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什么是书画艺术创作的“书、画外功”,创作者应如何分别去掌握?
书画,外功,艺术什么是书画艺术创作的“书、画外功”,创作者应如何分别去掌握?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文化修养深厚。还是谈文化,可见文化的重要性。文化当是书画家修养的根基。如果没有坚实的文化基础,任何所谓大师都只能是昙花一现,终究被历史遗忘。书画艺术家终生的修养和功夫,体现在知识的追求、更新、充实上。1、人生修养知识,指非专业的学科,包括哲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以及相关的知识。这是文化知识的基础性和广泛性。2、艺术领域知识,指文学、影视、戏剧、舞蹈等艺术领域的知识。这是专业知识的相关性。3、专业文化知识,指书画专业所涉及的相关史论与技能知识。这个是书画家的看家本领,学好它是本分。在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文学修养,通过通读古今中外的名著、传记、诗歌等等,让自己首先成为文学的大家,这对于书画的理解和进一步刻画都有积极的帮助。
三、能懂会写诗词。诗词在对一个国画家的培养、定型与提升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就是说在专业技巧熟练掌握之后,书画家自身的文化素质就是其能否成为“大师”的决定性因素。比如同样是画梅兰竹菊,“大师作”与“画匠作”的品位为什么会有天壤之别?区别和奥秘就在于画家的文学修养和诗词造诣。苏东坡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齐白石在晚年回顾总结生平艺术成就时,肯定地宣称自己是“诗第一”。目前,很多国画家缺少诗词基本知识,基本属于诗盲,其画品难以提高。
四、兴趣爱好广博。比如明代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书善行草,写过大量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谙音律,爱戏曲,所著《南词叙录》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另有杂剧《四声猿》、《歌代啸》及文集传世。
徐渭是明清以后书画大家极为推崇的一位大师,其天赋过人,涉猎领域广泛,画家、戏剧家、诗人、军事家等等多领域多有建树。从徐渭的成长可以看出,书画家不能死盯着手中的笔墨,以为早晚苦练必能修成正果,其实,这样练就的结果是出了一夜位熟练的画匠,技法娴熟,笔墨也有功力,而作品的思想和境界不高。这就是当前某些自称为文人画家的困惑之处。破处这种窘境,需要开阔视野,向艺术领域内的其它艺术形式学习,既可以学习新的知识,也可以借鉴其艺术形式,也可以增厚自己的艺术修养,同时也为自身艺术的突破储备了知识,奠定了基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画实际上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除了要学习解决笔墨技法,还和个人的综合素养和见识等有关,即“书(画)外功夫”,诗书画印缺一不可。个人综合素养越高,读书多,见识广,精神境界自然会发生变化,境界变了,书画意境必然也会变化,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才可能越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复杂的问题,尝试简单作答吧!
书画艺术创作,既然已经到“艺术创作”的程度,因此基本功应该已不错!那么,艺术创作的创作者的潜力如何,甚至其作品的收藏价值如何,还要兼顾其字、画外的功夫!真是“功底在字(画)内,功夫在书(画)外”。
那么,什么“字、画外的功夫”?大概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吧:
1.整体文化素养,文学素养,艺术理论素养。开阔眼界,使得自己的作品,既有艺术性,又有文化味,有思想性。
2.师从,师承,名师出高徒,严师出高徒!名家字帖、画谱临学。
3.必要的社会活动参与度和人脉资源。书画界,有圈子文化。必要的书画大赛的参赛,能够常获奖,并融入书画圈子,得到名家名师指点和提携,也是十分重要啊。
4.网络时代,自媒体越加发达。艺术作品,保持在媒体的曝光度,或者说常晒作品,有粉丝必要的互动,交流。
5.必要的公益慈善活动的参与,提高知名度,也是必要。
个人之见,仅供参考。与大家共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书画的外功,它们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知识
1、中国文字学与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艺创作以汉字为书写材料,汉字在历史上经历了很多变化,不管是使用哪一种字体作为书写材料,都必须了解有关的文字知识,否则很可能出现错误。文字连缀成篇,一般应该有一定的文学性,换句话说,书写内容不是简单的字,而应该是对中国的文学特别是古典文学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可能选择合适的内容作为书写内容与绘画的题材。
2、中国哲学史、美学史、文化史与艺术史等,是中国精神文化的核心体现,作为一个成熟的中国书画艺术家,是不能没有这些方面修养的。
3、中国文化史全面地记录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其中有与书法关系极其密切的成分,例如礼仪、习俗等。只有通过对全景式的文化历程的深入考察、学习与掌握,才有可能最终从本质上去了解它们,为书画艺术的创作,解决许多根本问题。
4、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中,正如陆游的名句“功夫在诗外”被强调为箴言一样,在书、画艺术的创作中,也被人们引申出了“功夫在书、画外”的外涵。
5、如文房四宝、碑帖、装潢裱褙知识及中国画的学习资料等一些知识分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