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鱼在岸上是憋死还是缺水而死?
粘液,氧气,岸上鱼在岸上是憋死还是缺水而死?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感觉有很多鱼会去吸空气,所以鱼一定会在岸上缺氧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缺水死的,因为鱼儿离不开水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开始是醉氧,后来是失压,然后缺水才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扯个淡 有一种鱼叫肺鱼,上岸了也能呼吸哈哈
憋死这个事,鱼没有肺,只能用鳃。鱼鳃的作用就是从水里分离氧气供鱼呼吸。
鱼一般有5对鳃弓,内缘是鳃耙、外侧2个比列的鳃片,鳃片由无数的鳃丝排列构成,每条鳃丝又生出许多突起的鳃小片,鳃小片由2曾细胞组成,有着丰富的微血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相邻的鳃小片交错嵌合,水在其中对流,保证了血液与水之间的最大气体交换量。 当鱼离开水后鳃丝和鳃小片就彼此粘连,呼吸面积大大减小,无法补充充足的氧气,且鳃丝暴露在空气中,因水分蒸发引起鳃丝干燥,破坏了鳃的结构,使其失去呼吸功能而死亡。
理论上还是憋死的,不过是因为缺水失去呼吸功能憋死的。
鱼并不是不能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只是由于鳃的水适应性结构使得它在空气中不能获得充足的氧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两种因素兼而有之,鱼对缺氧的耐受性比人类强得多,有些鱼直到处理好丢在锅里还活蹦乱跳,但是它们对缺水的耐受性却比人类差得多,鱼半天没有水就成干了。
鱼是生存在水中的物种,进化的历程决定了它们不能短时间内适应陆地环境。鱼都是用鳃呼吸的,鳃就相当于人肺泡组织一样,不过肺泡是和外界空气以及血液发生气体交换,鱼的鳃是从水中吸收氧气,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鱼鳃中的特殊结构可以过滤水中的氧气。以鳃呼吸的物种来到地面上是不能呼吸的,大气中氧的模式和水中的氧模式不同,所以鱼在岸上会死亡。但是它们究竟是憋死的还是缺水干死的呢?鱼这类生活在水中的物种一般是较为原始的,神经细胞的分化程度比较低,大脑只有可怜的一丁点,很多活动靠脊椎中的原始反射活动支配,生活中我们也见过很多鱼,尤其是一些凶猛的肉食鱼类,甚至能够在头掉下后依然保持运动,至少在做熟之前还没完全死透,鱼的肌肉和神经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要好一些。
在陆地上另一个危害鱼生命的因素就是干燥的环境,生物组织细胞都需要在湿润的环境中才能生存,人体的组织也是比如在组织液和血液的供应下才能存活,鱼本身就是适应水体环境的生物,适应环境使它们的体表分布着粘液,粘液能抵抗水中的微生物的侵扰,也能使它们游得更快,而鱼鳃也必须是湿润的或者说泡在水里才能发挥作用,在岸上鱼的鳃会逐渐干燥,会完全丧失呼吸的能力。如果从鱼死亡的时间上来看,不同的鱼有不同的过程,我们常吃的四大家鱼剖开后一般就都死了,在岸上放一段时间鳃还没有干燥就死掉了,而泥鳅鲶鱼等鱼类,粘液发达能更好地保存水,而保存的那一点水还可以从空气中较为缓慢地吸收氧气,而粘液也能糊住鱼鳃,能使他们稍稍度扛一段时间,甚至直到晒干之前都没有因缺氧而死亡。非洲的肺鱼就会在土壤中建造一个充满粘液的洞穴,然后可以在里边待数年之久,直到土壤再次被淋湿。
所以鱼在岸上的死亡原因应该是与两种因素都有关,缺水会加剧缺氧。生活中水中的物种对缺水的耐受性比陆地动物差得多,可是由于神经分化度较低,对缺氧的耐受性却好一些,而陆地高等动物对缺氧的耐受性一般都比较差,哺乳动物缺氧数分钟就可能晕厥死亡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气死的,你们没发现每次杀鱼气囊都是鼓鼓的,肺多气肿了还不是气死的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鱼是吓死的,真的,没骗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