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芦荟的生长发育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种植管理才能高产优质?
芦荟,土壤,生长芦荟的生长发育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种植管理才能高产优质?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以pH值在6.5~7.2之间为芦荟生长的最佳范围。对于偏酸的土壤,可施用石灰加以改良。
如何种植才能获得高产?
一、【芦荟栽培技术】
芦荟虽然易种易活,但要达到高产优质,仍需讲究栽培技术。
☞1.种类及品种
芦荟属植物种类繁多,现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芦荟栽培品种多达600多种,目前在我国已应用的品种主要为
(1)库拉索芦荟:又称翠叶芦荟、美国芦荟。茎极短。叶簇生于茎顶,直立或近于直立,肥厚多汁,狭披针形,长15~36厘米,宽2~6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宽阔,粉绿色,边缘有刺状小齿。
(2)斑纹芦荟:又称中国芦荟,俗名油葱、象鼻草、罗帏草、龙篾草、龙角、乌七等。茎极短。叶簇生,螺旋状排列,直立,肥厚,狭披针形,叶面和叶背都有白色斑点;长10~20厘米,宽1.5~4.5厘米,厚5~8毫米,先端渐尖,基部阔而抱茎,边缘有刺状小齿。
(3)好望角芦荟和木立芦荟:均原产于南非。主茎明显,直立,在原产地株高3~6米。叶30~50片,披针形,长60~80厘米,宽12厘米左右,具刺,深绿色至蓝绿色,被白粉。
(4)上农大叶芦荟:是相关人员从外国引进的翠叶芦荟中选出的栽培变异类型。茎短缩。幼苗期叶背和叶面均有白色斑点,成株期白色斑点消失。在良好的栽培条件下,叶长可达70~90厘米,叶最宽处达15~18厘米,叶肉肥厚,产量高。
☞2. 苗圃的准备:
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或缓坡,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疏水性好,绝对不积水的地块,然后整地作畦,适当施用一些充分腐熟的农家有机肥作基肥,有利芦荟幼苗发根生长。
☞3.繁殖方式
芦荟很少结籽,在生产上都是采取无性繁殖的方法。
(1)分株繁殖:在芦荟整个生长期中都可进行分株繁殖,但以春季3~4月份,或秋季9~11月份为好,新苗返青比较快,易成活。方法是:将芦荟母株根际和近地表的地上茎叶腋间发生的一些短缩的、呈莲座状的短枝(又称吸芽)连根挖起,并切断其与母株连接的地下茎,即可移栽苗圃。吸芽带有自生不定根,具有吸收土壤养分和水分的能力,栽后容易成活。
(2)芽插繁殖:从芦荟母株的叶腋处,切取长5~10厘米的新芽,放在阴凉地方,夏季4~5小时,秋、冬季1~2日,待切口稍干,扦插在搭有荫棚的苗床上,插后20~30天即可生根。在插芽生根之前不宜浇水,否则易引起腐烂。
(3)根植繁殖:将芦荟的根切下,剪成15厘米左右长的段,放在太阳下晒干。将晒干的根段按与地面成30°的角度斜插在苗床上,仅露出3厘米在土面,待完全长根后再适时浇水。
☞4. 育苗期管理:
育苗期间应加强苗床管理,初栽(插)的幼苗,大晴天宜适当遮荫,冬天要注意搭塑料拱棚保温。一般在苗圃培育2~3个月后,芦荟苗可长至5~7片叶,高20~25厘米,即可移栽大田。
☞5. 定植
(1)整地、施基肥、作畦
①整地:定植芦荟的地应选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深翻晒白,特别是选择水稻田种植芦荟的,深翻晒白尤为重要。如果土壤偏酸还应适当施用石灰。
②施基肥:芦荟是多年生植物,耗肥多,为了保证定植后速生快长和稳产高产,在犁地前应施足基肥,每亩至少应施腐熟农家有机肥5000千克,尿素1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
③作畦:园土犁耙好以后,按种植要求整畦,畦宽1米,畦长视地形而定,但为排灌方便,以不超过50米为宜,畦沟深30厘米、宽40厘米。
(2)栽苗
①栽植季节:芦荟在我国南方一年四季均可栽植,但2~3月和9~11月为最适宜栽植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在春天断霜以后,气温稳定在15℃以上,约在4月中下旬为最佳定植时间。
②栽植密度:栽植株行距为50厘米50厘米或50厘米40厘米,每畦栽2行,每穴栽1株。
③栽植方法:栽植时,要选用壮苗,苗高20厘米,6~8片叶,带土移栽。将根系舒展,埋土不要太深,不要将心叶埋进土里,用泥土掩住根颈,压实。如果土壤干燥,需浇适量定根水。
④注意事项:在栽植后的15天内,最好能适度遮荫,有利快速缓苗。在定植初期,芦荟幼苗变成黄褐色,甚至红色,叶片干枯,样子难看,这是正常现象,但地下正在发根,一旦根系发好,地上部分马上开始返青,心叶重新开始生长,叶片日趋饱满,颜色转绿,进入快速生长期。
二、【芦荟田间管理】
(1)查缺补苗:芦荟定植后20天左右,新根已长出,此时应及时做好查缺补苗工作,尽量减少因缺苗断垄而造成单位面积生产量不高。
(2)水分管理:芦荟最怕田间积水,一旦积水,就会导致烂根、烂叶,甚至整株坏死。因此,田间排水沟一定要保持畅通,利于排水。但要让芦荟良好生长,也是需要水分的,在天气干旱时(土层2厘米无湿土),也要及时补给水分,最好在傍晚浇灌、喷灌或沟灌,注意在沟灌时,积水时间不能太长,一般不能超过1小时。
(3)中耕除草:在芦荟生长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土壤的疏松、透气,所以要及时除草勤松土,以保持土壤疏松不板结,这是保证芦荟良好生长的关键措施。中耕时要注意浅耕,不要伤到芦荟的根系。
(4)施肥:芦荟要达到高产优质,也和其他作物一样在其生长过程中都要不断补充肥料,应以有机肥为主,不宜过多施用化肥,以免影响叶的质量。每年施肥3~4次,每次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千克混和尿素5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硫酸钾5千克,或混和复合肥50千克。
(5)除萌摘薹:芦荟生长势强,萌发吸芽多,影响母株生长,如果不需要吸芽作繁殖材料,应及时除去。抽薹开花期也应注意及早摘薹,以利集中养分供应叶片生长。
(6)防暴晒:在炎热的夏季,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也会伤害芦荟叶片,使之变黄、干枯,可在芦荟种植地使用遮阳网或采用高秆作物稀疏套种遮阳。还可在干旱或高温季节适当喷雾,在畦面覆盖稻草或麦秸,既可以防止雨水冲刷和土壤板结,又可降低地温。
(7)防霜冻:芦荟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不能忍受冷冻的侵袭,一旦遭受冻害,植株就会死亡。所以在冬季低温月份,可采用覆盖稻草或薄膜防冻。特别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最低温度都在0℃以下,霜冻时有发生,在自然条件下无法正常越冬,必须采取塑料大棚套塑料小拱棚,再在畦面铺黑色地膜,就可以完全避免霜冻的危害。
上一篇:为什么一呼吸就咳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