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申国公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北周,大将军,二年申国公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国公,中国古代公爵第一等,始于北周。历代封“申国公者”不少,共有十八人,其中著名者有李穆、高士廉、章��、吕夷简等。
,北周申国公
李穆
李穆(510年�D586年),字显庆,自称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西汉骑都尉李陵的后代,将门家风,一生战功卓著。
北魏时,追随宇文泰平侯莫陈悦之乱,后因推举迎接北魏孝武帝有功,被授予都督,获封永平县子。
西魏大同四年(538年),在与北齐军队交战中,李穆急中生智,救宇文泰于险境,因此在北周平步青云。至北周末年,官至大左辅、太傅,并州总管。被任命为武卫将军、仪同三司,晋封为武安郡公爵,增加食邑一千七百户。其家族子弟亦广被恩泽。
天和年间(566年-572年),李穆晋爵位为申国公。
北周末年,杨坚以外戚之身取而代之,建立隋朝。李穆在尉迟迥叛乱中支持杨坚平叛而握有功勋,被封为太师,获得赞拜不名、无反不死的殊荣和特权;并在杨坚迁都犹豫之际,上表支持迁都。
隋开皇六年(586年),李穆病逝于长安,时年七十七岁,谥号“明”。
跋显敬
跋显敬,具体事迹不见于《北周书》。《北齐书・斛律光传》则记载:“武平元年正月,(斛律光)与周齐国公宇文宪、申国公扌翕跋显敬相对十旬。”
隋朝申国公
李筠
李筠,陇西成纪人。李穆之孙,父李��。李筠幼年就以祖父李穆的功勋,拜为仪同。开皇八年,以嫡孙身份袭爵。
仁寿初年,叔父李浑忿其吝啬,阴遣兄子李善衡贼杀之。求盗不获,隋文帝大怒,尽禁其亲族。当初,李筠与从父弟李瞿昙有隙,时李浑有力,遂证李瞿昙杀之。李瞿昙竟坐斩,而李善衡获免。仁寿四年,议立嗣。邳公苏威奏李筠不义,骨血相杀,请绝其封。隋文帝不许。
李浑
李浑,北周申国公李穆第十子。仕北周,官至仪同三司,封爵安武郡公。入隋,历任象城府骠骑将军、行军总管、大将军、左武卫将军、右骁卫将军、光禄大夫、右骁卫大将军等。李筠死后,隋文帝杨坚以李浑袭封爵申国公,后改封�J国公。
后隋炀帝讨辽东,有方士安伽陀,自言晓图谶,谓帝曰:“当有李氏应为天子。”劝尽诛海内凡姓李者。宇文述知道后上书劝杨广杀李浑及李敏全家。杨广便下旨诛杀李浑、李敏全家,并剥夺其爵位。
唐高祖李渊称帝后,追封其为申国公。
唐朝申国公
高士廉
高士廉(575年-647年)名俭,字士廉,以字行,汉族,渤海�县(今河北景县人)。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李世民长孙皇后、长孙无忌的亲舅舅,二人之父早死,实际由高士廉抚养。高对李世民极为器重,以致主动将长孙氏许配给李世民。因得罪隋炀帝,被发配岭南,随后中原大乱,被隔绝在外,直到李靖灭萧铣时才得以回归。其人善行政、文学,为李世民心腹,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在贞观年间,任侍中、义兴郡公安州大都督(今湖北安陆)、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封申国公。
高履行
高履行,高士廉长子,渤海�人。贞观初历祠部郎中。丁母忧,哀悴逾礼。太宗遣使谕之曰:“孝子之道,毁不灭性。汝宜强食,不得过礼。”服阕,累迁滑州刺史。尚太宗女东阳公主,拜驸马都尉。十九年,除户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无几,遭父艰,居丧复以孝闻,太宗手诏敦喻曰:“古人立孝,毁不灭身。闻卿绝粒,殊乖大体,幸抑摧裂之情,割伤生之累。”俄起为卫尉卿,进加金紫光禄大夫,袭爵申国公。
永徽元年,拜户部尚书、检校太子詹事、太常卿。显庆元年,出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先是,士廉居此职,颇著能名。至是,履行继之,亦有善政,大为人吏所称。三年,坐与长孙无忌亲累,左授洪州都督,转永州刺史,卒于官。
安修仁
安修仁,唐初平定凉州功臣。昭武九姓胡人,世居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安兴贵的弟弟。隋末李轨起兵凉州,自称凉王,修仁掌枢密。其兄兴贵官长安,自请赴凉,李轨以其为左右卫大将军。李轨不归唐,修仁兄弟暗结吐谷浑等发兵击轨,且以大唐相号召。李轨无计而降,河西属唐。其返长安,因功官拜左武侯大将军。兴贵官拜右武侯大将军、上柱国、凉国公,食实封六百户,赐帛万段;修仁左武候大将军,封申国公,并给田宅,食实封六百户。
许辅乾
许辅乾,具体事迹不详。据《新唐书》所载凌烟阁功臣续中有“左监门卫中候、光禄卿、申国公许辅乾”。
后周申国公
侯章
侯章(?-967)并州榆次人。后唐时,为小校。后晋开运末,任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后汉乾佑初,加同平章事,置而不问,且加检校太师。后周初,加兼侍中,屡上贡奉,周祖不纳。广顺末,授邓州节度使,封申国公。世宗即位,加兼中书令。宋建隆元年(960),授太子太师,封楚国公。
宋朝申国公
赵德恭
赵德恭(962年--1006年),字复礼,魏王赵廷美长子。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拜贵州防御使。赵廷美徙房陵后,赵德恭被免官。赵廷美死后,赵德恭被拜为峰州刺史。雍熙元年(984年)十二月,为左武卫大将军,封安定郡侯,判济州。端拱元年(988年),进封为安定郡公。淳化四年(993年),改任左骁卫大将军。至道二年(996年),加封左神武大将军。宋真宗继位后,转为左武卫大将军。咸平二年(999年),改封乐平郡公,判虢州,后迁胜州团练使。景德初年,改衡州防御使。景德三年(1006年)五月去世,时年四十五岁,赠保信军节度使,追封申国公。天禧二年(1018年),加赠护国军节度兼侍中。明道二年(1033年),追封高密郡王,谥慈惠。
赵世清
赵世清,北宋宗室,冀王赵惟吉之孙,楚国公赵守巽之子。累官茂州防御使。以本宫之长,得封申国公。熙宁中,坐上书请袭曾祖越懿王封不当,夺一官。既而议者是其说,乃迁越州观察使,袭封越国公,进会稽郡王,至保信军留后。薨。赠安化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虢王,谥恭安。
章��
章��(1035年―1105年),字子厚,汉族,浦城(今属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书法家、诗人。
元符三年(1100年)章��被任命为山陵使,徽宗以章��为特进、受封为申国公。
大观三年(1109年),复特进;申国公官爵。政和中,追赠观文殿大学士。政和三年(1113年),赠太师,追封魏国公。绍兴五年(1135年),追贬昭化军节度副使。
吕夷简
吕夷简(978年-1044年10月3日),字坦夫。宋代著名政治家。
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进士,初补绛州军事推官。后以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宋仁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以给事中职参知政事。
天圣六年(1028年),拜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明道二年(1033年)罢相,不久复职。
景�v二年(1035年),加右仆射,封申国公。次年,因与王曾争事,二人同时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