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懒惰不想学习怎么办?
孩子,儿童,家长孩子懒惰不想学习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还给他买了好多教育他的书,他也在看,给他看斗音、快手……里面人家拍孩子学习,孝敬父母,打扫卫生,跟姐妹的相处,他慢慢也学会了好多,他只是不知道怎么做,从这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孩子是需要父母的慢慢来引导,来教导他怎么走他以后的人,不要轻易放弃他。
现在我的孩子还是有很多懒惰的毛病但是他现在已经改了好多,比方说写字现在是两个手,看书也不是趴在书桌那里了。有时帮我刷碗,有时还帮我打扫卫生,帮我端洗脚水,洗完脚帮我倒洗脚水,去超市帮我提袋子……我还在让他慢慢的改变。
宝妈们我们一起努力吧,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不想学习爱玩,这是非常正常的。我们主要从几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告诉孩子接受教育上学,这是无法讨论的问题。孩子说我不想上学,我不想读书,这个问题是不能进行讨论的。其次我们要发现孩子的优点,对他进行非常具体的激励。比方说还是今天学了半个小时,即便是作业没有做完,我们要表扬他,唉呀,你今天真不错,坚持做了半个小时。还是做题目,可能10道题错了7道我们要讲,唉哟,你真不容易,你做对了三道。通过这样非常具体的表扬,让孩子获得成就感,让他对学习有获得感。第三,看一看孩子有没有目标,比方说他在学校里有喜欢的同学,有喜欢的老师,他做的好可以获得老师同学们的认可。所谓爱上学习,从爱上学开始。
孩子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的建立他的兴趣,培养他的自我意识,建立他的成就感,建立他的目标三个角度。另外我还想说,当孩子实在不想学的时候,我们要学着放他一马,不要逼着他坚持再学5分钟,我们可以让他先玩5分钟再来学习,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当下的冲突当下的矛盾激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多数儿童来到人世间很感兴趣,凡事都追新,充满热情,对学习都很勤奋。但有的儿童就不是这样,平时懒懒散散,学习无兴趣,缺乏热情和主动性,课堂上无精打采,不是歪着头,就是趴在桌子上,笔记不做,作业拖拉,或“偷工减料”,应付差事。这样的儿童最难对付,是跌下火灰的豆腐,打不得,拍不得。怎样对待这些不爱学习的懒性儿童呢?采访中我们发现一位当爱心妈妈的老师挺有绝招。
她把这个懒性儿童与几个勤学上进的好同伴换到另一个班级,并当着他们的面和上这个班级的科任老师说,这几个是经过挑选出来的有很大学习潜力的好同伴,送到你们班当个带头。这个懒性儿童在新环境下的老师和同学们的“监督”下,再不敢松懈懒散,而是处处以一起来的同伴为榜样,事事起了带头作用,果然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勤奋学习,严于律己,学业进步。
如果这位爱心妈妈不是当老师的,又怎样使懒性儿童变勤奋呢?我们也采访到另一位爱心妈妈的情况。有一次老师来家访,待老师走之后,这位爱心妈妈好像没什么事似的,却是这样说:“你们老师来过了,说你聪明,接受能力强,如果能勤奋一点,严上加严,学习成绩就能百尺竿头,更有进步。哎,今天的作业做了没有?”不见答应,又接着说:“还没做?不要紧,我买了一本新练习册,旧的不用了,我也没时间看了,我们一起来重新做。”在这位爱心妈妈耐心辅导下,懒儿童不敢懒了,认认真真做了一次作业。第二天上学交作业,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尝到了甜头,就改变了模样,从“小懒虫”变成了“金不换”。
这两件事都用了一种心理调整的效应法,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爱心妈妈用心何等良苦。事情都是有反复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便把一个懒散成性的儿童完全改变过来,我们的爱心父母很有这种“警惕性”,在教育这些不爱学习懒散成性的儿童的过程中还用了下面几种方法。
一是经常讲勤奋的故事。对不爱学数学、一见数学题就甩作业本的“小懒虫”,常讲我国著名数学家杨乐学数学的勤奋,他坚持天天演算习题,雷打不动,有时一天演算题量达四五十道题之多,高中时花了1000多个小时,读了许多中外数学书籍,演算了数学习题1万多道。大学时与另一位数学家张广厚坚持每天演算12个小时,苦练基本功。对不爱学语文、一背书头就痛的“小懒虫”,就先读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后就和“小懒虫”讲杜甫,他弃官颠沛流离,仍勤奋写作,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著名诗篇。这些勤出聪慧、勤出成果的科学家和大诗人的事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也是我很发愁的问题,每天都要崩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优势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对出生至入学前的儿童进行的一种早期教育,是幼儿成为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具有以下特点:
1、早期性与奠基性
学前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最迅速时期,家庭的早期影响常常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产生持久的而深刻的影响,给他们终身的发展打下不易改变的印记,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陈鹤琴指出“幼稚期(0—7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在此阶段打下一个基础,若基础打不稳固,那么健全的人格就不易建造了。”这一点从“狼孩”事例中得到证实。
上一篇:怎样体现油画作品的“神秘美”?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