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日本二战时期的“黑科技”97式迫击炮,实际性能怎么样?
迫击炮,步兵,日军日本二战时期的“黑科技”97式迫击炮,实际性能怎么样?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97式迫击炮的性能确实很优秀,但是绝对称不上是黑科技。黑科技指的是凌驾于人类现有的科技之上的技术或者产品。很显然97式迫击炮完全不具备这种特征。
在918事变后,日本开始谋划从东北南下,侵略我国华北、华南、以及我国西部地区。东北地势平坦,视界良好,适合炮兵作战,但是中国南部多丘陵山区,炮兵的威力就大打折扣,于是日本在1931年,从法国引进了布朗德”81毫米炮的技术,开始研发新式迫击炮。所以说,日本的97迫击炮也是借助西方的技术才研制成功的,并非超越人类所有科技的“黑科技”。
97式迫击炮是步兵支援火炮,装备日军迫击炮联队,是解决战壕里敌人的利器,号称小钢炮。可以在在中近距离打出高弹道弧线,曲射的尾翼弹能对地面实现垂直打击,它的破片杀伤界近似一个圆形,战壕里的士兵是无法防御的,因炮弹从头顶落下。而后装炮发射出去后,一部分破片炸到土里浪费了,破片杀伤界成一个横向宽、纵向窄的长方形。对于复杂地形来说,97式迫击炮的性能更加优越,弹道死界小、射速快、重量轻威力大、易于操作,造价低廉,结构简单,在中国江南战场上,97式迫击炮对日军步兵联队的重要性超过了野炮部队。
97式90mm轻迫击炮资料
服役年代:1935—1945
口径:90.5mm
炮管长:1217 mm (L13.4)
炮重量:172.5 kg
配用弹种:榴弹,纵火弹,烟雾弹,化学弹,照明弹
火炮俯仰角:+45 to +85 度
弹丸重量:5.26 kg
弹药初速:227 m/sec
最大射程:3800 m
但是,97迫击炮作为综合性能很高的武器却没有得到日本军方的足够重视,只有少量主力师装备,剩下大部分装备在二线守备部队或者伞兵等特种作战部队中。第一个问题是弹药供不上,日本岛国资源匮乏,高射速的97迫击炮耗弹量太大。第二个原因是后勤跟不上,日本在当时没有完全实现机械化,很多时候只能靠骡马运输,而97迫击炮的炮身就重170千克,再加上100枚炮弹,对后勤运输是个很大的考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只要有钱赚我就回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到二战时期的日军97式迫击炮大家非常陌生,但是换种说法“小钢炮”,中国军民那是耳熟能详。在众多的抗日影视剧中,露脸最多的就是日军的97式迫击炮(小钢炮)。
日军对迫击炮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原因在于其假想敌多为平原地区,步兵炮的性能已经基本够用,作为曲射炮的迫击炮用处不大。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的华北和华南地区有山地和丘陵,日军的九二式步兵炮无法发挥其射程。而当时中国军队装备的81毫米迫击炮在步兵作战的支援上远远大于日军。在这种情况下,日军于1937年开始研究迫击炮,并于1938年配发部队。
日军的97式迫击炮总重67千克,最大射程2850米,射速20发每分,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硝烟和炮声小等优点,日军前线部队对其评价很高。但是日军高层却反对,因为在于日本是个岛国,资源匮乏。由于97式迫击炮射速太快,违背了日本以最低消耗弹药取得最大战果的战术原则。因此,日军的这款迫击炮并没有在部队全面推广,主要是配发给二线部队使用,日军的一线部队仍然以九二式步兵炮为主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二战时期众吹编还没有想出《黑科技》这个词,那来的《黑科技》?这几年外行的媒体工作者为自已刷存在感而创造出的见不得阳光的《黑科技》!
上一篇:喜欢鹿晗的歌多点还是他这个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