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一技在手,饭碗终生有。一技之长,养爹养娘"你对这话何看法?
之长,有一,在手"一技在手,饭碗终生有。一技之长,养爹养娘"你对这话何看法?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首先,在工业技术里,一技在手的大概念应该重新定义。
我也承认一技在手、吃遍天下是一种很传统、很老套的观念了。人类经过三次工业技术革命,工业化生产早就取代了手工业生产,人工智能也在逐渐取代人对机器的操控,而网络平台、共享经济、生物技术、新材料使用更是把传统的制造业、手工业逼进了一个进退维谷的死胡同里了。
但是,祖宗说的一技在手、吃遍天下就真的一无是处了?其实,祖上说的“一技在手”,并不就是单单指纯粹的手工业。“技”者,能力也,其实祖辈说的“技”,也包含了熟悉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意思。
我们就拿工业革命来说吧。世界上钟表做得最好是瑞士人,瑞士人做钟表,不是既有机械制模、批次加工,也有手工打磨、精工设计的程序吗?能说打工、设计就不是“技”?还有德国、日本的制造业发达,德国、日本工厂的生产设备,用来加工产品的机器、模具,不是也是要人工来制作、设计的吗?还有我们国内,在原先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企业里如果有一个八级焊工,那这个焊工绝对是值得大家尊重的人,这样的老师傅,甚至可以把焊缝焊得没有万分之一微米的空隙,这难道不是“技”?就是现代的航天飞机、高速动车、桥梁结构、洲际导弹,不是都需要高超的焊接技术吗?即使很多地方都可以用机器人焊机来焊接,那机器人焊机的设计和制造不是还是人来实现吗?
所以说,“一技在手、吃遍天下”的说法不会过时的。就是做计算机的、做程序的、做各种尖端设备的,其实也是一种“技”,技术的“技”,任何人在任何岗位上的知识掌握水平、思维表达界限、理论运用方法、基本理论功底、操作熟练程都是属于“技”的范畴。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其实还有很多的“技”是不可取代的。
也不是我这个人怀旧,很多事实你是想改也改变不了的,在平凡、实际的芸芸众生中,在琐碎、繁杂的人间烟火里,好多传统的“技”、传统的制作方法、传统的手工工艺,你就是想改变它,想把它搞成工业化、信息化的模式,其实也是不大可能的;即使你改了,最多也是治标不治本、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最多你就只能在包装、销售、保存、运输上做做改动,材质的选择、配方的调理、制作的工艺、甄别的标准这些需要经久磨砺、熟能生巧、百炼成钢的东西,还真不是你可以机械化、数字化、程序化的。
比如我们的烹饪,比如我们的中医药,比如我们的武术气功。我们的八大菜系,煎炒烹炸、刀功火候、味道色彩,你用机械化、数字化做个试试?我们的针灸火罐、阴阳五行、望闻问切,你能用计算机、网络化做处诊断?还有,特别是在艺术、文学、理论等上层建筑方面、意识形态领域,要做出产品并且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起到作用,更需要“技”,需要修养、需要积累、需要创新了,更不是工业化、机械化、信息化的手段可以取代的了,这些需要用脑子、需要静态思想来完成的产品,就更需要有高度的视野、抽象的思维、严密的逻辑和更好的知识修养来实现了,是一种更高境界的“技”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这个社会,一技估计不太行。
社会再飞速发展
很多技能都在被替代
没有金矿
那就多技傍身
养爹养娘,这是责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今年代太适合不过了 再赠你一句,一招鲜吃遍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hello,我是晏子妈妈,关于“一计在手,饭碗终身有,一技之长, 养爹养娘”的说法我认为不是绝对的,但必须在一定的前提下,是可以的。什么前提?且看视频为你解答!欢迎关注晏子妈妈,,或下方留言讨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时代已经不是这样了,知识更新很快,一不小心就落后,要不断学习,适应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对于“《周易》是一本数学著作”这个论点,论据有哪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