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宋江知道最后的结局,他还会诏安吗?
梁山,朝廷,李逵如果宋江知道最后的结局,他还会诏安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他知道最后的结局,肯定不会招安!但是最后的结局,也肯定会被朝廷大军消灭!那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梁山好汉和整个宋朝政府的实力对比,看看假如不受降招安,有没有可能把宋朝军队打败,得到一个好的结局。
首先,是人才资源的问题。宋朝当时实施的是重文抑武的政策,文化教育发达,所以在文化智谋方面可是从来就不缺人才,就更别说朝廷内部了,更是人杰辈出。梁山就不一样了,他们虽武功高强,有情有义,但缺少能深谋远虑的人,一个军师吴用,不足以真正领导全局。所以真正的斗起来,可能会勇猛有余,智谋不足。
其次,虽说大家一提起宋朝就认为是弱宋,当时不管是国内还是域外,都处于一个不安稳的状态,外面求和,内部软弱。但是要说宋朝的军事实力还真不差,不然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怎么还能存在三百年呢?后期虽然大不如以前,但是不至于会败给一些流民草寇,而且当时宋朝的主要目标是方腊,才让梁山好汉有了暂时生存的机会。
再次,梁山好汉更多的是艺术形象加工,真正现实里面的,就是一群没有固定工作的流寇,他们劫富济贫,看起来就是英雄好汉的样子,可里面人员混杂,有些本就是被逼上梁山的,有些本身就是一些流民,杀起人来毫不含糊,所以这样的组织,文化水平有限,而且宋朝政府有十万大军,而梁山这里只有一万左右,单从人数来说,就没有胜算,更缺少那些专业的军队装备。
最后,再从这个道义问题上来分析。大家都知道这梁山里面有很多人之前就是宋朝的官员,只是因为不公平的待遇,逼迫着去了梁山,他们内心也不见得非常的认可这个“流民的身份”,虽然打着“替天行道”的口号,但是这些人不一定真的想对抗宋朝官府。
而且梁山上面物资贫乏,要到处去打仗才能维持生计,所以真有这个招安恢复身份的机会,还真不见得只有宋江愿意,或许有部分梁山好汉也是有这想法的,毕竟能光明正大的吃皇粮,谁会愿意落草为寇呢?
所以从上面几点看,倘若不接受招安,硬碰硬,下场就两个字——灭亡,但是如果接受招安的话,或许就不一样了,说不定给大家谋一份官职,结束草民的生活,能有吃的有穿的也不错,所以宋江接受招安还是带着一些希望的。
只是没有想到,依然是这样的结局,仍然沦为被利用的工具,先让他们去攻打方腊,等到他们两败俱伤后,再把梁山好汉们一并除掉。这也说明了梁山起义军的时代局限性,最终只能沦为牺牲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无论如何宋江都会选择招安这一条道路。
宋江自始至终,他都有一个做官梦,他想当官,他非常的想当官。宋江在自我介绍的时候经常说自己是一个郓城小吏,这句话透露着他的自卑。
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只是他后来报国无门,或者说水平有限,只能在家乡当一个小吏。然而,梁山聚义让他看到了一条曲线救国的道路,既然正规途径不行,那就选择其他的途径。
所以宋江将晁盖的聚义亭改成了忠义亭,而且宋江对于梁山好汉在人员结构上也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原本被逼上梁山的那些好汉们的比例逐步下降,越来越多的有官军背景的人,成为了梁山头领,改变了梁山的人员构成。有了这些基本盘的帮助,宋江在推行招安政策的时候,就没有太多的阻力。
为了能够实现招安,宋江组织人马狠狠地打击了朝廷的讨伐军。在活捉了高俅之后,还将他释放回去,一方面充分展示了肌肉,另一方面,没有得罪皇帝眼前的红人,希望这些大官能够在皇帝面前,为自己谋得招安。可以说,宋江为了招安做了充分的准备。
当然,宋江肯定不会不知道当时宋朝朝堂上的情况。以宋江的智慧,他肯定知道,朝廷里那些高官对这支起义军的态度,肯定对他们这些有过做贼经历的人,要使不少绊子,各种陷害加害肯定不会少。
但是宋江不会改变他接受招安的初衷,他接受招安是为了能够报效国家。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忠君爱国,所以他接受招安选择为国效力是必然的,不以朝堂上的大风向为改变的。
他觉得只要自己小心一点,自己一颗忠心,可昭日月,必然能保得自己平安。更何况以水泊梁山这样鱼龙混杂的局面,他都能够处理的游刃有余,来到朝堂之上,面对这些读书人,斯文人,他肯定能够轻松应对。
宋江很明显太过高估了自己的实力,梁山好汉,虽然鱼龙混杂的各种社会阶层的人都有,但是这些人至少还有一个好的共同点,那就是讲义气。宋江用一起来约束这些人,自然无往而不利。
而朝堂上那些官员们,虽然饱读诗书,但是却没有礼义廉耻,尤其是当时的六贼,做起坏事完全没有心理负担,作恶如吐口水一般,轻轻松松。恪守儒家经典的宋江在面对这样的有文化的无奈时,完全处于被动下风,和这些人精做斗争,宋江还太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梁山接受招安实属迫不得已,并非宋江一意孤行。以当时的情形来看,若不授招安,梁山必灭,还不如顺了这局势给弟兄们留一条性命。当然,如果宋江能预测的更远一些知道会有靖康之耻的话,招不招安就不一定了。但是以梁山好汉的侠肝义胆断不能成里通外国之徒,所以梁山的最终结局注定悲剧。
首先谈一谈双方的实力。《水浒传》中水泊梁山的鼎盛时期应该是宋徽宗赵佶当政的晚期,也就是说离靖康之耻已经不远了,但从军事实力上来说梁山与大宋相比可谓天壤之别。大宋是募兵制国家,军队多由招募来的灾民、饥民组成,一经应招终身为伍,之后进行正规系统的训练(这也就是林冲的工作)成为职业军人。也就是说军人就是这些人的正式职业,除了训练打仗别的什么也不干。虽然当时已是北宋末年,但北宋国内的常备军力根据统计应该在百万上下。百万经过训练的职业军人怎是梁山可以抗衡的。
上一篇:农村最大的高消费是逢年过节,那各农户用钱最多都是花在什么地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