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还有那种“小孩盼过年,大人盼插田”的回忆吗?
现在,大人,小孩你还有那种“小孩盼过年,大人盼插田”的回忆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有,回忆是怎么都不会忘记的,不管自己有多大,时间过的有多快,一年又一年的过去了,它人的经历,也是人最美好的回忆,也是很难忘记的。此回答供参考,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现在一提到过年就怕。那种盼过年的兴头早在我结婚后就没有了,不过过年我可以休息十天八天的也不错。休息太长了,亏得钱更多了。因为铺子要开市,工人也要发工资。
总觉得从去年开始更怕过年,工人们老是要吵早点回家,情愿不收工资就走。你说我难吗?
其实我真的想象小孩一样过年的,无忧无虑的会收到很多的红包,楼上楼下的小朋友约在一起放烟花。念三年级的新年,我把鞭炮拆成一颗颗的,点燃引扔进鱼塘,听到“噗”一声,开心得跳起来。谁知道下一枚引信快了,还没来得及扔出去就在手里直接炸了。那一刻我的手炸痹了,没有知觉,感觉手好想厚了许多。当时我不敢哭,也没有怕,只是懵了,我还以为我会死了,哭不出来,直到拇指有了感觉才哭着跑回家。
从此,我再也不敢玩烟花爆竹,那阴影一直存在至今。小时候盼过年的兴致被我列为文物了。
我出生都在城市,“大人盼插田”的典故,就是不那么清楚了。相信也是那时代最热最火的一个农耕季节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早就没了。现在是怕过年也怕去插田,时代不同了,想法做法都不尽相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虽然那个年代条件艰苦道也开心,大人小孩都盼着过年能穿新衣服吃好吃的,现在人都没有那个盼头啦,没有过年的气氛和年味,农村过年几乎没有什么人,长期下去并不好,再有几代人都不知道根在哪里,这不是一件好事不难光顾着经济发展,有些传统文化教育不能丢,我们要对后代子孙负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人盼插田,小孩盼过年!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有俗谚云:二十三,送灯盏;二十四,剔鱼刺;二十五,敲大鼓;二十六,福猪肉;二十七,除脏迹;二十八,福鸡鸭;二十九,家家有,这说的便是过年的事儿。
1.送灯盏是指送劳苦功高的灶王爷,他老人家也要回天庭和家人团聚,看来呀这过年连神仙也不能免俗。剔鱼刺是指做鱼丸,作为千湖之省,老家湖多鱼多,人也嗜鱼,平时婚丧嫁娶大晏小席上鱼丸就是必不可少的特色菜,到了大年三十的团圆桌上其重要性就更不待言了,年年有“鱼”嘛!可惜现在什么都机械化了,原汁原味的农家鱼丸已成了稀有之物。敲大鼓是指过了二十五就可以把各种响器拿出来,这其实主要是指从前的乡下艺人利用过年人们图大吉大利心理,走家串户吹拉弹唱讨利是,如今赚钱的门路多了,讨利是的人也少了,更多的倒是自娱自乐或者众娱众乐。二十六和二十八是宰牲的日子,但忌说“宰”,而要说“福”,为的是讨一个好口彩。除脏迹就是大扫除了,二十七主要是清理厨房,因为厨房天天都要生火做饭,清扫得太早了,烟熏火燎的,等不到春节就又脏了。最后一句话是说到了二十九,家家户户所有的年货都准备好了,一家人团团圆圆就等着除旧岁迎新年。
2.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的热闹劲儿就不用细说了,有意思的是,按风俗,出嫁的女儿可以回家吃团圆饭但不能留在家中守岁,所以老家的团圆饭是中午吃的(吃之前要先祭祀先人),以便女儿吃完饭后回婆家,可女婿和外甥却可以光明正大地留下来!真个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旧俗里新年头三天不能煮生米和生水。除夕下午主妇们就忙着煮饭,男人们则负责烧水。这个风俗是我最不敢苟同的,大过年的却只能吃剩饭,也未免太煞风景了。
大年初一的春节,谓之“出地方”。男人们以前是拎点礼物去族中尊长家敬敬长辈,或者左邻右舍互相叙叙旧情,交交新谊,现在则流行去村干部或者比较有威势的人家里,套句时髦的话儿,公关,不知这是社会的进步呢还是退步。主妇们则主要是上庙里进香抽签,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合家平安财源茂盛,年轻人则成群结队在一起唱歌跳舞,尽情地挥洒他们的活力与激情。新年第一天的生活原则是东西不能往外拿,即使是垃圾也只能堆在墙角不能扫地出门,以免将一年的运势都给冲跑了。
3.初二是给用来“故”人拜年的。头年有人过世的人家这一天就要大摆宴席广延亲朋,谓之“清香”。
上一篇:粤港澳大湾区为什么不把整个广东省包含进去。那样总量不是更多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