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考研人数每年呈爆发式增长?
研究生,的人,人数为什么考研人数每年呈爆发式增长?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第二,纵向比较就业情况,本科生就业能力相对研究生来说比较窄。比如说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考教师都会比研究生要低一个层次。以公务员为例,本科生进去是科员,研究生进去则是主任科员。教师职称评定更是看学历,这些直接和你的待遇挂钩的。
第三,就业压力及发展前景方面,本科生人多压力肯定较大。研究生人数相对本科生来说要少得多,就业压力肯定较小。很多人迫于就业压力,而会本科毕业后转向考研。发展前景方面,以我宿舍大学同学为例,我们宿舍一共有八个人,其中四人考上研究生,四人没有考上研究生,没有考上研究生的人目前一个自由职业,一个失业,一个惨烈创业,一个乡镇教师。考上研究生的人,要么在大型民企,央企,在一线城市或者在二线城市的事业单位。工作较为稳定,而且收入较高。
首先分享以上三点吧!相信这三点已经是很多人选择考研的原因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近些年来考研人数确实在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增长趋势,整体的报名人数也屡创新高。导致考研人数不断增加有多方面原因,其中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而且随着当前本科生的基数越来越大,考研人数自然也会水涨船高。从当前大的发展趋势来看,考研热依然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的背后就是人才结构升级,这个过程释放出了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岗位,而从当前的教育体系结构来看,研究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方式,所以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更多的学生,希望通过考研来获得更高的岗位级别和薪资待遇。
早期的研究生往往会走向高校或者是科研机构,但是当前更多的研究生会走向产业领域,这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研究生的就业渠道。以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为例,大量的研究生更愿意选择去互联网大厂发展,这些互联网公司不仅能够提供较好的研发环境,同时也会为研究生提供非常可观的薪资待遇。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未来互联网领域依然会需要大量的研究生,这也导致了计算机相关专业成为了考研的热点。
最后,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具有较大的区别,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也有很大的不同,研究生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所以当前能够培养研究生的高校还是相对比较少的,这导致研究生的培养能力并不能在短期内获得突破,所以虽然考研的人数比较多,但是最终只有一小部分考生有机会读研。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一名教师,曾经也是一位考研者,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供您参考。
首先,研究生学历正在逐渐普及,成为求职的门槛。尤其是在一二三线城市的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尤其是教师和医生行业,研究生学历早已经是起点,甚至开始招收博士,例如2020年北京市朝阳区所有中小学教师要求博士以上学历。
其次,本科的就业形势并不好。就业形势不好,源自于经济形势不好。虽然我们看到新闻联播上说,我国的经济节节攀升,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实体经济遇到了寒冬,互联网经济也没有前两年那么火爆了。所以很多本科生想规避一下低潮期,于是选择读研究生。
第三,中国绝大多数人的传统观念中还是觉得做事业单位或公务员是比较好的出路。因为中国人特别强调稳定,强调安逸。以山东为例,你如果是做公务员或教师月薪3000,在很多人心中也比做私人企业月薪30万强。
如上原因导致今天的考研人数越来越多。考研难度越来越大。我在2013年参加了研究生考试,成功被北师大录取,现在回想一下真的很幸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毕业生的想法
想拿高工资
大部分毕业生对薪水的要求都在5000元左右甚至更高,有人说“没有5000元工资,还不如继续读书。”
逃避就业压力
有些人认为家庭再支持读研,经济上应该没问题,“3年后,我们的思想更成熟,起点也比现在高,找工作的难题就留在3年后吧。”
老师的看法
有些人很盲目
“大部分同学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并不知道社会需要什么,自己缺什么。三年后很多人一样迷茫,到时候怎么办?”
读研成本也高
“3年时间,同工作的人比,少挣二三十万都是其次,3年的工作经验说不定比研究生身份更管用。”
考研应慎重
“对于非技术类的专业,建议大学毕业后先工作个半年一年,认识一下这个社会,会更有目标一些。”
对手变多,全班约六成人要考研
上午11点,在空无一人的寝室里,孙滨还在床上睡觉,门外的吵闹声将他惊醒,“他们都去自习了,昨天看书看得太晚,太累了。”孙滨是成都某高校大四学生,新闻专业,虽然几年来学习成绩一直不算拔尖,但丰富的课外实践让他也成为了本专业的知名人物,“我是临时决定考研的。”
孙滨来自山东,从小爱运动的他选择了新闻作为自己的本科专业,眼看进入大四,考研还是工作成为摆在孙滨面前的首要问题,“之前一直没想过要考研,打工的过程中觉得还是应该提升一下自己。”孙滨表示,他所在的班级约有60%的同学明确要考研,“也不知道今年为什么这么多人要考研,去年一个班最多就三分之一左右的人想考研。”这么多的竞争对手,让孙滨觉得自己考取的可能性大大减少,“之前决定考研,就是觉得我们专业前两年的收分并不高……”
上一篇:伊朗扬言要用13种手段去报复美国,每一种都会让美国痛苦不堪,伊朗能做到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