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小年重要吗?
小年,灶王爷,灶神农村小年重要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俗语: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快到腊月23了,小年有啥讲究吗?
时光匆匆,岁月无情,不知不觉有快要过年了。虽然时间过得很快,很多人和事都会被慢慢遗忘,但是总有一些经典的东西,从古到今,一直流传着,一直存在着。这就是我们中华的经典文化,在中华经典文化的花园中,就有一朵奇葩,那就是农村俗语。农村俗语是一种普通人智慧的体现,也是一种生活经验的指导,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在时代的发展中,出现了非常多的文化表现形式,诗词歌赋固然高雅美丽;豪情宣言固然让人热血澎湃。但真正深入人心的,真正能够做到最广大,最普遍传播的,还是民谣和俗语。俗语中包含了非常多的道理和文化,这次小编就要和大家分享一条经典的俗语,那就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这句俗语有着鲜明的仪式特征,那就是拜月和祭灶。这两个行为都是特定时间做的事情,腊月二十三马上就要到了,关于这一天的俗语还是要了解一下,毕竟很多地方都有一些不同的风俗文化。很多人对这一天的祭拜都是非常有讲究的。所以小编带着大家去深入了解一下这句俗语的内涵吧。
首先要说的是“男不拜月”,男不拜月的意思就是,在中秋节的时候,八月十五的那天,男人最好不要祭拜月亮。在中秋节的时候,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想着团圆,这样的一个节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是比较深刻的。古代有很多大文豪都在中秋的时候写过经典的诗句,这里面最经典的就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现了浓重的思乡之情,让人传唱至今。
在民间很多地方,都有中秋节祭拜月亮的习俗,但是基本上都有一个说法,那就是男人不适合去祭拜月亮。这是为什么呢?主要还是因为,在古代人眼中,阴阳是相冲的,男人是属于阳的,而月亮代表的是女性,是是嫦娥,是阴柔。所以男人祭拜月亮是不合适的,也是不吉祥的,因此逐渐流传下来,就有了男人不拜月的说法。
那么这句俗语的后半句“女不祭灶”是什么意思呢?这也和一个经典的中华神仙有关,那就是灶神爷。灶神爷就是掌管人间厨房的神仙,也就是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神仙,毕竟不管是什么百姓,总是要搭灶吃饭的。灶神爷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都会离开人间回到天庭,向天庭讲述人间百姓的疾苦。很多人觉得让灶神爷空手上去不好,怕灶神爷说一些不好的话,就会准备很多的祭品去“伺候”他。让他给自己家里“美言”几句,以求得福星高照。
而这样的祭祀行为,女子是不能参加的,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封建社会女子地位不高,很多祭祀活动都不能让女子参加。祭拜灶神爷这样的事情,在古代算是一件大事了,只有男子进行祭拜才能算是对灶神爷的尊重。所以女子是不能祭拜灶神爷的。当然,这都是以往的一些封建习俗,虽然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并不可取,不太适用,因为现在男女已经平等了。
不管是“男不拜月”还是“女不祭灶”这都是一些古人的讲究,我们了解就可以了,不必深究。因为现在科学发达了,我们也清楚,月亮不过是一个卫星,祭拜月亮也只是一种美好的祈愿罢了,不会有什么作用。而且男女地位平等,很多事情已经不是以前的样子了,所以如果现在一些家庭还会进行祭拜灶神爷的活动的话,男女都可以参加,也没有什么讲究了。不知道大家对这样的俗语有什么看法吗?小年将至,说说大家都有什么地方习俗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北方的人民,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便正式进入过年的节奏,而这一天,我们习惯的称之为“小年”。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尤其是身在外地的年轻人,大多数在过小年的时候,很多还在忙碌的工作,使这个传统的节日,似乎失去了往日的气氛。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王爷的时候,古语“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也让家家户户都用心对待这个日子,自古以来,小年虽然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但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甚至在我国南北地区,双方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这是祖祖辈辈留下的痕迹,对于我们这个时代,似乎影响越来越小,曾经在我们童年,占有很大位置的小年,如今已经渐渐淡去,也许,只有在远离城市的繁华,才能感受到这种气氛。在北方,小年是春节前的最后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为春节预热做准备,小年的风俗有很多,比如祭社、扫尘、剪窗花等。除了以上的风俗以外,还有糖瓜祭灶,奉供\"灶王爷\"。传说在这一天,灶王爷会上天向玉帝汇报人间的情况,所以家家户户会款待灶王爷,以求来年保佑风调雨顺,正所谓“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而大部分的南方地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一般有些人家也会在这一天,把房屋墙壁及物品打扫一下。有闺女出嫁的,这天一家都会回娘家吃晚饭,晚饭将会做上荤素搭配的多盘菜肴。这一天还要买上七刀烧纸,在门前烧掉,来接故去先祖回家过年。不管是北方人的小年,还是南方人的小年,这个由古代传承下来的节日,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情结,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智慧与勤劳,在这忙碌的气氛中体现。
我们一直在提倡延续传统文化,实际上“年文化”就是这一切的核心,过传统特色的农历新年,让民俗文化发扬光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年肯定没有过年热闹了!这也分小时候和现在!
小时候的基本读书,在家里,到了小年图个吉利都会弄好吃的会特别开心!到了过年了就更不得了!穿新衣服!放火炮!守夜拜年,吃好吃的!会很开心!村里人也多,因为小时候的吃到肉很难!过年大人也是,辛苦了一年终于有时间休息娱乐!
反观长大了,现在生活好了有些人却不愿意回家过年,现在人吃得好了,过年感觉没什么味道了!而且现在很多人为了结婚,砸锅卖铁在城里买了房!房袋车袋,不敢休息!虽然过年了!红包,拜年都要花钱,还不如不过年!更何况小年,记起来叫上朋友吃个饭!记不起来就算了!
上一篇:为什么有的人和各种人玩的自如,有的人会因为小事总心情不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