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从春联的内容看,中国人其实还很传统,是这样的吗?
春联,传统,对联从春联的内容看,中国人其实还很传统,是这样的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贴春联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之一,所以大致保持了以前的定义,春联的撰写设计多为老一辈的在做,他们非常重视传统习俗,所以遵循传统的做法也是很正常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之处,继承和发扬了祖宗的文化精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应该说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一被较为完整的传承的就是我们大中华的中华文明,书法更显精神,春联代表书法传承的一种形式,能给新春祝福,也能提现中华文化[赞][赞][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物质欲望的满足超越了精神食粮需求的时候,不少的一部分人在形式方面的追求就多于了内容。我们很多人都有同一个感受,是不是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确实是。什么原因?一言难尽。所以具体到对联上,现在的人,已不做过多的研究和讲究。随之也就出现了不注重对联内容的现象。现在过年,大多家庭的对联都是买的或者赠予得到的,内容上讲究个大概差不多就行了,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了其它的方面。所以现在的对联看起来很热闹,但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对联了。做法上传统,内容上已失去传统的味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中国,过年写春联是个传通。春联夲身是红色的,意味着希望。如果在春联上写上美好的语言,那是方向。方向是希望的基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对中国人来讲,那是最为重要的节日。俗话说的好,“有钱没钱,剃个好头了过年”,“过年过年扫帚把把都要回家”。这些民间的俗语也说明了过年,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那时候,不管多穷,过年了,母亲总是想尽一切办法,都要给我们几个孩子置办一套新衣服,腊月三十下午晚饭吃长寿面前,母亲会一个一个给我们穿上做好的新衣服,那个幸福满足感,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现在好了,有钱了,可再也找不回那样的幸福和满足。母亲也很满足,虽然她老人家穿不上新衣服,但她心里满足,因为她的孩子们满足幸福了。母亲还会在腊月二十三前后开始准备过年的吃的喝的。我总是趴在母亲身边,看她擀面,老家的面很好,很劲道,母亲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擀开,然后切的很细很长的面条,晾干后,等到过年的时候做“长面”,汤是用土豆,胡萝卜,豆腐,肉臊子等勾的,吃的时候佐一些咸菜,那个香味沁人心脾,酣畅淋漓,永生难忘。现在每每想起“长面”,就自然而然想起了老母亲。老母亲虽然不在了,但老人家留给我的太多回忆,她教给我的做人的道理,不懈的精神,逆境中的忍耐,点点滴滴,铭刻在心,伴我同行。
过年,过得多了,就会层层叠叠,堆积如山的一层层的记忆,汇聚成对亲人的思念,对岁月的感怀。
每一次过年,我都非常珍惜,这样的除夕之夜,可以让我回到母亲曾经陪伴的岁月,如同和母亲有了一种独特的交流,心里默默地怀念,静静地享受这和母亲神交的温馨,融化了我,沉浸在过年的氛围里,让追忆的思绪肆意地流淌,放情地感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的,春节春联就是传统节日节目,中华民族文化道德及奋斗精神应代代弘扬传承不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媳妇上班有点远,来回地铁3个小时,想给她买辆车有推荐的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