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孙悟空西天取经,会不会是菩提祖师和如来佛祖设的一个局?为什么?
如来,悟空,观音孙悟空西天取经,会不会是菩提祖师和如来佛祖设的一个局?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没有人知道孙悟空的来历,只有如来知道。菩提老祖教会孙悟空七十二变。也为他将来闯下祸,行打下基础。在天庭上,异地有十万金兵对付孙悟空是绝对绰绰有余,但为了佛祖留下好后路特意叫来佛祖来降服,其实也就是预示着唐僧以后的出现,做好铺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西游记取经故事是作者吴承恩\"不专鬼神,专寓人间″根据唐玄奘取经的史实,流传于世的民间传说,杜撰的取经神话故事。
他塑造了一个帝王,圣君(孙悟空);官宦,清官,能臣(猪八戒);衙役,洁吏(沙僧);劳苦大众(唐僧);华夏文化,意识形态(白龙马)。这样一个由社会主要成员组成的团队,用取经之路就是人生经历之路来寓意人类生存之道。
小说通过佛如来(最大的善)封孙悟空是斗战胜佛,着意封建帝王要像唐太宗那样为民众利益战斗不息,战无不胜;猪八戒是净坛使者,着意为官者永做政坛清官,不为名不为利只为民;沙僧是八宝金身罗汉,着意为吏者一心为民,一尘不染,永做洁吏,做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白龙马是八部天龙,着意全社会全民有信仰、有理想、有觉悟、有希望。
作者希望:无论是华夏文化还是帝王、能臣、衙吏要永远以民众利益为出发点,期望永远做圣君、清官、洁吏,引领劳苦大众建设一个永久的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健康地、有尊严地、活着的太平盛世。
欲知详情可读《也说西游》山西侯荃著有详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孙悟空护持唐僧西天取经后,被封受记为斗战胜佛,玉不凿不成器不经磨难不成佛!这是佛成就的必经过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牵强的解释,也是一种解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话说猴子在取经之前已经学会了筋斗云,翻一下十万八千里,没事还老在如来家串门,怎么就没有顺道把经书背回来呢,还费劲巴哈的组团专程取一趟?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先要看一下当时的天下形势,扒拉一下地图。
在西游记里,世界分为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四大洲环绕中央的须弥山。
猴子的出生地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就在东胜神州,唐僧出生在南赡部洲,也就是当时的大唐,西牛贺洲是如来的地盘。
这是大致的方位,四大洲里的三洲都参与了取经大戏。
贰:这出戏是怎么开场的呢?
自如来应玉帝之邀,收伏猴子回来之后,一日,把众弟子叫来说:我这里有个宝盆,咱搞一个孟兰盆会,怎么样?众弟子都说好。
说是盆会,但绝不是看花尝果这么简单,会上,如来就说了:我现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俱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流、无多作践。
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说这话啥意思呢?说这天下啊,我西牛贺洲不贪不杀,乃人间仙境;东胜神洲尊天敬地、无欲无求,也还不错。
北俱芦洲虽然好杀生,但也是为了糊口,也情有可原;就这南赡部洲,人心险恶、是非纷杂,乱得一塌糊涂。
这里面有两个重要信息:一是如来自诩在他治理下的西牛贺洲乃是大同世界,这是对自己的标榜;二是在其他三洲中,南赡部洲的境况已经让他看不下去了,得出手治治了。
叁:怎么个治法呢?
如来紧接着说了:“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三藏真经就是治理的法宝。
这是如来的自问自答,他既找出了问题所在,也拿出了解决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他并没有征求大家的意见,看来这极乐世界也不民主啊。治理的办法就这么说定了。
那具体怎么治理,这三藏真经又怎么传呢?
这事如来早就想好了,他说:如果我们自己送过去,那地方的人很是愚蠢,不知道我这三藏真经的厉害,反而怠慢了我佛正宗。得从他们那里找个向善的人,苦历千山,远经万水,来求取真经,才能传给他。
看这如来的小九九,似乎有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味道。想送给人家吧,还好面子,觉得会看不上他那两筐书。所以,得找个卧底,代表南赡部洲,来求他赐经书。
为了显示出这两筐书的珍贵,还得经历万水千山的跋涉之苦才行。这样一来,我如来的面子保全了,送书传道的目的也达到了。
肆:这事谁去办?
具体任务也确定了,那这事谁去办?
如来说:怎么着也得一个有法力的,你们谁愿意去跑一趟啊?这时候关键人物出场了,观音走到前面,礼佛三匝,说:“弟子不才,愿上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
如来看观音上前主动请命,心中大喜,说:别人去还真不行,只有你观音尊者、神通广大,这事非你莫属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