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孙儒泳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生态学,动物,生态孙儒泳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中科院院士、生态学家孙儒泳,浙江宁波人,曾任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生态学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理科生物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以及《生态学报》和《兽类学报》副主编,《动物学报》、《动物学研究》和美国《生理动物学》编委。,
孙儒泳 - 生平简介
孙儒泳,1927年6月12日生,浙江宁波人,
195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
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获苏联莫斯科大学生物学副博士学位。
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生物系副主任、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生态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动物生态学的研究和教学。在啮齿类动物生理生态的研究和动物生态学教材建设方面做出成绩。著有《种群的科学管理与数学模型》、《生态学与人类》,合编《动物生态学原理》。
孙儒泳195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并留校任教。
1954年国家选送原苏联国立莫斯科大学研究生院生物土壤系学习,从师于著名的动物生态学家纳乌莫夫(HAYMOB)教授。
1958年获副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此后一直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
孙教授在教育园地辛勤耕耘40多载,曾为本科生讲授动物生态学、脊椎动物学、生物统计学等课程;为硕士研究生开设动物生理生态学、高级生态学及兽类学课程,对中国高等学校动物生态学教学做出重大而较全面的贡献。他非常关心国内外生态学科的发展,不断搜集新资料补充丰富教材。他编着的90万字的《动物生态学原理》一书,内容极为丰富、新颖,科学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强,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是一本难得的好教材,引起国内外同行注目,为国内不少大学选用为动物生态学教本,并为台湾中国时报组织专家评选推荐为十本大陆书之一(科学方面仅2本)。
孙教授非常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每次上课他总认真备课,反复推敲,因此他讲课逻辑性强,融会贯通,深入浅出,要领条理清晰。学生反映“听孙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心里特舒服”。那怕只有一位研究生听课,他也照样一丝不苟的准备,精湛的课堂讲授,反映了他那严谨的治学态度。
孙教授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他从原苏联留学回来后,就开始翻译、编写动物生态学实验教材,同时筹建实验室,白手起家,组织助教和讲师设计制造温度选择仪、自发活动记录仪等等。辛勤的奋斗终于使北师大生物系成为全国最先开设实验生态学课程的两个高校之一。
孙儒泳 - 教书育人
他热情而耐心地指导每一位研究生,
对他们严格要求,并充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他极认真地指导研究生论文的选题、实验设计和总结写作。在确定论文题目时,他注意到发挥每个研究生的特长、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经反复讨论才确定。对在实验中和总结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他都详细地批改,并和学生进行细致充分的讨论,使学生学到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领略了他渊博的知识。因此,学生喜欢登门拜访请教问题。
孙教授先后培养硕士生13名,博士生10名,进修教师5名,访问学者和博士后各1名。在这些人才中,有些已破格提升为教授、副教授、研究所副所长。有4名硕士毕业后又去美英攻读博士学位。
孙教授为人正直,作风正派,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尽管他工作很多很忙,但是每当他收到一些年轻同志从全国各地寄来的信件,向他请教或请求帮助时,他总是热情地给予回答,积极地帮助解决。他积极参加社会学术活动,组织生态学电视广播,主办生态学先进理论和方法学习班,为党政干部、鼠防占线干部编写了不同类型的生态学教材和自然科学普及读物等,对全国的学术交流、科普和教育起了重要作用。1977年,他参加了全国自然科学规划;1983年,任教育部编制15年科技发展规划生态学长;1988年,参加中国自然科学基础性研究现状与对策调研工作;1991年,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托编写中国生态学科技工作做出一定贡献。
如今,孙儒泳教授虽已年过花甲,但他仍然精神拌擞的耕耘在生态学这块园地上,继续向科学的高峰攀登。
孙儒泳 - 科研成果
孙儒泳在动物生理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领域耕耘40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中国兽类生理生态学研究的开创者。他将脊椎动物生理生态引入中国,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取得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果,为中国兽类生理生态的开创和发展做了了重大贡献,成为该领域的著名学者。早在1954-1958年的博士论文中,他以两地区的两种鼠、在8个季节中测定的大量实验数据证明,栖息在相距仅百余公里的两地理种群间存在统计上显着的生理生态特征的地理变异,为兽类地理物种形成微小阶段提供生理学证据。此结果为苏联纳乌莫夫的“动物生态学”教材所引用。与此同时,他又提出地理变异季节相新概念。在1967年出版的国际生物学计划(IBP)文集中,IBP陆地次级生产力研究权Petrusewics评价此工作是当时鼠类能量代谢研究中仅有的系统工作。
60年代,孙教授研究了中国大家鼠属能量代谢和水代谢,阐明与栖息生境相适应的种间差异,并在电子计算机尚未普及情况下引入协方差分析,促进了中国脊椎动物生态学研究中数学的应用。
随着70年代末国内形势的变化,他的研究工作也得以深入发展,由描述鼠类的生理生态牲,深入到生理生态特征和能量代谢的机理研究。在能量收支研究中,他通过探讨每日平均代谢率与静止代谢率的关系,提出Weiner的能量收支预测模型需要修正。这引起来华专家重视,推荐到西德Oecologia发表。在体温调节的个体发育研究中,他发现晚成鼠的胎后体温发育分三阶段,呈S型发育曲线,并将体温调节胎后发育过程数学模型化,据此能预测
胎后不同时期的体温调节能力。他又根据田鼠的体温发育特征,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优于Ricklef指数的恒温能力指数,可对不同物种动物的恒温能力进行定量比较这些工作引起国内外学者兴趣和关注,1989年美国《生理动物学》聘他为该刊编委。
近年来,孙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从亚细胞水平上研究动物对低温的适应产热和胎后产热发育,将中国兽类生理生态学研究由个体水平推向细胞水平。证明了晚成鼠体温发育的S型曲线,正是与其细胞的产热发育相关,并证明生活在不同栖息地的野生小哺乳动物,对寒冷的生存对策之一,是通过提高专性产热及非颤抖性产热,同时又表现出能量代谢上的地理变异。
在实验技术上,他应用同位素标记水技术,测定野外自由生活田鼠的水代谢,比实验室内饲养条件下的测定更为真实。
他进行了多方面行为生态学研究。对布氏田鼠婚配制度和繁殖行为,由直接观察深入到实验研究;对高原鼠兔繁殖的季节性研究追溯到神经内分泌机制,证明了松果体的褪黑激素的重要作用;在与英国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过程中,进行了野生小家鼠的行为发育、化学通讯、亲缘识别等行为生态学的前沿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上一篇:赵培智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