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培养孩子的过程,也是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你认同吗?
孩子,自己的,父母培养孩子的过程,也是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你认同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同,无论年龄几何、有心者,时刻在成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特别赞同这句话。育儿先育己。随着老大的出生,开始对育儿产生兴趣。看了孙瑞雪,尹建莉、李跃儿、等育儿专家的书籍。了解孩子各个年龄段的敏感期及年龄特点。在安全和道德范围内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自由。目前孩子发展的不错,很感谢这些书籍,让我没有沿用以前父母对待我们的养育方式来养育孩子,虽然做的还不够好。
养育孩子的同时也是在养育自己。不断学习和纠正一些自己错误的习惯。
今年下半年开始学习萨提亚专业课及自我成长课程。感谢孩子们的到来,让我对育儿及心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做个不断自我成长的妈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认同,这个我很有感受。我儿子在学习篮球,本来我很久没有打篮球了,就因为送他去学习,平时陪他打一下,现在感觉球技也提高不少,也重新爱上了篮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认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现在有一种观念,认为父母比孩子活在世上的时间更久,积累的生活经验更加丰富,于是认为父母天然应该具有教育孩子的资本,我们总是要教育孩子去“成长”。
可是,“成长”这件事,从来就不是孩子单方面的责任,父母的成长难道不是更为重要吗。
父母如何在教育和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当一对夫妻有了孩子,他们就开启了一段与孩子相处的时光和生命历程。在共同的经历中,孩子成长,父母也在成长;在岁月的流逝中,孩子成熟,父母更加在成熟。
如果一对夫妻一旦当上了父母,他们认为自己唯一的任务就是“教育孩子成长”,而自己就停止了生长,那么,孩子也只能在父母过往积累的有限认知和“经验”中缓慢生长,甚至可能由于不思考不感悟和不改进,使教育和培养孩子的过程走进死胡同,产生痛苦的瓶颈。
所以,首先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要向外自我成长。
看书,阅读,吸收各类教育观点,融合各家教育理论,然后审视自身的教育观点和育儿经历,在审视中反思和进步。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为了使他们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具备主动思考的能力,我们经常会花精力去琢磨,去不断向外进行各种学习和充电。同样的话该怎么说?别人家孩子身上的事如果发生在自家孩子身上,我们该怎么处理?甚至很多事真的发生在孩子身上时,我们会去认真的想一想,我们该怎么处理才能让孩子有能力继续前行?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不断刷新对事物的固有认知,也不断重新去审视一些问题。
其次,在父母培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向内吸收成长。
什么叫向内吸收成长?就是扭过头看看我们自己的孩子,向他们学习。
孩子能够改变我们认识世界的角度,能够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很多问题。
作为一个14岁初二男生的母亲,我颇有感触。
我深深的感到:在这14年来,我的孩子教会了我太多太多,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由于他对我的影响,我自己成长了很多。
首先,我在他身上学会了纯粹而无条件的爱。
我们总对孩子说:你再不乖,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理你了;你再不好好吃饭,妈妈就换一个孩子好了;你再不好好学习,妈妈以后也不管你了…可孩子从来都没有对我们说过这样的话,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仍然那么欢快的冲进我们的怀抱;
其次,我在孩子身上学会了说到做到,履约践诺。
我说:妈妈看完这集,就陪你一起玩。结果,我却说,今天太晚了,明晚一定陪你。可孩子周六一早却钻进厨房,给我做早餐,他说:我上周答应你了呀!这周我会给你做我刚学会的煎鸡蛋。
最后,我在孩子身上还学到了真实与自我约束。在野外,孩子一直捏着吃完的零食袋和喝完的矿泉水瓶,直到翻完山、坐上车、回到小区见到垃圾桶才扔掉。我说,你干嘛捏那么长时间啊,为啥不扔了?他说:是你和爸爸教我,要把垃圾扔进垃圾桶的,我直到刚才,才发现了垃圾桶。原来,即便是四下无人时,他也依旧能够做到履行规则。对比我们成年人,我们大概率会只在有摄像头的情况下才“保护环境”吧,真实羞愧汗颜。
我觉得,因为有了他,我才真正的“成长”了,“进步”了,更加“通透”了。
我是一个企业人才首席管理顾问。我是“自己孩子”这个产品的开发者(妈妈),也是“别人家孩子”产品的批量检验者(人才发展),我用现实检验传统教育,也正在用教育实践当下的现实。
拒绝肤浅评议,主张深度思考。关注我,关注另一个视角下的教育。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