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人为什么贵玉?
玉石,君子,文化古人为什么贵玉?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宝石若有辐射反对健康有害
至于所谓的“各类宝石具有不同磁场,通过对人体辐射,可开运治病”,就更加令人哭笑不得。刘国彬说,有些宝石为了提高品相,可利用高能电子加速器进行辐射处理,将其中的微量元素激活变为同位素,从而改变颜色,提高身价。例如呈浅蓝色、身价不高的黄玉经过放射性处理后,可以变成身价不菲的极似天然的海蓝宝石。
不过这种经辐射处理的矿石,有些要经过一年半载的衰变后,其放射性降低到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剂量,才可佩戴。有些要经过三五年甚至更久,才能达到人体安全佩戴的要求。如果宝石没通过放射性安全检测,就戴在身上,对身体反而有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为什么把玉看的那么珍贵?首先,玉的模样好看,色彩丰富。古书《说文》记载,所谓玉,就是“石之美者”。玉的颜色有草绿、葱绿、墨绿、灰白、乳白色,色调深沉柔和,形成一种特有的温润光滑的色彩。中国人喜欢一种半透明的白色以至黄白色的\"羊脂玉”—和田玉,还有白色中杂有绿色的条带的玉——“雪里苔藓玉\"。
其次,古代人迷信,认为玉有防妖避邪的作用。用玉做杯、碗、碟等祭祀用具和玉镯、玉簪、指环、烟嘴等装饰品。
第三,玉的韧性强,受得住铁锤击打,这一特性连金刚石也无法与之相比。利用玉的色彩和这一优点可以雕成形态各异的动物、花草、楼阁、宝塔等精致的工艺品和装饰品。
1935年,一次大地震袭击了南加利福尼亚,桑塔巴巴拉的一个小工艺品店里收藏的中国工艺品都掉到地上。但令店主欣慰的是,最值钱的玉制品虽然放在架子的最上层,但一件也没有损坏。很显然,玉非常坚韧。
清末慈禧太后贪婪玉石一生。据说,有一名进贡者奉献一枚大金刚石头饰,她没有接受,反而欢迎送给她的小而精美的“帝目”绿玉制品。她有一只宝贵的戒指,形状像一只小黄瓜,是用高品质的玉雕刻成的。她手腕上戴玉手镯,几个手指上戴有上等的碧玉指环和三寸长的玉制指甲套,吃饭喝水用精雕细刻的玉盘、玉筷和玉茶碗。她死后殉葬品有大量的玉制珍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玉
《说文解字》中解释:玉,石之美者。并且认为玉不只是外表美丽,还有很多好的品德。比如:玉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絜之方也。
玉,是能通神的物品。从文字的角度来讲,在殷商甲骨卜辞中,通神的“巫”就是一个双手捧玉的人。
巫
到了后世儒家,对玉更是加倍推崇。
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玟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玟之多与?”
子贡是孔子最活泼的学生,什么问题都敢问。孔子好像也很喜欢子贡,对他总是悉心教导,耐心指引。子贡问君子为什么喜欢佩戴玉,而不喜欢佩戴玟。其实这里有点糊涂,玟也是美玉,不知道为什么不算在玉里面。但我想子贡的原意是想问老师,玉这种材质和君子的品德有什么相应之处。而不是去研究玟究竟属于不属于玉的范围。
孔子回答道:非为玟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孔子的解释是:玉温润而有光泽,类似仁;致密而坚定,类似于智;有棱角而不伤人,类似于义;悬垂下坠谦卑似礼;声音清脆而悠长类似于乐;瑕疵不掩盖美质,美质也不掩盖瑕疵,坦诚似忠;晶莹通透似信;气如白虹如天象;生于山川之中,将地气呈现于外;朝聘时以玉制的圭、璋通达情义似德。
孔子的解释非常得精辟完美了。这是借着玉把儒家判定的君子的标准又总结了一回。
所以孔子说《诗经》指”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君子如玉,完全指的是品德。绝不是指外貌,如果说一眼看去就形容此人君子如玉,未免太草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做个分类统计,我敢保证,中国的成语典故、故事、俗语、谚语、器物、人名等,与玉有关的,当属最多。
对玉石(指软玉,下同)的使用,我国已经有7000多年的历史,盛行期也有3000多年,国人对玉石的感情和由此而积淀出来的特有的玉文化,全世界独一无二。
为什么中国人对玉石如此钟情呢?换言之,为什么我们国家玉文化如此繁盛呢?理由有五:
之一,就其材质来说,玉石本身就具有高贵美丽的气质。玉石不同于其他石材,它细腻,光滑、温润、坚硬、晶莹剔透,再加上有白、青、黄、墨、碧等近十类颜色,更是五彩缤纷,各具特色,这种天然品质使得它天生就具备了高贵和美感,加以雕琢,便可成为熠熠生辉的器物和装饰品。
之二,人们发现并使用玉器,是个必然过程。上古进入石器时代,先民们在用石头打制生产工具时,自然会发现玉石这种矿物质,因为它比一般石头更为坚硬,又有着与众不同的色泽和光彩,更晶莹更通透,更加惹人喜爱,渐渐变成人们的装饰品也就是必然的了。
之三,结缘政治,是玉文化长足发展的最大动力。玉器漂亮,但加工困难,于是就成为珍贵之物,最初,只有族长或者掌管祭祀的人士才有资格使用,随之,演变成礼器、祭器或图腾,再进一步转化成为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夏、商、周三代,都以玉制品为“礼器”,秦朝时,直接用“和氏璧”作为“传国玉玺”,汉代,皇亲贵族用玉都有严格的等级标准,此后各朝各代,无不将玉器作为国之重器。
上一篇:李子柒为什么那么火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