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快过年了,为什么吃喝越来越好,但却感到越来越没有“年”味呢?
现在,好了,平时快过年了,为什么吃喝越来越好,但却感到越来越没有“年”味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现在处于社会发展的过渡期人们压力太大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不是九几年的消费观了,消费的改变,为了糊口,所以各自忙碌着工作,家里不多的老人家就像绳子一样因为节假日把亲戚们凝聚在一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社会越进化人越退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正在受生活煎熬的人才能感受到过年的快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过年一点都不好,有些因为工作原因根本回不来,过年还不如平时呢,都能回来聚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年味,是一种综合性的考量。它以稀、少、隆重(相对于平时)、传统的特点体现出来。过去的年味为什么浓一些呢?从吃的方面来说,那是因为平时吃不到什么荤腥,过年时有好多平时吃不到的东西能吃到了,包括鸡、鸭、鹅、腊肉、糍粑、糖食点心以及水果,凸显过年时不同以往的“幸福”。大家怎么不高兴呢?从年节的排场、亲朋好友的团聚上讲,大家一起扠粑粑、买放炮竹、贴对联、挂灯笼、洗腊肉,甚至有些有喜事要办的也选在腊月间。大家平时因为交通、通讯的问题(搭车不容易、电话都没有普及),鲜有来往,此时借节庆、过事的机会大家相聚,那真是无比高兴!可现在,过去一些稀罕的事情,现在变得十分平常。过去过年时才能吃上的东西,现在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都可以吃;亲朋好友即使隔得天涯路远,一个手机视频就可以相互聊、相互看;如果还想前往,也就几个钟头(有的更短)大家就可以高高兴兴拥抱在一起了。年味淡薄更重要的原因,是现在的年轻不稀罕过年,有些甚至讨厌过年!传统的过节方式离我们渐行渐远,承前启后的农村创新年节形式又没有出来,过年成了一件很勉强的事!年味怎么不淡薄??!!我觉得,农历年也好,春节喜庆怎么过也好,完全可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旗下,各村委会把这个年节“掀”得轰轰烈烈!“回乡村民年歌会”、“扠粑粑比赛”、龙灯大会场、“家乡秀才脱口秀”等等,这些费用低、影响大、全村人民乐哈哈的活动难道不可以办吗?让传统的节日形式与现代的观念融合一起,完全可以将我们的“中国年”过得隆重热烈!我个人搞的点“小动作”,就是把打工回家过年的堂叔兄弟姐妹喊到县城,由我招待,大家一起进KTV,一展歌喉,算是一年到头大家相聚一场,别淡了这份亲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观点,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不像以前只有过年才能有压岁钱才能吃到好吃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物质的不再缺乏。现在的过年感觉就是过钱。努力吧赚钱。哈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活改革,政策变。儿时的回忆很多现在被搅杀掉了。现在那里还有过年的什么气氛呢早就没了,即使到了30春节那天我也是很平常的过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车是耐用品,应能开个十几年,为什么有的人开几年就要换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