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能让儿女有儿女后知道该感恩父母的父母也算育儿成功,有道理吗?
父母,孩子,儿女能让儿女有儿女后知道该感恩父母的父母也算育儿成功,有道理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到这个问题,让我猛然回忆起秋天的一件事。
吃葡萄,我是吃葡萄皮的,老婆不让我吃。有一天我吃葡萄,嚼完之后被老婆发现了,我是该吐个葡萄皮呢?还是不该吐这个葡萄皮呢?唉,有点绕嘴。国人现在最大的问题,我觉得就是纠结,这么做不对,那么做也不合适。
那么现在回到上面的问题:该感恩父母吗?
不要感恩,这种大逆不到的话要是说出来还是有点心惊肉跳的,怕挨揍。
如果说要感恩才是正确答案,那什么程度又是标准呢?
过年了,我咬紧牙关,从嘴里省了点钱,给父母买了点海鲜,二斤北极磷虾,放到盘子里,这一个菜就60多块,可算得上一道硬菜了,翻来覆去在嘴里咋磨着鲜味,内心感觉到良好。此时突然手机一响,邻居小强发了一个微信朋友圈,孝敬父母的团圆饭,一只硕大的澳洲龙虾占了大半了桌子。看完了微信,再吃也是索然无味了。
每当过年的时候,我常常想的就是要对父母感恩,不买点东西孝敬父母真是感觉过意不去,可买完了东西,又想起这一年没帮助父母做什么家务,也没多陪陪父母,感觉更是愧疚了。感恩这两个字在国人的认识里应该理解为常常感谢回报恩情。父母的恩情我们自然是接受了,而感谢就要看如何去做了。
感恩父母,公认的方式是孝顺。
常常读到一个古人的故事:儿子娶了媳妇,因为儿子孝顺,所以儿媳妇更是孝顺,一家人和和美美,幸福的过日子。
这样的故事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朴实的家庭价值观。如果家中有一份产业,最需要的是保持住秩序,如果来了一个外人,引发争来斗去,则是要衰败的。所以古人更崇尚教育孩子要妻贤子孝。
可是现在问题是,年轻人要么给别人打工,要么在创业的路上,这样的一种状态,作为父母总提示要孩子感恩,多半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反而会更多的添乱。
我看到孩子从小到大,一天一天的努力学习比我还累,担负着家族的复兴,我哪敢还跟他说感恩,感不感恩,自己体会,看着办吧。我在外面被生活磨得有皮没毛的,父母哪还敢让我们孝顺,就是一个劲的问,钱够不够,用不用帮忙,家里的猪肉、大白菜都是绿色的,多带点回去,省得花钱买了。
我带着感恩的心,兴冲冲地赶回家,最后却纠结着,啥也办不到。
所以说非要把孩子培养成感恩,我觉得有点矫情,如果非常有钱,你可以让孩子少乱花,少做没有用的事情,那么这些钱能用在孝顺父母身上,则更好了。
如果没钱,我就教会孩子担当,对自己负责任,对家庭负责任,对社会负责任,如果明明办不到,还要用鸡蛋砸石头,那是傻子。
总而言之,家庭经济条件,决定了思想。如果用孩子是否感恩来评定教育是否成功,我觉得有点片面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这也未必能够涵盖所有人.能否做到知恩图报还要看社会环境,个人受教育程度综合影响形成的道德水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能让子女懂得感恩不仅作为父母是成功,作为做人也是莫大的成功。因为能培育子女感恩必然自已也懂得感恩,孩子性格成形和家長的德行有关,也是说孩子的性格都有父母的影子,這是潜移默化的原因。什么样父母就有什么样子女,這是定论,所以作为父母教育孩子以身作则很重要,它就像土壤,能决定他的成長。真的,你是一位成功者,祝贺你,祝贺你的成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道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能让儿女知道感恩父母,这只能说成功了一半。还应该让孩子们知道懂得感恩社会、父母,回报社会和父母。让他们懂得一个人做人的责任、义务、价值和意义,这才是算成功。教育的成功不在于儿女们是多少飞黄腾达,在于他们是否成为一个正直、乐观、积极向上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一次次找亲戚还钱就是人情淡漠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