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钱币基本没有什么防伪,朝廷为何不怕造假?
钱币,货币,古代古代钱币基本没有什么防伪,朝廷为何不怕造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古代有两种货币,一种是金属货币,另外一种是纸币。下面分别谈这两种货币的防伪。
金属货币原则上是不需要防伪的。原因很简单,金属货币以其自身价值充当货币。换句话说,根据金属的成色就可以判断出这个货币值多少价值,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商品交换。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实际上是没有办法做假币的。中国古代的贵金属实际上都是称量货币,除了要看成色以外,还要看分量,根本没有办法伪造。至于铜铁之类的金属货币,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必要参假,在成本上根本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至于纸币,实际上是有防伪措施的。纸币最早实际上是由四川地区的钱庄发行的,主要目的是用来进行茶叶的采购。其性质和现在意义上的纸币差别比较大,更类似于现在的银行本票。实际上是一种金融票据。当时称为交子。在发行的时候,票面上就已经有了防伪措施。此外,和现在一样,凡是发行此类票据,金融机构自身都会留有备案在进行兑现的时候,一定要查证,这也就有效的抑制了造假的可能。其后南宋,元代和明代早期发行官方纸币的时候,都吸收了北宋时期民间的发行经验。
至于具体的防伪措施,实际上大都体现在细节方面。比如图案上面有一些很特殊的细节,一般人根本就不了解。在某些文字上面多一笔或者少一笔。特殊的文字排列可以形成类似密码的效果。在这种保障之下,其实古代的假币问题并不严重。
所以古人当然都不傻,认为当时随意画一张纸就可以,当钱用的想法是非常幼稚和无知的。金属货币不需要防伪,纸币早就有了防伪措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铜钱本身就有价值,它是铜做的,金属铜是有使用价值的。和现在的纸币不一样,纸币本身是没价值的,它的价值来源于国家的信用担保,一旦国家信用崩溃,纸币就会一文不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假币几乎是伴随货币诞生而诞生的。
铸币一般是君主才能行使的权利,但在上古时,如汉代有赐给宠臣铜山允许他自己铸钱的做法。这种钱虽然是私铸,但一般质量不差。私人的盗铸,低级是铸轻钱,即减少金属用量,把钱币铸得偏小偏薄,由此从中牟利。高级一点的则是降低所用金属含铜量,换用比较便宜的金属,但这样造出来的钱色泽会与正品有较大偏差。
官府也有一些防伪手段,最初古币只有简单花纹,后来就加上文字,一般真币上的文字比较美观,私铸大多敷衍了事,明显字迹模糊。官府对私铸钱币抓得很严,多数时候是死罪,最少也是流放。但是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中国并非产铜大国,官府货币供应量经常不足,民间需要通货用于交易,假币正填补了这个缺口。至于说私铸钱质量较差,百姓也不是傻瓜,自然会在使用过程中将其贬值。
最后官府被逼无奈,自己也降低铸币成色,但私人总是可以进一步偷工减料,所以官府永远处于不利地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流通钱币防伪信息本身就是对国籍社会协作体系藐视,对法律的践踏!其次再其次才是不自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钱币是正儿八经的真金白银黄铜,能有这些东西就是土豪,用不着造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古代是钱币本事就值这么多钱!不像现在,一张纸而已,只是信用货币!
上一篇:斗鱼HAC无聊哥一周年,旭旭宝宝包大人听到想落泪,被坑往事历历在目,你有何看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