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杏林子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台北市,生命,林子杏林子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杏林子为笔名,,原名刘侠(1942年2月28日~2003年2月8日)台湾知名作家,静宜大学荣誉博士。作品《生命 生命》已选入小学语文四年级人教版教科书第19课。杏林子在61岁时,由于菲佣照顾不周,由家里的楼梯摔下毙命。杏林子是一个不向命运屈服的作家,虽然她已经离去,但她依然活在读者的心中。,
杏林子 - 简介
杏林子杏林子 - 生平简介
刘女士1942年生于中国大陆西安。 1948年初上汉口小学一年级。 1949年初抵台湾,定居北投,上北投国小二年级。 1954年,12岁就读北投国小六年级,“类风湿关节炎§病发,正逢初中联考前,身心备受煎熬,终于无法支撑,休学在家。后北投国小仍颁发毕业证书,此为最高学历。 1957年,15岁受洗为基督徒。1958年,参加中华文艺函授学校学习写作 1961年,19岁持续读读写写,偶有小稿发表。 1970年,28岁与多位作家合著散文集《遥远的路》(道声出版社) 1971年,为广播剧、电视剧创作期,前后5年约撰写四十余部 1976年,34岁散文《喜乐年华》出版(台北:中国主日学协会) 1977年,开始撰写励志小品,出版《生之歌》(台北:自印)风行一时,并被港台两地编入国小课本教材。 1979年,37岁散文小品《杏林小记》出版(台北市:九歌出版社),成为当月最畅销书籍。 1980年,获得十大杰出女青年奖。 同时散文《北极第一家》出版(台北:晨光出版社) 1981年,39岁贺老父七十大寿,出版《生命颂》散文集(台北县:自印) 1982年,40岁捐出多年稿费,创办属于身心残障朋友的“伊甸园§--------伊甸园社会福利基金会。 同时,散文集《谁之过》出版(台北市:警政署) 1983年,41岁散文集《另一种爱情》出版。(台北九歌出版社) 散文集《皓皓长安月》出版(台北市:近代中国出版社) 散文集《凯歌集》出版(台北市:中国信徒布道会) 散文集《牧羊儿――于右任的故事》出版(台北市:近代中国出 版社)。同年以《另一种爱情》获得国家文艺奖。 1984年,编辑摄影新诗集《大地注`生命注》(台北县:基督教橄榄) 1985年,散文集《母亲的脸》出版。(台北市:警政署) 散文集《重入红尘》出版。(台北市:九歌出版社) 散文集《我们》出版。(台北市:星光出版社) 为王禄松先生编辑《读云》诗画集。 1986年,44岁散文集《行到水穷处》出版(台北市:九歌出版社) 散文集《种种情怀》出版。(香港:宣道出版社) 散文集《山水大地》出版。(香港:宣道出版社) 散文集《杏林子作品精选》出版。(香港:宣道出版社) 1988年,46岁散文集《凯歌集》出版。(台北市:中国信徒布道会) 1989年,成立“中华民国残障联盟§筹备会,担任筹备会主席。散文集《感谢玫瑰有刺》出版。(台北市:九歌出版社) 1990年,在接连请愿下,终使“残障福利法修正案§于立法院通过“残障联盟§正式立案,获选为第一届理事长。获第三届吴三连基金会社会服务奖。 1992年,50岁,父亲去世,享年八十。为其一生最痛。 1992年,写作均须在病床上,以口述方式,请人代笔。 1993年,散文集《相思深不深》出版。(台北市:九歌出版社)成人童话集《现代寓言》出版(台北市:九歌出版社) 1994年,52岁少年犯罪案例小说《留白的青春`叛逆的岁月》出版(台北市:健行文化)。 1995年,《生之歌》重新出版《台北市:九歌出版社》。散文集《生之颂》出版。(台北市:九歌出版社)。散文集《阿丹爸爸》出版。(台北市:平安文化) 1997年,55岁,获得静宜大学颁赠荣誉博士学位。 1998年,散文集《生命之歌》出版(台北市:圆神出版社)。小说集《身边的爱情故事》出版(台北市:皇冠出版社)。 1999年,57岁,散文集《在生命的渡口与你向遇》出版(台北市:九歌出版社) 2000年,编辑《为什么我没有自杀?如何度过生命低潮》出版。(台北市:健行文化)。散文集《探索生命的深井》出版。(台北市:九歌出版社)。散文集《真情是一生的承诺》出版。(台北市:圆神出版社)。散文集《美丽人生的22种宝典》出版。(台北市:九歌出版社) 2001年,59岁受聘于总统府国策顾问。获“王桂荣台美基金会人才成就奖§社会服务类奖。 2002年,60岁精选集《打破的古董》出版。(台北市:九歌出版社) 同年二月八日安息主怀。杏林子 - 作品风格
她的作品读者众多,每年寒暑假都被台湾中小学选为假期读物。但她与那些流行作家不同的是:她有一颗奋斗的心,不以书是否畅销为志向,以劝勉青少年为己任,帮助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她的书文字简洁,读来感性十足,透着淡淡的温柔,没有怨天尤人,有的是不向命运屈服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和豁达,她用幽默的笔调描述着人生的种种际遇,述说着命运附加给你的诸多挑战。 可以这样说,身体的病痛使她能静静地观看这个世界,生命的一点一滴都在她的书中,读她的书,使人振奋。 在台湾,杏林子还创设了“伊甸残障基金会”,为残障者的医疗、工作、教育、福利等做着不懈的努力。 杏林子、杏林子的书,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生命的更高境界。杏林子 - 她的故事
不幸
刘侠出生在陕西省扶风县杏林镇,为了纪念她的出生地,她取笔名杏林子。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12岁就得了一种怪病,经医师诊断为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这是一种自体免疫系统不全而引发的慢性疾病,身体99%的器官坏死,只有手指可以动,完全无药可治,患者等于被宣判了漫长的死刑,在死亡之前是无尽的疼痛、更疼痛和更加疼痛的凌迟。 那么,为什么还要活着呢?刘侠也问了自己这个问题。生病之后,她看着自己的关节一个个坏掉,渐渐不能走不能跳,身体的痛苦倒容易忍受,最大的痛苦是来自内心,“我不知像我那样既没有念过多少书,又瘫痪在床上的病人到底有什么用?我活着到底是干什么?仅仅为了自己受苦、拖累家人吗?我真的要在病床上躺一辈子,永远做一个废人吗?” 于是她告诉自己,如果三年还不康复的话,就不要活了。结果,好不容易熬了三年,还是没有好!她想:好吧,再延长三年好了,如果再不好,就绝对不要活了! 转变 但还不到第二个三年,也就是她16岁的那年,刘侠找到了上帝,或者说上帝找到刘侠。透过神的精神抚慰,刘侠对生命有了新的诠释:上帝和魔鬼最大的不同就是:魔鬼千方百计只想叫人死,上帝却千方百计只想叫人活,而且活得更好,更起劲、更快乐。所以他给了人信心、希望、勇气,还有爱;教导我们如何在痛苦中保持信心,在灰心中保持希望,在危难中保持勇气,他也不断用爱来滋润我们饱受创痛的心灵,好叫我们的生命重新充满生气,勇敢地活下去。 坚强 自从有了信仰,刘侠决定用快乐武装自己,与痛苦和平相处。 在她的右手腕上,有一堆密集的小白点,那全是针痕。每遇到需要静脉注射或抽血的时候,医生就摇头叹息,他们举着针管一戳再戳,就是找不到那可怜的血管。有些医生一针又一针的“失败”,常弄得满头大汗,拿针管的手都在发抖,刘侠就忍住痛安慰他们:“不要紧,慢慢来!我是O型血,人们说O型血的人都很勇敢。” 刘侠不仅顽强地与病痛作斗争,她还学习着怎样去爱,怎样去付出,并一点一点地磨练自己的个性。 有位作家描述了看到刘侠的写作过程。她在腿上架着一块木板,颤巍巍地用两个指头夹着笔写字,每写一笔就像举重一样,要忍受巨大的痛苦,那位作家都不忍心再看下去了。但就这样,刘侠写出了几百万字,20多本的励志书。她的作品也许称不上精致文学,却是一字一痛,一字一爱,所迸发的力量比那些精致文学还要伟大珍贵,这是她以“无用之躯”送给弱势者、身心残障者,以及无数跌倒过、在长夜里痛哭过的人的礼物。 她这样说:那时候活不下去的原因是不知道病何时会好,生命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价值?但我有了信仰以后,便对生命有一个新的诠释:就是每一个生命,不管是老弱伤残或贫富贵贱,都是珍贵的!每一个生命都有他特定的价值。人看人是看外表――看容貌、看财富、看地位。但上帝是看内心,看我们有没有对自己的生命尽了本分。他不要求每一个人都拿一百分,因为他知道人的才智有高低,能力有大小之分,他只要求我们尽本分、尽了心,就够了。 成名 一个12岁就被病魔缠身的女孩,却凭着自己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毅力,成为了风靡台港和东南亚的著名作家。她的第一次创作《声之歌》。她的文章被收录在中学的课本中,她的散文《杏林小记》、《生之歌》、《生之颂》几十年来都是台湾中学生假期指定读物,更以《另一种爱情》获文艺大奖,在当代的华人作家中,没有人比得上杏林子励志,除了她,没有人可以顶着一个毁坏的身体以文字见证生命的强韧、热情和美丽,历经二三十年而不辍。同时她还创办了台湾最大、最有影响的残疾人组织――伊甸园。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