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才能不迷茫,好好的努力工作,好好生活?
迷茫,自己的,目标怎么才能不迷茫,好好的努力工作,好好生活?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把它做到极致,开心快乐充实的去享受做事情的过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要有目标,才会不迷茫,很多人的迷茫是因为知识储备量不足,当你所学有用武之地时,鲜有迷茫的。当你有足够的学习能力的时候你没有时间迷茫,你会把自己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人的迷茫是闲出来的,不迷茫定目标,学知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件事:建立自我认同感
读书、健身、写作……在任何关于迷茫话题下,大家的建议总归逃不开这些话题,它们已经成为解决人生问题的“万能钥匙”,只不过是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和说服而已。
然则,我要问,为什么很多人坚持不下去呢?
他们做着一件事,接着中断,接着继续,接着再被人鼓励,再接着…又失败了,如此反复,是为什么?
其实,来自外界的鼓励或者励志,所能激发的只是外在的驱动,外界的指令没有和你内心和解,难免做着做着就没有动力了,做着做着会产生自我怀疑。 反复的失败和继续,会让你的的问题层次停留在和自我的无谓斗争之中,进而还会产生“我是不是无法好起来了?”的深层置疑,更有,如果你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层次永远只是处在“和自我斗争”身上,而别人可以把精力、思考集中在怎么推进项目、怎么搞定工作这些有显性生产成果的矛盾层次的时候,你觉得自己低了。
你发现除了自我消耗,别无所成,你泄气,并且无力。 停下来吧,不要那么着急去找什么兴趣,既然之前二十几年都没找到的兴趣,想要在短期内找到,这显然有巨大的难度。 不要着急,还是缓一缓,不带焦虑的和自己和解,去想想,为什么你要读书为什么要写作,为什么要学这学那,你可以想得更清楚一点的,相信我。
当你对你所做的事情产生认同,你再去做,虽然同样还是去做一件事,但你知道,这两者已经显然不同。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坚持一件事做得很久,为什么有的人反复产生挫败感的原因。
第二件事:与外界建立有深度的联系 这是一定要去做,而且也是一定要学会的事情。
现在有一种盛行的“结交人脉无用论”,该“理论”指出,当你没有什么价值的时候,你去社交建立的那些人脉,其实是伪人脉,根本不会产生实际的价值。
这个“理论”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很多人对它产生了过分的误解,比如很多深信这个理论的人自然的认为,既然自己没有什么价值,那我跟他们的结交就是没什么价值的,这种人会很自然的安慰自己,“一个人的状态也很好”,“孤独是正常的”,他们低头忍受寂寞,然后自己思考,自己臆想,把心锁死。
当他们默默低下头给世界定罪,认定前面的那一切就是事实的时候,他们其实是被害了,他们搞错了“人脉”和“人的意义感需要关系来维系”这件事。 人是需要关系的。 我在知乎看过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一个人的状态是最差的。 迷茫的时候,找人去好好推心置腹的聊一聊,聊得哭泣那种。
你身边的那些关系,在你个人的迷茫上,他们给你构筑着特殊的信息,迷茫不就是那些事吗,他们也迷茫过,他们也许有着比你多的思考资料,他们那里的信息是能够帮助进行决策的出路。 你可以不要社团,但你需要关系,你可以不要聚会,但你需要关系。 你要走出去。
第三件事:把时间作为迷茫的刻度,以此为契机成就自己。
我做了那件极端的事情,我本来对它寄予希望,但后来发现,它也并没有打断我的迷茫,后来我做了一件事情:我主动利用,我利用“迷茫”做了一件对我影响至深的事情。 那时候,迷茫感很浓重,我很想找事情发泄,很痛苦,于是我就开始去看书,我给自己立了一个必须恪守的阅读规则: 一旦迷茫,就使劲限时思考,如果在两小时之内思考不通,那我就要滚去图书馆找书来读。 书可以是选的,如果10分钟内没有挑选出来阅读书目,那就随意在图书馆里抽一本。
无论多厚,抑或运气不好,抽到无聊的书,都要从封面阅读到最后一页,彻底阅读一字不漏。 我坚守着这条阅读原则,在迷茫情绪的“推动”下,我前后认认真真一字不漏阅读过140多本书,那也是我大学期间较真的一段阅读经历,我至今十分感恩。
上一篇:摄影中决定景深大小有哪几个因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