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侯宝林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相声,他的,艺术侯宝林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侯宝林(1917―1993)北京人,满族。相声界开创性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杰出的语言大师。侯宝林对相声艺术有三大主要贡献,首先是带头净化相声说演的语言,提高相声的审美趣味,其次是在创作和表演的同时,注重相声的理论研究,第三是创作、整理和演出了30余段堪称精品的经典性相声节目。在60年的艺术生涯里,他潜心研究并发展相声艺术,以他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家使相声达到一个令人瞩目的艺术高峰。,
侯宝林 - 个人简介
侯宝林(1917―1993)北京人,满族。四岁时由舅舅张全斌从天津送给北京的侯家,此后改姓侯,住过地安门内织染局、龙头井32号,后又搬至羊角胡同、东煤厂胡同、尚勤胡同、藕芽胡同2号、扁担胡同、福寿里19号、南钱串胡同6号旁门,至1983年12月才迁往复兴门外木樨地居住。1993年2月4日14时42分侯宝林在北京病逝。
中国相声的代表人物、一代宗师侯宝林,满族,四岁时被舅舅张金斌从外地送到北京地安门外侯家。养父在涛贝勒府当厨师,家境清贫。饱尝了贫民生活的艰辛。1929年,他刚刚十一岁,就拜阎泽甫为师,学京戏。整天打杂、烧水、做饭、看孩子。同时,每天到天坛溜嗓子,练“云手”、“起霸”等京剧表演程式。
经过几年艰苦奋斗,侯宝林的相声缍成为什样杂耍中攒底的“大轴儿”。从清末起,一直到四十年代,按照老规矩,天津的杂耍园子历来是刘宝全、白云鹏的京韵大鼓唱 “大轴儿”。再好的相声也只能排在倒二“压轴儿”,但是侯宝林以卓绝的艺术冲破了老一套的规矩,也为相声增了光,添了彩。
他为相声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除创作和表演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相声名段以外,还对相声和曲艺的源流、规律和艺术技巧进行了理论研究。他还注重培养年轻一代,一些活跃在相声舞台的名家都是他的学生。他生前曾任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六、七 届全国人大代表,担任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指导、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临终前他为观众留下了一段这样的话“我侯宝林说了一辈子相声,研究了一辈子相声。我的最大的愿望是把最好的艺术献给观众。观众是我的恩人、衣食父母,是我的老师。我总觉着再说几十年相声也报答不了养我爱我帮我的观众。现在我难以了却这个心愿了。我衷心希望我所酷爱、视为生命的相声发扬光大,希望有更多的侯宝林献给人民更多的欢乐。我一生 都是把欢笑带给观众,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永别观众,我也会带微笑而去。祝愿大家万事如意,生财有道。” 侯宝林的功绩将永载曲坛。
侯宝林 - 主要作品
01 《戏剧杂谈》 侯宝林 郭启儒 02 《醉酒》 侯宝林 郭全宝 03 《汾河湾》 侯宝林 郭启儒 04 《笑的研究》 侯宝林 郭全宝 05 《戏迷》 侯宝林 郭启儒 06 《改行》 侯宝林 郭启儒 07 《阴阳五行》 侯宝林 郭全宝 08 《空城计》 侯宝林 郭启儒 09 《关公战秦琼》 侯宝林 郭启儒 10 《夜行记》 侯宝林 郭启儒 11 《规矩套子》 侯宝林 郭启儒 12 《离婚前奏曲》 侯宝林 郭启儒 13 《卖布头》 侯宝林 郭启儒 14 《讲帝号》侯宝林 刘宝瑞 15 《歪批三国》 侯宝林 郭启儒 16 《学大鼓》 侯宝林 郭全宝 17 《串调》 侯宝林 郭启儒 18 《相面》 侯宝林 郭启儒 19 《学越剧》 侯宝林 郭全宝 20 《戏剧与方言》 侯宝林 郭启儒 21 《卖马》 刘宝瑞 侯宝林 高凤山 22 《文昭关》 侯宝林 郭启儒 23 《三棒鼓》 侯宝林 郭启儒 24 《妙手成患》 侯宝林 郭启儒 25 《婚姻与迷信》 侯宝林 郭启儒 26 《打百分》 侯宝林 郭启儒 27 《猜谜语》 侯宝林 郭全宝 28 《橡皮膏》 侯宝林 郭启儒 29 《阳平关》 侯宝林 郭启儒 30 《贼说话》 侯宝林 郭启儒 31 《跳舞迷》 侯宝林 郭启儒 32 《卖包子》 侯宝林 郭全宝 33 《北京话》 侯宝林 郭启儒 34 《一贯道》 侯宝林 郭启儒 35 《武松打虎》 侯宝林 郭全宝 36 《不宜动土》 侯宝林 郭启儒 37 《猜字》 侯宝林 郭启儒 38 《捉放曹》 侯宝林 郭全宝 39 《抬杠》 侯宝林 郭启儒 40 《普通话与方言》 侯宝林 郭启儒 其中《婚姻与迷信》、《妙手成患》、《关公战秦琼》 《夜行记》、《戏剧杂谈》、《戏剧与方言》、《改行》、《醉酒》、《戏迷》等是他的代表作品,广受大家喜爱,成为经典。
作品视频链接
《夜行记》http://v.blog.sohu.com/u/vw/437198 《关公战秦琼》http://v.blog.sohu.com/u/vw/825422
侯宝林相声下载
http://search.gougou.com/search?search=%E4%BE%AF%E5%AE%9D%E6%9E%97&id=2
侯宝林 - 活动年表
1950年1月19日,由侯宝林、侯一尘等11人位曲艺艺人发起,在北京市曲艺公会协助下,正式成立北京市相声改进小组。
1951年3月12日至5月底侯宝林参加了由北京部分曲艺杂技演员组成的“赴朝慰问团曲艺服务大队”,随中国人民赴朝慰问总团赴朝。
1975年1月,农历甲寅年:侯宝林为病中毛泽东录制相声。四届人大开会期间,侯宝林接到命令:为病中的毛泽东主席录制相声,共计录制了10个大段和2个小段,多数为传统作品,是为侯宝林一生唯一的十几段相声录像,尽管那时已经不再是侯宝林舞台生涯的黄金时段。
1983年,侯宝林、夏淳、孙毓敏等发起成立“戏曲艺术语言研究会”,并组织学术讨论。
1989年10月12日,获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戏曲曲艺类)
侯宝林 - 家庭
妻子王雅兰,有子女五人。 大儿侯玉忠,50岁(1994年),与前妻所生;二儿侯耀华;三儿侯耀文;四女侯珍;五女8岁患肾炎夭折。
侯宝林教子轶事侯宝林在相声界自成一家,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有一套成功的经验。
他的大儿子侯耀华是影视界的明星。小儿子候耀文是相声界的后起之秀。1985年曾被评为“十大笑星之一”。兄弟俊才、自然融进了候宝林的许多心血。
从小严格要求在常人眼里,侯宝林是相声界的一代宗师,子承父业,理所当然。但侯宝林对两个儿子从小就要求严格,他常常说:“相声是一门综合艺术,不是消愁解闷耍贫嘴,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多种知识,是干不好这一行的。”因此,尽管两个儿子小时候在相声表演上都很有才能,但侯宝林却极力反对儿子们说相声,知子莫若父,因为侯耀华视力不好,年纪轻轻,鼻梁上就架了一副厚厚的近视眼镜,这怎么能说相声,不戴眼镜吧,睁着双眼。在台上看不清观众的表情,怎么能与观众交流?戴上眼镜吧,谁又看过舞台上戴眼镜说相声的?而侯耀文干上说相声这个行当。也费了一番周折。耀文8岁就迷上相声艺术,父亲反对学,他就偷偷地学、一招一式已开始有点侯门相声的味道。耀文读初中时,铁路文工团向社会公开招考相声演员,他被一个同学拉去应考。他表演的是刚在北京市中学生文艺汇演中获得优胜奖的段子――(学校采访记),结果被主考官一眼看中。但这时候,侯耀文却感到为难了。要知道,他是背着父亲去应考的,因此,当主考人员打算录取他时,他支支吾吾地说: “我……我爸爸不同意我当演员。” “你父亲是谁?” “侯宝林……” 一听站在眼前的是相声大师的儿子,主考老师才恍然大语。随后,铁路文工团便派人上侯家,不知费了多少口舌,侯宝林还是一个劲地摆手,坚持说:“相声从街头撂地摊,到现在登了大雅之堂,它不再是生活的小丑,生活的调料,而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所以,要求相声演员应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要有用当的文化水平,耀文初中还没毕业,不适宜当演员。”“我们负责给他补习文化。”来人说。耀文也赶忙表示:“爸爸,我先当好学生,然后再当演员,”话说到这个地步,侯宝林才同意了耀文的要求。
上一篇:李彦仙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