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物联网时代,中国是跟跑者,还是领导者?
技术,互联,标准在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物联网时代,中国是跟跑者,还是领导者?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物联网时代,中国是跟跑者,还是领导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必然领跑世界[给力][给力][给力][给力][给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近刚好在做相关汇报材料。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仍然是跟跑者;物联网技术的关键领域物联网芯片、物联网操作系统、物联网云等仍然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
物联网设备芯片仍然几乎都是ARM架构
物联网是世界的,但是物联网芯片都是ARM的。全球所有国家、所有公司的各种各样的物联网设备终端,有四分之三的设备采用了ARM架构的设备。一个物联网设备做出来,ARM除了授权没有出一分钱一份力,就要拿走一部分的收益。而且全球除了苹果等极少数厂商,几乎都是没有权利和能力修改ARM架构的,因此这块的经济效益和关键技术在英国人手里。
物理网操作系统相对落后
物理网操作系统在物联网系统中是承上启下的作用。下管理物联网硬件,为物联网终端应用提供运行环境和必须的接入协议;上打通和边缘计算节点、物联网云数据中心,提供安全、稳定的数据和控制网络。而这么重要的东西除了Windows、Linux外,前几名是FreeRTOS(亚马逊公司,美国),MBed OS(ARM公司,英国),Contiki是瑞典计算机科学研究所的。我们国家目前就华为华为公司挤进了前十名。
物联网云
目前国内的阿里云、腾讯云、华为公有云都运行得不错,也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可是从全球视角来看物联网行业的“云”几乎被亚马逊、微软和Google公司占满。其份额为亚马逊34%,微软23%,谷歌20%。
综上,我们其实还并没有做到领导者。但是很幸运,在国内所有人的努力工作下,随着每一代的技术革新,我们国家从以前的“旁边看着学”已经到了“有份参与制定规则”,相信再过20年,我们能够成为科技行业的领导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国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物联网概念的前身是传感网,中国科学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2009年以后,国内出现了对物联网技术进行集中研究的浪潮;2010年物联网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从产业结构、产业规模来看,中国目前的物联网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物联网相关技术、标准、产品和市场都不成熟。到2015年末物联网产业达到5000亿级的规模,到2020年末将达到万亿级规模。
(一)物联网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2009年8月在无锡考察时指出要积极创造条件,在无锡建立“感知中国”中心,加快推进物联网技术发展;2010年9月,物联网业就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物联网技术被列为国家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同年10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出台,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产业是未来重点扶持的对象,而主要聚焦在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等范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是未来政府扶持的重点。除此之外,中国已将物联网列入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2050年国家产业路线图。
(二)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物联网基础应用
自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被正式列人国家战略高度后,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根据中国RFID产业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RFID产业纯收入已经达到12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42.8%,2011年的产业纯收人达到了160多亿元,同比增长了33.3%,增长非常快。目前中国RFID产业发展仅次于美国、英国,排名世界第3位。RFID技术已用于工业生产、物流、食品追溯、城市交通等若干领域,随着4G网络的使用,各运营商又纷纷推出了各种移动支付方式,使RFID技术又增加了新的应用领域――移动支付。
现状与不足
当前物联网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据专家预计,物联网在2018年将会全面普及大众,将会使得我们真正从移动互联网时代走入物联网时代。这随之而来的将是科技的飞跃式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的转变,它将借助科技的优势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界。
看似高大上的物联网真的有这么神奇吗?他难道是无所不能、无所不有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毋庸置疑的是,他的确拥有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发展上的劣势。目前物联网在我国还处于不成熟的发展阶段,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它目前的发展现状及其不足之处吧。
第一,安全和伦理道德问题。物联网基于信息技术,在信息的识别中需要确保国家机密、商业机密的安全,防范黑客的攻击和病毒的侵入。从应用的角度来看,物联网上传着大量有关企业金融、生产、物流、销售数据的信息资源,我们保护这些数据的安全比保护显示屏上显示的游戏数据更重要的多、困难的多。从构成物联网端系统的角度来看,物联网大量的数据是通过RFID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感器产生的,并通过无线的信道进行传播,然而无线信道很容易受到外部的恶意攻击,故而其安全性实属令人担忧。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在物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因而如何在物联网中更好、更有效地解决安全问题,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好、更安全的、更有保障的服务成为了国家有关部门以及物联网运营商最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第二,物联网的发展网络框架及标准体系不够完善。物联网的技术领域框架主要包括感知层技术、网络层技术、应用层技术和公共技术。根据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密切相关的特点,我国提出修改原有标准,提出现有标准的发展策略,从而形成了包括体系架构、组网通信协议、接口、协同处理组件、网络安全、编码标识、骨干网接入与服务等技术基础规范和产品、应用子集类规范的标准体系。虽说我国物联网的标准体系在进一步完善中,但也存在着二个急需解决的问题:“1. 筹备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做好相关标准化组织间的协调。2. 做好物联网顶层设计,完善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
上一篇:大家有没有觉得写毕业论文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有何感想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