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历新年快要到了,你的家乡是怎么庆祝农历新年的?
腊月,新年,都是农历新年快要到了,你的家乡是怎么庆祝农历新年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家乡过年最热闹,龙灯、花灯、狮子灯聚结街头,各种民族文化各显神通,大街小巷人流涌动。处处张灯结花枝招展的场面。很多记者闻讯赶来现场记录炸龙的火爆场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全家人在一起吃水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新年到喜气洋洋家家户户贴对联买年货辞旧迎新庆祝美好的一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农历新年到来的前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会在这一天吃完团圆饭后去看春晚,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等到农历新年到来时,我的父母会给长辈们红包,并给他们以“身体健康”之类的美好祝愿。小孩子会在这一天放鞭炮,增添节日的气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拜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贴春联,放鞭炮,杀猪宰羊,传统的过年方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春节这样过。1、守岁。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坐看电视,笑语连连,守岁待时。
2、吃饺子。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意,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
3、贴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4、贴窗花。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5、放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新年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除旧迎新。爆竹为中国特产,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在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6、拜年。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初一早晨,晚辈要先向长辈拜年。长辈受拜以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电话拜年和手机短信拜年、网络QQ拜年等。
7、压岁钱。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8、接财神。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上一篇:为什么有人看完《海贼王》916集以后,就明白了三灾为何会怕被海楼石捆住的大妈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