、吃大餐、看春晚……
但是当大量的娱乐方式涌现后,这些习俗活动的乐趣已然不再,更何况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中,已经很难有条件完成那些繁复的习俗。
仪式少了,仪式感自然就淡了。
而相比于春节,更有趣的节日也不在少数。
暂且不提西方节日到底算不算入侵文化,其在形式上对于年轻人而言确实更具吸引力。
万圣节的南瓜、变装、鬼怪故事;圣诞节的圣诞树、赠礼、狂欢;愚人节的玩笑、情人节的浪漫……对于年轻群体而言更具可玩性。
新时代下也涌现出了新的“节日”:光棍节、电商购物节……更为符合新一代的娱乐主义、消费主义……
而且闲暇时间多了,娱乐又何必以一个节日为噱头呢?
自然地,新年在形式上给人的快乐,也变得有限了。
━ ━ ━ ━ ━
4
年轻人真的不过年了吗?
▲▲▲
没有了走街串巷,没有了张灯结彩,但也不见得年轻一代在过年时闲下来。
已经不见有谁念着“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但是到处求敬业福的人倒是不少。
抢红包、集五福、吐槽春晚、土味祝福……可能在表现形式上,“年味”确实越来越淡了,但是在过年的玩法上,倒是更加花样百出。
对于年轻一代而言,可能家族聚会的餐桌上一言不发,但微信群聊里却热闹非凡。
可能春晚已经令人乏味,但微博上对于春晚的大型吐槽却欢脱异常。
可能对七大姑八大姨避之不及,但却总黏在父母身边帮忙做年夜饭包饺子。
因为随着生活条件的变更,旧的形式会淡去,内涵意义会更迭,但春节的核心却很难改变
——这世界上,永远有人思念着故乡的亲人,永远有人热爱着自己的生活。
可能从前的那种“年味”已经不在了,但谁说过年只有一种方式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年味,也是生产力落后时的农耕文明的人情味,随着经济发展,交通通信便捷,年味会越来越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习惯。
中国,进二十年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是向钱看。
2OOO年前,人们的过年的的时间为,年前十天,年后正月十六结束。大人们在走亲访友,小孩们在堂兄妹,表兄妹的交友,玩乐。
2OOO年,以后,过年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少,有的,年也不过,几年连续一复一日。
现在,除夕前一天,过假,过了年,年初六就上班工作。这是,过年吗?
年味还在,只因习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都在玩手机,不爱走动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跟你说呀!这个事要㧗话就长了?现在为什么没有年味?多方原因造成的!为什么80、90年代那年味拾足啊?只有60后最有发言权!那时候家家都是兄弟姐妹好几个,到80、90年代国家改革开放,正好这个年龄段赶上了!国家享受人口多的红利,随社会经济加大开放力度,这一代人偿到改革开放甜头!每年春运都那么多人回乡过年,那个壮观成度世界都感到惊讶!那时候老父母亲都还在,每年春节我们兄弟姐妹六个带着各家小孩,聚会爸爸妈妈家一起过年!真的很幸福,兄弟姐妹之情很浓的!再看看现在成什么样子了?我们的小孩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现在他、她们都已结婚生了!我们现在都已退休老啦,我们下一代是独生子女,他、她们没有哥哥弟弟、没有姐姐妹妹!所以他、她们就没有兄弟姐妹之情!只有他、她们自已,我是最能理解80后这一代人的想法!随着社会经济更加地改革开放,生活质量的改变,随着现代的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致于过年的年味也就不那么的隆重了!以前大家为什么都盼着过年,因为过年能吃上鸡鱼肉蛋,现在平时家家都是鸡鱼肉蛋,所以说年不年的也就不那么重要啦?[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丰富了,天天过年。所以现在年味越来越淡了。想吃就吃,想玩就去玩,好不快活!不要以为以前的有钱人家能有今天的生活态度,我外婆家在南京是个大户,平常生活可是节俭的,每天早餐就是米粥加咸菜。那是民国时代富人的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