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当父母天天以“就凭我是你父母”为理由不让孩子做他喜欢的事,并强迫孩子做父母认为对的东西时会发生什么?
孩子,父母,自己的当父母天天以“就凭我是你父母”为理由不让孩子做他喜欢的事,并强迫孩子做父母认为对的东西时会发生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会发生冲突,矛盾,不开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样就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也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反感和不尊重的心理。所以要和孩子经常进行沟通,不要强迫孩子去做事情,这样对孩子的心理和生长都会有严重影响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父母的错误思想
1、这类父母说这样的话,那是强盗逻辑。强盗逻辑产生“强盗”行为,即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意愿来做事。同时也是倚老卖老,认为自己资格老,我是大人,有经验,你还是小毛孩,啥也不懂,当然我说的对。不要拿我“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多”来当理由。打个比喻,单位上,工作几十年的老员工比才工作几年的新员工,比新来的年轻人就一定技术更强吗?知识更新吗?管理能力更强吗?地位更高吗?肯定不是。决定更强的,那是看谁的技术好,谁的工作能力强。同样的,父母的年龄和资历不是理由,有些父母还可能是巨婴,还可能50多岁了都心理不成熟,或心理有障碍,或人格不健全,或习惯不好,或修养不够,等等。
2、有这个的思想的父母,喜欢打压孩子,是内心过于自尊,或怕失去权威,或失去面子,或者相反,是内心的脆弱。这类父母没有平等民主意识,更不用提尊重孩子了。人们很容易被这类父母所迷惑——以为他们同样也爱孩子。其实这不是真爱,因为他们“看不见”孩子——看不到孩子的内心需求,无法去体会孩子的感受,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换位思考。
我表妹的孩子4岁,逆反心就很强,但我发现这是有针对性的,孩子对她妈妈很少反抗,逆反,而面对奶奶就强烈反抗,因为奶奶经常强制性要求孩子服从他,“别玩了,这么脏!”“别在家玩了,跟奶奶上街买菜去。去不去?”孩子不去也硬生生地拖走。孩子再大一点了,对奶奶越来越逆反,越说越不听,就反着来。有时动手打奶奶。这就是强制的后果。当别人问她最喜欢谁时,她会说最喜欢妈妈,但同时带出一句话,这个没有人问她的话也说出来:“我最讨厌奶奶了!”不知道奶奶听了什么感受。没办法,老人家固执,总认为自己的是对的。
强迫孩子的后果
1、孩子强烈反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越打压,越强制,孩子越逆反,越反抗,越不听话。现在的社会和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不一样了,社会大环境,教育氛围都不一样。以前,很少有孩子不敢听父母的,现在,太多孩子不愿听父母的,逼急了,死给你看,让你抱恨终身。
2、走向另一个极端。孩子变得胆小,懦弱,无主见,凡事没有自信,自卑感强。将来自己的人生会走得很坎坷,因为性格即命运,性格上的弱点让他无法在社会上勇往直前,人生很难一路坦途,退一步说,孩子的人生道路幸运吧,但另外一个世界——内心世界,情感世界一定过得很辛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的喜好未必全是对的,完全放任不管,和过于严肃都是走了两个极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父母不能把自己的喜爱强加给孩子,孩子有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见解。我们应该和善而坚定的对待孩子,否则就会有逆反心理,找不到自信和尊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明早上起来吃完饭准备出门去学校。妈妈见小明只穿了一件内衣和外套,就要小明加一件毛衣。小明却认为就这样穿最合适,妈妈却坚持说:“你看我都穿了毛衣的,你不穿毛衣是要感冒的……”
为此,两人争执不休,最后小明屈服了,按照妈妈的要求加穿了一件毛衣,但心中闷闷不乐,出门的时候使劲把门带上,发出“嘭”的巨大响声。妈妈在后面跟了一句:“哼,犟牛!”呵呵,到底谁是犟牛?
以上例子中的心理现象叫做“侵入式关怀”。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想法,以为对方好的名义,在不能理解对方真实感受和需要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对方的身上,并要求对方接受和实施其想法的一个心理现象。
母亲有一个替代孩子成长的问题。孩子的成长意味着他(她)在学习如何管理自己,像小明这样大的孩子是完全可以管理自己穿衣这方面的问题的。即使有不合适的时候,成年人也要让他们自己学会调整,从而更好地去管理自己。
母亲和孩子这样不断互动结果是,孩子学会了如何压制自己,不让自己说“不”,泛化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甚至带进成年的生活,去顺应他人的要求,不断顺应的结果就是不再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要,甚至很难说“不”,让自己的心理边界被侵犯。
上一篇:什么档次、级别的车能在路上让旁车不敢乱加塞、按喇叭、闪远光等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