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我答应孩子期末考试全部95以上给买一个礼物,买不买?
孩子,努力,家长我答应孩子期末考试全部95以上给买一个礼物,买不买?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期末考试95以上买一个礼物,答应了孩子当然得买。
现在期末考试了,孩子的成绩如果达到95以上,就肯定买,如果没有达到就具体情况斟酌着买与不买。
我有一个朋友给孩子是这样处理的,家长们可以参考。孩子特别喜欢一套玩具,爸爸也答应孩子买了,而且这位爸爸还是提前就买在那里放着。明确告诉孩子:什么时候达到目标,那玩具就是你的,没有达到就在那里看着,不许动。而且放的位置也是非常高,但孩子只要一抬头就可以看到。
这其实非常有意思,想要的玩具就在眼前,时不时的就能看见,但不能碰、不能玩,这不仅会在无形中给孩子一个激励,更是在有形中也给予孩子明确地目标,一个看得见的目标。
激励孩子应该注重技巧,这个技巧就是要让目标看得见,也是最近比较流行的词语可视化。无论是物质的奖励还是精神的奖励,都能帮助孩子成长,但是如果技巧上再注意下,效果就会更好。
物质奖励本来是看得见的,但放在商店里,孩子要去商店才能看见,对孩子的激励作用要比在家里的激励作用略弱一些。而精神奖励,只说句话,孩子又看不见摸不着,孩子容易淡忘。因此,针对精神奖励这一块,我们家长可以组织一个仪式,将激励的话总结成一句话或一个词,自己写下来或者请人写下来后装裱挂在墙上。一方面方便孩子时时看见,另一方面也方便给孩子训话的时候用来提醒。而且这样的话,最好是名人的话,讲给孩子听的时候用名人的故事来激励孩子。
这样就既能在精神上激励孩子,又能让孩子看得见精神激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分享一个外国老夫妻教育孩子的故事吧。
一对外国的夫妻非常地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可是不管怎么努力,孩子都进步很少。有一天夫妻俩发现儿子对于法拉利很感兴趣,于是就对儿子说“你只要好好学习,达到班级的多少名,我们就跟你买辆法拉利”。
儿子为了自己的梦想非常努力地学习,最终达到了父母的要求。于是儿子开心地找父索所要法拉利。父亲却拿出了一本圣经,这是外国家庭里常见的一种书。儿子并没有见到自己想要的法拉利,于是非常的愤怒,扔下那本《圣经》,离家出走。
多年后当他再次回到自己的家园时,父亲已经过世了,母亲也眼睛变瞎了。屋里 的摆设还和当年他离家出走的时候一模一样。
妈妈叫他打开《圣经》,他才发现,圣经里夹着一把法拉利的钥匙。他跑到后院,发现了一辆满是尘埃的法拉利汽车。当年父亲就给孩子买了法拉利,兑现了承诺。儿子非常后悔,悔不当初没有多看一眼,没有多问一句!因为少看了一眼,误会了父母,造成了终生的遗憾。
很多家长为了刺激孩子努力学习,承诺孩子,如果考试成绩好,就给孩子什么样的奖励,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我本人是不赞同这种做法的。这样的结果就会造成孩子对于学习的目的性产生错误的认识。好像他好好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奖励。你要清楚物质的奖励会使孩子的学习变得被动,而不是主动学习。家长这样做,只会把亲子关系变成交换关系。他为了得到你所谓的奖励而努力。如果通过努力得到了,还皆大欢喜,如果努力之后,依然没有得到,他就会像我讲的故事那样,果断地放弃了。或者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想到作弊的手段,来达到目的。这都是不当物质奖励孩子带来的后果。
那么怎么才是正确的奖励呢?首先不要把学习和物质结合在一起。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只要孩子表现得好了,不要承诺孩子物质奖励,但是可以进行恰当的表扬和鼓励,正面的肯定孩子哪里做得不错,家长很开心,很满意。
家长买给孩子任何礼物,不要和孩子的学习的结果联系在一起。而是鼓励孩子努力的过程。
家长答应给孩子,如果考到了95分以上,就给孩子买价值600元的小度智能音箱作为奖品。可是因为题难,孩子没有达到。家长对于买还是不买的问题纠结。
我的意见是可以买,直接告诉孩子,这是对孩子这段努力学习的肯定,只要积极努力学习了,家长就会感到欣慰,家长不是只看重结果,只要过程中,你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拼搏过了,孩子取得什么样的成绩,爸爸妈妈都以你为荣。
最后还是要对家长说,不要为了刺激孩子努力学习,拿物质奖励来交换,这样的话,孩子的学习失去了主动性,也失去了目的性。眼里就为了那点奖励努力,当奖励刺激不到他的时候,他就会放弃学习。
这是我的观点,大家这问题持什么态度,给予孩子物质奖励是弊大于利还是反之,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该买。如果觉得孩子的整个过程值得鼓励,就换一个奖励原则,比如名次进步了多少,奖励。
没有功劳,哪来的苦劳?!
如果分数不达标,名次没进步,还谈什么努力!那是浪费时间吧。很多时候,不是你好心、努力了,做的错事或者没有得到好的结果,就是对的或者应该鼓励,造成的后果可能还需要别人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弥补,所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没达到目标就是没达到目标,这是是非问题。否则,以后做不到或者做错了,也永远都能用我努力过来进行开脱。虚假的勤奋和努力,不仅不值得奖励,还应该警惕和制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婆婆整天只顾着玩手机,我能放心把孩子交给她去上班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