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耳朵里流脓流水,且伴有听力损失,应如何处理?
助听器,中耳炎,听力耳朵里流脓流水,且伴有听力损失,应如何处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建议要及时就医治疗中耳炎症,炎症得到控制后要及时干预听力损失,到专业验配中心去选配适合自己症状的助听器,建议选配耳背式助听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耳朵里流脓流水,且伴有听力损失,应如何处理?有脓水应到医院去做中耳炎治疗,在治疗期间要保持耳道流风干燥,等治疗好了后再到专业助听器验配的地方去验配。如果耳朵是反复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助听器验配时不应该配耳道机,在流脓期间不能戴助听器和耳塞头等物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有脓水应到医院去做中耳炎治疗,在治疗期间要保持耳道流风干燥,等治疗好了后再到专业助听器验配的地方去验配。如果耳朵是反复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助听器验配时不应该配耳道机,在流脓期间不能戴助听器和耳塞头等物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建议去医院耳鼻喉科检查是否中耳炎,引发鼓膜穿孔时出现耳道脓性分泌物,中耳炎发病后应及时就诊,积极治疗,如细菌感染导致,应用抗生素治疗。若疾病控制不及时,耳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鼓膜穿孔会引起耳聋。中耳炎严重时可引起颅内、颅外的并发症。易出现颅内或颅外并发症。治疗较困难,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外耳和/或中耳病变致使外界声波传至内耳过程发生障碍,从而引起听觉减退的一类疾病称为传导性耳聋。比较多见的是中耳炎及外耳道阻塞性病变引起耳部传音系统(包括外耳道、鼓膜、听骨链、蜗窗等)部位的损害。可导致传导性耳聋的外耳疾患有:耵聍栓塞、外耳道闭锁、外耳道炎症、异物、肿瘤所致的外耳道狭窄等。可导致传导性聋的中耳疾患有:鼓膜的疾病,如鼓膜破裂、穿孔;中耳的畸形、炎症、外伤及肿物;各种急、慢性中耳炎、中耳肿瘤、鼓膜外伤、听骨骨折或脱位、耳硬化等。其中中耳炎是常见的疾病。因此积极防治外耳、中耳炎对预防耳聋有重要意义。外耳炎的预防方法 外耳炎多因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异物入耳或受到药物刺激、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液刺激等原因引起。因此,防治外耳炎应做到:1.应戒除挖耳的不良习惯。挖耳不但损伤皮肤引起感染,而且经常刺激皮肤还容易生长“外耳道乳头状瘤”,使耳道经常出血,甚至影响听力。2.要防止污水入耳。在洗头、游泳之前可以用特制的橡皮塞或干净的棉球堵塞外耳道。3.医用镊子、窥耳镜等必须严格消毒。4.患病之后,要注意保持耳内干燥洁净。5.要防止小孩注意口涎、眼泪的侵入。6.洗澡、理发、浴身,注意防止污水入内。7.患病之后禁止游泳。8.忌一切海味鲜发物、榨菜、芥菜、雪里红等食物。9.每年游泳前,请医生认真检查耳部。若发现耵聍(俗称耳屎),应请医生设法取出,以防耵聍浸水后,阻塞外耳道,诱发外耳道炎。若有鼓膜穿孔、中耳炎等疾病,不宜游泳,以防疾病复发。10.糖尿病患者游泳时应特别注意卫生,以免发生坏死性外耳道炎。1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用手指、发夹、火柴梗等挖耳,以免造成外耳道损伤,引发外耳道炎。12.保持外耳道干燥。游泳后,耳道内若积水,可将头偏向一侧,使耳道口朝下,单足跳跃数次,使耳道内的积水自动流出。随后,用清洁的医用棉签轻轻拭干,切忌用手挖耳。13.鼻子若不慎进水,应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将另一侧鼻腔内的分泌物擤出,随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擤另一侧,以免擤鼻方法错误导致污水和微生物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导致中耳炎。14.不要去卫生状况不达标的场所游泳。防治中耳炎 中耳炎症,特别是在儿童中。病程可以是急性,常伴有疼痛、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对症治疗;也可以是慢性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炎症,其病因可以是急性中耳炎迁延不愈、咽鼓管阻塞、鼻部鼻咽部慢性病变等。慢性中耳炎可以分为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症状为耳部流脓、听力下降、耳痛甚至耳朵周围出现脓肿等。听力下降与鼓膜穿孔、听骨链破坏或迷路炎症有关。其中单纯型中耳炎病灶较为局限,仅有鼓膜穿孔或听骨病变,耳部停止流脓两个月以上即可行鼓膜修补、听骨链重建手术以重建鼓室和听力;而骨疡型、胆脂瘤型中耳炎均可破坏骨质,严重时可引发神经性聋、眩晕、面瘫、脑膜炎等颅内外并发症,一旦确诊须行乳突根治术清除病灶并酌情进行鼓室成型术。 早期积极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是防治传导性聋的重要措施。传音结构修建术(鼓室成形术)对提高传导性聋的听力有一定效果,如能早期施行鼓室探查和鼓室成形术,可保存和恢复听力。对传导性聋较重者,可配戴助听器,以提高听力。治疗主要针对病因,如外耳或中耳畸形可行成型术,中耳炎所引起的可行鼓室成型术等。临床最常见的致聋性疾病包括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其后遗症(中耳粘连、鼓室硬化)、耳硬化症以及先天性耳畸形等。显微外科手术仍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耳科学的发展和显微外科技术的提高,传导性耳聋的外科治疗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预防传导性耳聋 保持外耳道清洁,防止外耳道损伤,切忌用不洁火柴棍、牙签、发夹去挖耳,以免引起外耳道炎,局部肿胀导致听力下降。游泳爱好者,下水之前可用浸有凡士林膏的棉花堵塞外耳道口,防止污水进入耳道,引起感染。感冒时,通常伴有鼻子不通气,流鼻涕,这时切忌用力过大将鼻腔内的鼻涕经与中耳相通的短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应滴用麻黄素类滴鼻药,使黏膜消肿、通气,易于排出分泌物。擤鼻时要按住一个鼻孔轻轻擤出。如已患有急性中耳炎,一定要马上到医院进行彻底治疗,延误治疗将发展成慢性中耳炎,严重损害听力。若其他原因如外伤、爆破声损伤致鼓膜穿孔,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治愈鼓膜穿孔,防止形成慢性中耳炎,进一步损害听力。鼓膜穿孔未愈者严禁游泳,要防水入耳,慎挖耳朵。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